2020年是郵政快遞業連續第11次系統迎戰業務旺季。根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旺季還將持續至2021年春節(2月12日)前夕,期間各電商平臺的系列促銷活動將推動快遞業務量的顯著增長,預計將達到往年業務量的2倍??爝f員的辛苦可想而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賦予工會四項基本職能:參與職能、維護職能、建設職能和教育職能。充分認識和把握這四項職能,是順利開展工會工作的前提。
在維護快遞員合法權益方面,快遞行業工會應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和相關政策法規為依據,監督、規范和保障職工的各項勞動標準,通過建立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制度等形式,形成穩定的勞動關系。快遞行業工會還要教育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技術業務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職工隊伍。具體來說,可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工會應協助政府相關部門加大快遞業的法規建設,打擊以犧牲快遞員權益為代價的不良競爭,從源頭上維護快遞員群體權益。適時開展快遞員工合法權益保障專項檢查,推動快遞企業落實用工責任,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一是敦促快遞企業建立符合快遞行業特點的輪休假制度及加班補償制度,嚴格執行工時、休假、安全等方面的法律法規,適時調整快遞員勞動強度,保障員工休息休假的權利,避免快遞員長期處于超負荷工作狀態。同時,優化快遞員的工作裝備,提供安全的保障措施,積極營造健康有序的行業發展環境。二是積極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努力為快遞員打造風險保障體系。如引導快遞企業為員工購買必要的商業意外險、推動商業保險公司設立專項保險業務等,有效防范職業傷害和安全風險。三是定期組織心理疏導和權益維護活動,設置相應的文體活動和心理疏導平臺,針對年輕的快遞員群體進行職業規劃和心理疏導,確立職業認同感,營造健康、和諧的工作環境。
工會應調動社會各方面對快遞工作有正確認識,給予快遞員以充分的尊重和理解。服務業靠社會口碑來維持自己的業務,這也需要快遞從業人員尊重自己的職業,尊重自己的客戶。當然,尊重是相互的。作為消費者,在許多時候,一句客氣的“謝謝”,就足以溫暖快遞員的心?!爸x謝”,讓服務者和被服務者之間變成了精神關系上的伙伴。在這一點上,工會一方面可借助媒體優勢,增加對快遞員這一職業群體的正面宣傳和報道,反映他們的工作艱辛,宣傳他們對社會的貢獻。另一方面,工會可聯合社會組織,挖掘先進典型,傳遞行業正能量,向北京市民展示快遞員良好的精神風貌。武漢市郵政管理局就曾聯合《武漢晚報》、武漢市快遞協會共同發起“最美快遞員”評選活動,引發網上熱議。
普法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應會同政府相關部門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工作,以增強快遞員的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不斷提高快遞員群體知法、學法、懂法、守法的公民意識。一方面,工會可開辦法制課堂,鼓勵快遞員學習法律知識,向快遞員普及相應的社保繳納政策,講解相關法律法規,如《勞動合同法》《信訪條例》《工會法》《法律援助條例》等,引導快遞員樹立和增強法律意識,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應有權益,提高自我保護和依法表達利益訴求的能力。當遇到勞動糾紛或爭議時,學會通過工會、街道、法律援助、勞動爭議調解和仲裁機構等正規渠道反映問題,尋找合法合理的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加大法制宣傳力度,立足“首都核心功能”,堅持法制宣傳教育與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向快遞員群體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加強生產、交通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其依法規范生產生活的意識和能力,預防和減少各類社會矛盾的發生,為構建和諧社會、維護首都穩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無論什么類型的企業,員工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快遞行業也是如此。長期以來,快遞企業雖然對從業人員一直在進行培訓,但因企業規模不同、經營狀況不同,從業人員的受訓程度差異很大,從業人員整體素質遠遠落后于行業規模增長速度。工會應積極開展快遞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和崗位繼續教育等,使快遞員在掌握工作崗位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擴大知識面,提升個人綜合素養,拓寬其職業發展空間。同時,行業工會應經常與各快遞企業加強交流溝通,倡導快遞企業樹立“優質快遞員是快遞企業核心資產”的理念,打通快遞員成長發展的通道和上升階梯,讓快遞員能夠看到工作前景和職業未來。這些既有助于增強快遞員在快遞業長期發展的意愿與信心,也有利于促進企業穩定發展,實現員工與企業的共贏。
孩子上學是一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快遞員群體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亦需重視。快遞員絕大多數是外來務工人員,沒有北京戶口,隨遷子女入學難是一個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爝f員普遍工作時間長、收入不穩定,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花費必然有限。在公共教育資源緊張的現階段;另外,可組織公益機構對隨遷子女進行學習輔導(僅限義務教育階段),使隨遷子女在享受義務教育普惠性的同時,切實緩解快遞從業人員的時間和經濟壓力,讓快遞員群體切身感受社會的關心與關愛,更有熱情投入工作。
目前,大多數快遞企業已設立工會組織,但切實覆蓋全體快遞員工仍存難點。快遞員力量單薄,遇到侵害往往無力承受。工會組織應主動宣傳工會的性質與作用,增強快遞員自覺自愿加入工會的積極性,不斷擴大覆蓋面、增強凝聚力,最廣泛地把快遞員吸收到工會中來。工會應把快遞員當作兄弟姐妹,帶著“娘家人”的感情和責任,主動回應訴求,積極為快遞員辦實事解難事,為快遞員體面勞動、平等發展創造良好條件,使“勞者有其得、工者有其安、弱者有其尊”;應把快遞員的薪酬待遇納入工資集體協商范圍,圍繞工時工價、勞動定額等開展集體協商,推動落實最低工資標準,建立欠薪報告制度,并督促企業按時繳納社保費等。
快遞員是快遞服務行業的價值創造者,是快遞企業文化的承載者,是快遞行業的核心資源。重視快遞員隊伍,營造良好的社會服務氛圍,明晰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加強法制監督體系的建設,對快遞行業的健康發展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