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武漢市教育局發布通知稱:對2020年疫情防控一線的醫務人員子女,在其中考考試成績基礎上加10分后參加錄取,并實行計劃單列。此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熱議。反對者的呼聲,大致集中在一個點上,那就是 “教育公平”。
我們先來解釋 “教育公平”的問題。武漢市教育局發布的通知中明確指出:實行計劃單列。舉例來說,某重點高中招300名學生,按考生原始分劃定錄取線為490分,某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加分10分后,超過490分,那么,如果納入統一招生計劃,就可能擠掉按原始分上線的學生,從而導致不公平的現象發生。而實行計劃單列,錄取加分之后達到490分錄取線的醫護人員子女,并不占原來計劃,因此并不涉及 “教育公平”的問題。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的醫務人員乃至全國的醫務人員,他們逆行出征,沖鋒在前,可謂是實至名歸的民族英雄。此外,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志愿者、物業安保人員等基層工作者,也是抗擊疫情的重要力量。他們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奮戰在聯防聯控第一線,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理應受到國家的政策傾斜。請不要吝嗇對抗疫一線人員的贊揚和獎賞,無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在全國總工會貫徹落實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專題會議上表示,要認真組織好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評選表彰工作,評選表彰要堅持面向基層、面向一線、面向普通勞動者,要向為抗擊疫情作出重大貢獻的一線醫務人員和其他戰線的職工群眾傾斜。
將抗疫一線人員樹立為榜樣,體現了中國對于勇于奉獻的勞動者的尊重和認可,也讓世界看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勇于奉獻、勇于承擔的民族。
翻開北京市2020年全國和北京市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及北京市模范集體推薦對象公示名單:在武漢連續鏖戰65天累計收治345例患者的北京援鄂醫療隊;從抗擊 “非典”到支援武漢,兩次一線抗疫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普通外科護士郭京;疫情期間,完成帶電作業335次,保證昌平地區31個隔離點、17條防疫保障線路和老百姓供電的國網北京昌平供電公司帶電作業班班長王月鵬;疫情期間堅守崗位為轄區百姓做好生活服務的北京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快遞員張義標;53天時間指揮完成小湯山醫院重建的北京城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土木工程總承包部小湯山醫院BCDE區改造工程現場總指揮、工程師劉奎生等等抗疫一線的團隊以及個人赫然在列。
勞動模范是授予生產建設中先進人物的一種榮譽稱號,以表彰勞動中有顯著成績或重大貢獻可以作為榜樣的人。2020年,抗疫一線人員是當之無愧的榜樣,他們被評選為勞動模范,代表了國家對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普通勞動者的尊敬與贊揚,也代表了社會主流價值觀對于愛崗敬業、甘于奉獻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