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2020年6月綜合報道】 2020年6月2日,俄羅斯聯邦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簽署命令,正式批準《俄羅斯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該文件闡述了俄羅斯對核威懾本質的官方看法,指出了采用核威懾予以抵消的軍事危險與威脅,提出了俄羅斯核威懾的實施原則和可以使用核武器的條件,并明確了相關領導管理機構在該領域的職責劃分。
俄羅斯核威懾領域的國家政策是指:以核威懾力量和手段為支撐的,以共同思想相協調整合的,旨在防止對俄羅斯和/或其盟友侵略的一系列政治、軍事、軍事技術、外交、經濟、信息及其他措施的集合。核威懾領域的國家政策具有防御性質,旨在使核力量維持在足夠保障核威懾的水平,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懾止潛在對手侵略俄羅斯和/或其盟友,以及在產生軍事沖突的情況下防止軍事行動升級和以俄羅斯可接受的條件消除軍事行動。文件還強調俄羅斯僅將核武器視為威懾手段,只在迫不得已情況下使用,并將做出一切必要的努力減小核威脅并防止國際關系緊張加劇引起包括核沖突在內的軍事沖突。
俄羅斯核威懾的目的是令潛在對手意識到,侵略俄羅斯聯邦及其盟國必將招致報復。俄羅斯對將其視為潛在對手并且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和聯盟實施核威懾。
文件指出,根據軍事政治和戰略形勢的變化,以下六點軍事問題可能演變成對俄軍事威脅(侵略威脅),削弱俄羅斯的核威懾能力:第一,潛在對手在俄羅斯聯邦國境及其盟國國土附近以及在附近海域集結配備有核武器運載工具的常規部隊;第二,將俄羅斯視為潛在對手的國家部署反導防御系統和武器、巡航導彈和中短程彈道導彈、常規高精度武器和高超聲速武器、無人攻擊機、定向能武器;第三,在太空建立和部署反導武器和打擊系統;第四,他國擁有核武器和/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并且可能會對俄羅斯和/或其盟國使用該武器,上述武器運載工具也包括在內;第五,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制造技術和設備的不受控制地擴散;第六 ,在無核國家境內部署核武器及其運載工具。
俄羅斯的核威懾奉行下述七條原則:第一,遵守國際軍備控制義務;第二,確保核威懾措施的連續性;第三,核威懾對軍事威脅具有可應對性;第四,核威懾力量和手段可能的運用規模、時間和地點對潛在對手具有不確定性;第五,對參與核威懾的聯邦權力執行機構和組織的活動實施國家集中管理;第六,核威懾力量和手段的結構和組成具有合理性,維持在完成既定任務所需的最低水平;第七,保持有部分核威懾力量和手段時刻準備好作戰使用。
俄羅斯聯邦保留使用核武器的權力,相關決定由俄羅斯聯邦總統作出。俄羅斯在下述四種情況下可能使用核武器:第一,收到旨在攻擊俄羅斯聯邦和/或其盟國領土的彈道導彈發射的可靠消息時;第二,對手在俄羅斯聯邦和/或其盟國領土使用核武器或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時;第三,對手對俄羅斯重要國家或軍事設施的打擊將導致核反擊能力喪失時;第四,使用常規武器入侵俄羅斯聯邦危及國家存亡時。
俄聯邦總統負責核威懾領域國家政策的總體領導,負責作出核力量使用決定。
聯邦政府負責采取措施落實旨在維持和發展核威懾手段的經濟政策,并制定和實施核威懾領域的外交和信息政策。
聯邦安全委員會負責形成核威懾領域軍事政策的主要方向,并對參與執行總統所作核威懾保障相關決策的各個聯邦執行機構和組織的活動進行協調。
國防部通過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直接規劃和執行核威懾領域的組織措施和軍事措施。
其他聯邦權力執行機構和組織按照其職權參與執行總統所作核威懾保障相關決策。
“這是我們第一次公開發布這樣的文件,我在蘇聯時期和蘇聯解體后都不記得有這樣的事。”俄羅斯軍工聯合會專家委員會成員維克多·穆拉霍夫斯基表示。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專家亞歷山大·耶爾馬可夫同樣認為,如此重要的軍事文件在俄公開發布,可謂相當罕見,被視作一個重要信號。
“過去,俄羅斯的核政策一般在軍事學說、國家安全戰略構想等文件中體現。”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所研究員姜毅表示,“這次把核政策‘單獨拎出來’發布,與目前國際軍控體系受到嚴重沖擊,尤其美國退出《中導條約》等密切相關。俄羅斯想通過專門文件強化自身利用核武器捍衛安全利益的立場。”
在姜毅看來,新版核威懾政策的原則較以往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俄《公報》也認為,新政沿用了俄方先前文件中有關核政策的標準。包括:2010年2月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發布的國家軍事學說、確立的“2020年前核威懾國家基本政策”(保密件),以及2014年普京總統發布并實行至今的國家軍事學說。
俄《觀點報》認為,新版核威懾政策出臺有兩大好處。第一,有助消除外界對俄動用核武的猜忌和擔憂。經歷烏克蘭危機等事件后,“俄羅斯威脅論”甚囂塵上,西方對2014版軍事學說中的核政策存在諸多歪曲和毀謗。而今,首次列出動用核武的幾種具體情況,有助于對俄羅斯的核戰略進行實質性討論。第二,鑒于俄方一直以來爭取同美方維護核軍控體系的努力可能失敗,俄羅斯通過新版核威懾政策擴大了戰略視野,同時向美國釋放清晰信號:“你別指望用常規武器欺負我”。
俄羅斯政治研究中心顧問、瓦爾代俱樂部專家安德烈·巴克利茨基說:“如果說過去使用核武器的基本條件有兩個:一是有人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攻擊俄羅斯及其盟友,二是用常規武器發動攻擊并威脅到國家存亡,那么現在俄羅斯將對單純發射核導彈的事實予以報復。”
穆拉霍夫斯基說:“美國人的全球瞬時打擊理論允許把洲際彈道導彈當作常規武器使用,好像他國反導系統知道里面裝的是常規彈頭還是核彈頭一樣。”
俄媒認為,俄羅斯的新版核威懾學說將防止美國耍各種花招。穆拉霍夫斯基強調:“文件明確指出,我們認為自己有權在受到核武器攻擊時實施核反擊,不管攻擊武器的威力如何。不要再打歪主意了!”
有媒體報道稱,在美國廢除昔日所有軍控協議的背景下,莫斯科公布了自己的新版核威懾學說。2020年5月底有消息稱,美國政府正在討論進行1992年以來首次核試驗的可能。美國總統特朗普5月中旬還首次透露美國正在研制一款“令人難以置信的軍事裝備”,一種17倍音速的“超級導彈”,比中國和俄羅斯現役的高超聲速導彈要快得多。
華盛頓暗示自己不打算延長《第三階段削減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正在逐個破壞戰略穩定領域的限制器。
此外,據俄羅斯今日經濟網6月2日報道,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說:“對于俄羅斯和中國這樣的國家,動用核武器是極端之舉,而美國是另一種意識形態。美國在使用核武器方面出現了雙重標準。這種標準聲稱,在局部沖突中可使用5000噸至1萬噸的低當量核彈,因為這不會引發核戰爭。”
俄外交部稱美國的這種核武器哲學令核政策貶值,使得動用核武器淪為戰術層面的決定。
列昂科夫說:“美國人認為,對針對美國的侵略和保護美國盟友在內的國家利益而言,戰略的這種變化將成為遏制因素。不僅如此,美國降低了核武器使用門檻,將使用的權力交給戰略司令部領導層。”
俄羅斯將核威懾視為國家安全戰略基石,近年來不斷加強戰略核力量建設,穩步推進核裝備現代化改造,開展新型武器系統的研發,大幅提升了陸海空突防能力和作戰能力。
根據美國《原子能科學家公報》2020年3月公布的數據,截至2020年初,俄羅斯擁有約4310枚現役核彈頭,部署在遠程戰略發射裝置和短程戰術核武器上。其中,約1570枚是部署的戰略彈頭:約810枚部署在陸基彈道導彈上、約560枚部署在潛射彈道導彈上,以及200枚部署在重型轟炸機基地。另有870枚戰略彈頭以及約1870枚非戰略彈頭貯存在武器庫中。此外,還有約2060枚退役但仍完好無損的核彈頭等待拆除,核彈頭總庫存約6370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