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苗保河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被引進到北京市門頭溝區科委工作。到崗之后,苗保河深入一線調研,發現了大有可為的玫瑰產業。門頭溝妙峰山是中國玫瑰三大產地之一,盡管有良好的種植基礎,但缺乏規劃、品種老化、管理粗放、加工落后的現實問題突出。苗保河從種植的優質品種開始破局,從山東引進優良玫瑰品種,進行嫁接,解決了當地玫瑰花品種老化和品質較差的問題。針對花期短的問題,苗保河帶領團隊通過遮光、冷庫低溫等一系列休眠春化關鍵技術處理,逐步實現了“花開隨人意”,成為門頭溝區招商引資的金字招牌之一。
短短幾年,門頭溝區的玫瑰種植發展到2萬多畝,這背后是苗保河及其團隊傾心科研的不懈努力。他先后主持承擔國家和省(市)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國家攻關計劃、國家科技富民強縣計劃等重大重點科技項目60余項,選育植物新品種3個,引進優良新品種30余個,開發了玫瑰系列食品、化妝用品、洗化用品和功能產品4大類30余個新產品,申報國家專利17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