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的草莓紅了,齊長紅的頭發白了”。這是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齊長紅的真實寫照。齊長紅以提高草莓品質、保障質量安全、提升產地環境為工作宗旨,通過創新示范,不斷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提高農戶種植水平,促進產業升級。通過不斷的升級轉型,昌平區草莓產業從數量增加型逐步向質量增長型轉變,每年全區的13個鎮、70個村、1500余戶的種植面積維持在4800-5200棟之間,產量從2015-2016年度全區總產量576萬公斤增長到2018-2019年度的630萬公斤,總產值從3.19億元增加至3.3億元,將草莓打造成昌平第一品牌。
為了大力推進產業精準扶貧,培育貧困群眾“造血”功能,實現貧困群眾可持續穩定脫貧,昌平區將草莓育苗產業扶貧作為工作核心和重要抓手,對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和河北省張家口市尚義縣紅土梁鎮,建立草莓育苗大棚380棟,在高海拔冷涼地區開展優質草莓生產苗繁育工作,帶動當地就業200戶,為當地創收277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