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新聞網站2020年9月2日報道】
英國核工業協會(NIA)2020年9月2日發布報告,列出了到2030年降低核電建設項目風險并將造價降低30%的關鍵因素。
降低造價的因素包括嚴格的施工前計劃、簡單的設計和施工方法、采用同一設計建設多臺機組,以及培養和累積熟練勞動力并使他們參與后續項目建設。
報告還介紹了能夠從其他國家核電項目中汲取的經驗教訓,指出核電對于實現2050年“凈零排放”目標至關重要,能夠在國內創造大量高質量就業機會并促進經濟發展。
英國商業、能源和產業戰略部部長納齊姆·扎哈維表示:“我很高興看到核工業界正在履行根據《工業戰略——核領域協議》所作的承諾,為降低成本制定了明確有力的框架。新核電將為我們提供可靠的低碳電力,并作為未來能源結構的一部分,為實現‘凈零排放’目標發揮重要作用。”《工業戰略——核領域協議》由英國政府于2018年6月發布,介紹了英國政府為推進核能發展而采取的行動和政策(詳見本刊2018年第7期相關報道)。
核工業協會首席執行官湯姆·格雷特瑞斯表示:“核電廠的運行非常具有成本效益,因為其運行可靠性高,燃料成本低且可預測,而且無論天氣如何,都能生產電力。報告表明,通過降低建設復雜性和風險以及不必要的高融資成本,可以有效解決前期投入高這一問題。”
核工業界正在開發一套全面的風險評估工具,用于監測與項目交付和效益相關的14個關鍵因素。該工具將使開發商、投資者和政府能清楚地了解項目風險,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對活動和風險進行持續管控。對于部分指標,核工業界已經取得一些進展:
· 嚴格的施工前規劃:在施工開始前,設計應盡可能成熟,所有關鍵利益相關者應就項目范圍和日程安排達成一致。
· 威爾法和塞茲韋爾C核電項目的設計工作已取得良好進展,并已為交付建設開展多年準備。
· 重復使用設計:采用同一設計建設多臺機組可大幅降低造價,能夠采用已得到實踐檢驗的最佳做法,并促進對供應鏈和勞動力培訓的持續投資。
· 欣克利角C是英國在21世紀啟動的首個核電建設項目,其建立的供應鏈、培養的工作人員及相關能力有助于降低后續項目的造價。
· 威爾法項目將建設先進沸水堆(ABWR)。日本在1992至2006年采用這種設計建設了4臺機組。最后一臺機組的建設周期僅為37個月。
· 充分利用熟練勞動力:工作人員能夠將其在第一個建設項目中獲得的經驗應用到后續項目。
· 欣克利角C核電廠2號機組每噸螺紋鋼的安裝時間為16小時,低于1號機組的25小時,同比縮短36%。
核工業協會表示,業界有信心通過報告概述的步驟,以及政府支持的融資模式,將核電機組造價降至核領域協議要求的水平。
核領域協議造價降低工作組主席漢弗萊·卡杜-哈德森表示:“降低核電造價的相關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們的報告清楚地表明,有可能在英國實施具有成本效益的核電建設項目。但僅做出承諾是不夠的。在發布這一報告時,核電開發商已表明,我們認識到了面臨的交付風險,并清楚如何管控這些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