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丹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5.2%,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35.2%。2019年受非洲豬瘟影響,中國豬肉價格不斷攀升,2020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而實施的交通運輸限制措施也推高了價格。形勢倒逼中國養豬企業嘗試新型養豬模式,在應對豬瘟、疫情的同時保證生豬供給。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的貴港市亞計山上坐落著4棟白色樓房,兩棟7層、兩棟9層。該豬場由廣西揚翔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建造,在120畝左右的占地面積上,養殖了3萬多頭母豬。自非洲豬瘟肆虐以來,該豬場沒有出現一例感染案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這家以“樓房養豬”模式引起關注的養豬場積極復工復產。
“新冠肺炎不傳染豬,所以對豬的健康沒有造成直接影響,但一旦有員工感染會直接影響到豬場的生產經營,所以疫情發生以來,保障員工和客戶及其家屬安全是公司第一要務”,揚翔公司副總裁高遠飛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疫情對該公司的影響更多體現在飼料和豬精的供應上。“由于封村封路,豬精的配送物流受到很大影響,公司啟動應急預案,保證豬精能夠及時運輸到客戶手中。”高遠飛稱。
中國人每年吃掉約7億頭豬,占世界總消費量的一半。而這7億頭豬大多飼養在不到一半的中國國土面積上。中國的養豬密度遠遠高于其他國家。而樓房豬場能改善這個問題,可以用更少的地養更多的豬。據揚翔介紹,該模式用地僅為傳統平層豬場的1/10。高遠飛表示,基于高強度生物安全的布局, 豬場通過過濾空氣,小單元獨立飼養等手段,能夠有效阻斷層與層之間的疾病傳播。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樓房養豬模式能否降低成本是關鍵,需要市場檢驗。“樓房養豬的密度不應太大,這涉及‘動物福利問題,太密集容易降低動物的抵抗能力,”李國祥說。
還有養豬企業在豬飼料上動腦筋。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規定,自2020年1月1日起,退出除中藥外的所有促生長類藥物飼料添加劑品種。有企業嘗試通過給豬喂食中藥的方法提高其抵抗力。
由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農學院藥食同源動物保健科研團隊研發的項目,將中醫保健養生理論應用于生豬健康養殖,通過藥食同源保健技術調理動物的亞健康狀態,形成一攬子保健方案替代飼料中化藥抗生素。
除此之外,也有企業正在嘗試引進區塊鏈技術到非洲豬瘟無害化處理的工作中,實現協同監管。
對此,李國祥告訴記者,中藥、區塊鏈技術都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但中國當前應對豬瘟最主要、有效的方式還是用隔離的方法切斷傳播。“藥食同源能提高豬的抵抗力,但是不能過于夸大它的作用。如果不對豬做到隔離防控,還是非常危險的。”他補充說,企業應該重視對飼料、養殖人員以及運輸工具的消毒處理工作,普通養豬農戶也要相信科學,不能輕信豬瘟疫苗的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