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其與張居正《孫子直解》的關系"/>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孫子書校解引類》考辨
——兼論其與張居正《孫子直解》的關系

2020-03-16 02:23:02
孫子研究 2020年4期

趙 英

劉寅的《武經七書直解》是明代最早、最有影響的《武經七書》注解版本,有明一代流傳頗廣。關于直解《武經七書》的緣由,劉寅在《武經直解序》中說:

洪武三十年,歲在丁丑。太祖高皇帝有旨:“俾軍官子孫講讀武書,通曉者臨期試用。”寅觀孫武舊注,數家矛盾不一,學者難于統會。《吳子》以下,六書無注,市肆板行者闕誤又多,雖嘗口授于人,而竟不能曉達其理。于是取其書,刪繁撮要,斷以經傳所載先儒之奧旨,質以平日所聞父師之格言,訛舛者稽而正之,脫誤者訂而增之,幽微者彰而顯之,傅會者辨而析之。越明年,稿就;又明年,書成。凡二十五卷一百一十四篇。[1]

《武經七書直解》在直解《武經七書》原文時,根據“訛舛者稽而正之,脫誤者訂而增之,幽微者彰而顯之,傅會者辨而析之”的原則,采取了析字與析意相結合的方式,佐以史實參證,便于學習理解。《武經七書直解》注解《孫子》的體例和方式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是繼劉寅《武經七書直解》之后的明代孫子兵學的又一大成果。日本學者若山拯稱其“解義簡明,引類的確,諸注家蓋莫能及也”。其《孫子書校解引類序》云:

數千年來,儒者未嘗一開其扃鑰。雖有曹操、李筌、杜佑、杜牧、王皙、賈林、張預、鄭友賢、張賁、劉寅、鄭靈等十五六家之箋,不過粗略訓義,茍且引證加以訛謬相承,漸失古文。迨至于今,凡用兵者無所于法,庸非治亂所關之一大缺典乎?學不自量,竊為憂之。于是重為校讎而通釋之,又取古人一二已行之事以證其下。名之曰校解引類,使四方之經生學士皆可以讀之而不難矣。[2]

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的注釋采取“校以訂誤”“解以訓義”“引類以證實”三種方式,融貫《孫子十家注》《施氏七書講義》《武經七書直解》等眾家之言,博采眾長,而成集大成之作。

張居正曾對劉寅的《武經七書直解》進行增訂,在《武經直解序》中,張居正闡述了自己增訂《武經七書直解》的緣由:

今上踐祚,號稱明盛,宜切日中之憂,余自書鑒直解進呈之余,急出內閣所藏劉先生直解原本,詳加訂證,申明武學,俾世勛子姓、兔罝野人咸獲指南,庶仁義節制之師,有弗戰,戰必勝矣。蓋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之大意云。[3]

《武經直解序》作于萬歷五年(1577),此時張居正擔任首輔,其對“武事”甚為關注,在其主政期間,明朝在軍事上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后人評價其“數萬甲兵藏于胸,而指揮乎數千里之外……故能縛大憝,殲群丑,以奠安中夏者垂十年。江陵歿,而享其余威以固吾圉者又二十年”。[4]

作為明代三部頗具影響力的孫子兵學著作,它們之間到底存在什么樣的傳承關系?尤其是《孫子書校解引類》和《武經直解》在作者、版本等方面還存在一些懸而未決的爭議問題,影響了對明代孫子兵學進行深入研究。本文擬詳細梳理兩書版本,以文獻資料為依據,對一些爭議性問題進行辨析,并通過認真仔細比照分析,探討《孫子書校解引類》和《武經直解》兩書的關系。

一、趙本學生平考

《孫子書校解引類》,又名《孫子書》《趙注孫子》《趙注孫子十三篇》,明趙本學撰,《明史·藝文志》著錄有“趙本學《韜鈐內篇》一卷”,未著錄《孫子書校解引類》。關于趙本學的詳細情況,史籍記載甚少。《明史》中未見其傳,在《俞大猷傳》中對趙本學有所提及:

俞大猷,字志輔,晉江人。少好讀書。受《易》于王宣、林福,得蔡清之傳。又聞趙本學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虛實之權,復從受其業。[5]

俞大猷是明朝抗倭名將,曾師從趙本學學習兵法。其在《孫子十三篇注解后序》中對趙本學的基本事跡有記載:

閩清源隱君趙虛舟先生,古黃石老人之流也,生于承平既久之日,以人不知兵為懼,結廬閉戶,不求聞達,著韜鈐內外二篇及注解孫子十三篇,然后先生之身無有知者。二書幾藏于名山而不行于世矣。”

因相關史料記載甚少,且十分簡略,關于趙本學的基本生平,后人多有爭論,諸人各持己見,矛盾不一。

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孫子校解引類”條目記載:

趙本學,字虛舟,福建晉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生活于明嘉靖(1522~1566)至萬歷(1573~1620)年間。[6]

古棣、戚文主編的《孫子兵法大辭典》“孫子校解引類”條目記載:

趙本學,字虛舟,福建晉江人。《明史》無傳。其生卒年不詳,約生活于明弘治(1488~1505)、嘉靖(1522~1566)年間。[7]

于汝波主編的《孫子學文獻提要》“孫子書”條目記載:

趙本學,字虛舟,號建郁,福建晉江(今屬福建省泉州市)人。生活于明嘉靖(1522~1566)、萬 歷(1573~1620)年間。[8]

吳如嵩主編的《孫子兵法辭典》“趙本學”條目記載:

明代著名兵學家。字虛舟,號建郁,福建晉江(今屬福建省泉州市)人。生活于明嘉靖(1522~1566)、萬歷(1573~1620)年間。[9]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趙本學”條目記載:

明嘉靖(1522~1566)、正 德(1506~1521)時人,能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虛實之權,俞大猷嘗從受業。[10]

吳如嵩主編的《孫子兵學大辭典》“趙本學”條目記載:

趙本學(1478—1544),原名趙世郁,字本學,號虛舟。明代學者,著有《韜鈐內外篇》《孫子書校解引類》。[11]

從以上著錄的情況可以看出,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于汝波主編的《孫子學文獻提要》、吳如嵩主編的《孫子兵法辭典》均認為趙本學大致生活在明嘉靖、萬歷年間,但是具體生卒年不詳。古棣、戚文主編的《孫子兵法大辭典》認為趙本學約生活于明弘治、嘉靖年間。《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則認為趙本學是明嘉靖、正德時人。吳如嵩《孫子兵學大辭典》給出了趙本學的準確生卒年,1478—1544年,按照這一記載,趙本學的生活年代則跨越了弘治、正德、嘉靖三個朝代。此外,關于趙本學的名、字、號,諸書記載也不甚一致。或曰趙氏名本學,字虛舟,號建郁;或曰其字本學,名建郁,號虛舟 ;或曰其名當為世郁等。

家譜和國史、地志共同構成了我國古代三大歷史文獻。家譜所記載的人物世系、傳記、墓志銘、藝文等內容是珍貴的文獻資料,對于彌補正史和方志記載的不足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泉州趙宋南外宗正司研究會編寫的《南外天源趙氏族譜》詳細記載了南外宗正司趙氏皇族的派系。根據族譜的記載,趙氏皇族分為太祖、太宗和魏王三大支脈。在“太祖派德昭—子侁遷泉分派”中,記載了“子侁—由馥—世郁派譜系”,在世郁旁注“一名建郁”,并對世郁的生平情況進行了詳細記載:

諱世郁,一名建郁,字本學,號虛舟。博極群書,宗匠儒林。雖乖蹇不第,然因是究心韜略,留意著述。諸如《校解孫子書》《韜鈐內外篇》《參同契籌》,刊行宇內 ;若《杜律注》《釋經》《四書說》及所撰詩賦,多散亡不存,或存而未刊刻,惜耳!諸縉紳先生相與引重頡頏。名將俞虛江出其門下,武略率祖虛舟翁云。生成化戊戌年八月十七日,辰時,卒嘉靖甲辰年十一月十九□時。娶周氏,生成化己亥年十一月廿二日□時,卒嘉靖庚戌年七月廿二日□時。葬晉邑三十八都鸞歌里翁林山東宅之原。坐巳向亥,即在官冢之上。[12]

《南外天源趙氏族譜》的記載厘清了迷霧,使得趙本學的基本生平情況得到確證。因此,吳如嵩《孫子兵學大辭典》對趙本學基本情況尤其是生卒年的記載是比較準確的。

綜合《南外天源趙氏族譜》《明史·俞大猷傳》和俞大猷所作《孫子十三篇注解后序》等史料的記載,我們對《孫子書校解引類》的作者趙本學的基本情況可以做個總結:

趙世郁(1478—1544),一名建郁,字本學,號虛舟。趙氏皇族宋太祖派第18 世子孫。[13]趙本學一生屢試不第,遂結廬歸隱,博覽群書,潛心治學,究心韜略。主要著述有諸如《校解孫子書》《韜鈐內外篇》《參同契籌》等刊刻印行。此外,尚有《杜律注》《釋經》《四書說》及所撰詩賦,多散亡不存,或存而未刊刻。

日本學者窪田清音文久三年(1863)刊刻的《趙注孫子》有若山拯撰寫的小引:

修業堂窪田先生藏明趙虛舟所注《孫武子》一部,余嘗讀之,解義簡明,引類的確,諸注家蓋莫能及也。先生潛神韜略,武技精妙,齡已逾七十,心力克壯。適值大朝振起武風,竭力訓練,以副上命,晨入暮歸,日不暇給,遂欲梓是書以公之于世,一何其幸也!雖然,所貴于讀書者,在獲作者之心;倘學者不以孫子之心為心,而徒殺伐討滅為快,是豈先生改刻之本旨哉!剞劂竣切,為弁其首。

文久癸亥冬十月昌平學儒員若山拯撰。[14]

部分學者根據若山拯的這片小引中“先生潛神韜略,武技精妙,齡已逾七十,心力克壯。適值大朝振起武風,竭力訓練,以副上命,晨入暮歸,日不暇給”的論述,認為趙本學不但活到了七十多歲,而且參加了當時東南沿海的抗倭戰爭。若山拯的論述確實容易引起歧義,讓人產生誤解。但仔細閱讀上下文,我們可以發現,此處的“先生”并非指的是趙本學,而是窪田清音。《日本人名大辭典》記載:

窪田清音(1791-1867),江戶時代後期の武術家,兵法家。寛政3年2月28日生まれ。幕府講武場頭取。中島流砲術,山鹿(やまが)流兵法,田宮流居合をはじめ十數流の武術と兵法をおさめる。古伝の研究記述者としても知られ,兵書50 部,剣法38 部,武家故実類書13 部などをのこした。慶応2年12月25日死去。76 歳。初名は勝栄(かつなが)。通稱は助太郎,源太夫。號は修業堂。著作に「剣法略記」「山鹿伝采幣(さいはい)伝授」など。[15]

根據記載,窪田清音是日本江戶時期著名的兵學家,武術家。其生活年代為1791—1867年,文久三年(1863)時窪田清音72 歲,與《刻〈趙注孫子〉引》中“(先生)齡已逾七十”的記載正好相符。《南外天源趙氏族譜》準確記載趙本學的生卒年,其年齡并未超過70 歲。小引中“大朝振起武風,竭力訓練”并非指明朝,而是描述的當時日本的國內狀況。因此,據若山拯的這一記載,猜測趙本學參加了抗倭的戰爭,是不成立的。

二、《孫子書校解引類》版本情況

根據劉申寧《中國兵書總目》和于汝波《孫子學文獻提要》的著錄,《孫子書校解引類》的主要版本情況如下:

出處 版本《中國兵書總目》明隆慶二年(1568)江都王朝相刻本明萬歷七年(1579)薊遼梁夢龍保定刻本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梁見孟刻本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刊本明萬歷四十三年(1615)刊本日本文久三年(1863)亦西齋刊本

(注:上表主要列舉了明萬歷之前及日本刊本等時間較早的本子,以便于探源溯流)

從上表著錄情況來看,主要的分歧集中在王朝相刻本與譚綸刻本的關系上。《中國兵書總目》《孫子學文獻提要》均著錄明隆慶二年(1568)江都王朝相刻本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然而,經查閱發現,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藏這一刻本并非王朝相刻本,實為萬歷七年(1579)薊遼梁夢龍保定刻本,因其卷首有梁夢龍所作的《孫子書敘》,因此,《中國兵書總目》《孫子學文獻提要》著錄的藏書地有誤。《孫子學文獻提要》著錄明隆慶二年(1568)薊遼總督譚綸刊本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經查閱,臺灣故宮博物院確實藏有此書,正文卷端題“孫子書卷上”“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后學虛舟趙本學校解引類”“明江都王朝相輯錄”。書中有趙本學的序和王朝相所作的跋。由此可見,所謂隆慶二年(1568)王朝相刻本和隆慶二年(1568)譚綸刻本實為同一刻本,《孫子學文獻提要》誤將其作為兩個不同版本來著錄。

此外,《中國兵書總目》在《孫子書校解引類》版本后有注曰:是書據王重民考證,在隆慶本前當有閩刻本傳世,隆慶本乃閩刻本之翻版。俞大猷《孫子十三篇注解后序》中曾提到莊應禎曾刊刻趙本學的《孫子書校解引類》,印證了王重民的觀點。概而言之,《孫子學校解引類》的早期主要版本有:

1.莊應禎刻本

《孫子書校解引類》最早為譚綸所推崇,而最早刊刻此書之人當為莊應禎。俞大猷《孫子十三篇注解后序》曰:

逮今總督兩廣大司馬二華譚公得之,把玩契合,益深于兵,一舉而平島夷,再舉而殲峒寇,行且掃虜穴、系土蠻,報圣主謝千古矣。以奧西太參石坡莊君[16],志存軍國重務,出十三篇注解托梓廣傳。以愚為先生弟子,既梓傳其韜鈐二篇,此書之未亦宜有序。噫!公之才得先生而克先生之志,得公而得行,其道相成,其事相湏,亦古今宇內一大快事乎?世有私淑人善變易新巧之詞,掩為己出,固不足論,乃若漢子房受黃石老人之教為帝者師,卒藏其書而不傳。是書行則先生之道傳之千古,光若皎日,公之賢其視子房遠矣。謹識以告同志。隆慶元年十二月望征蠻將軍署都督同知門人俞大猷書。[17]

“石坡莊君”,即莊應禎,字希周,號石坡。譚綸最早得到了《孫子書校解引類》的書稿,十分贊賞,反復玩味,并將其運用到了抗倭、平叛等軍事實踐活動中。鑒于此,譚綸將書稿托付給莊應禎刊刻印行,以便其廣泛流傳。因此,俞大猷作為趙本學的弟子,為《孫子書校解引類》作序,時間為隆慶元年十二月。惜莊應禎刊刻的這一版本今未見流傳下來。

2.薊遼總督譚綸刻本

譚綸調任北部邊疆任薊遼總督期間,亦曾刊刻《孫子書校解引類》。王朝相《跋〈孫子書〉后》曰:

今總督左司馬二華先生,以是篇翻刻于燕,可謂篤意邊務不虛哉!五道諸公踴躍各捐俸助梓,獨薊門大忝野□□□僉憲右軒王公并介余以手劄詔而著輯其書,且托重錄一過,余就而往應授館梓之。[18]

王朝相作此序的時間為隆慶二年仲冬。譚綸的這一刻本是目前可見的《孫子書校解引類》的最早刻本,現藏于臺灣故宮博物院。該刻本共三卷,題“ ( 明) 趙本學撰”,正文卷端題:“孫子書卷上”“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后學虛舟趙本學校解引類”“明江都王朝相輯錄”,為明隆慶二年薊遼總督譚綸刊本。

3.薊遼總督梁夢龍刻本

明萬歷七年(1579),薊遼總督梁夢龍曾刊刻《孫子書校解引類》,這一刻本現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部。刊本每半頁八行,行十九字,宣紙,白口,單欄。卷首有御史梁夢龍和著者的前序,書后有隆慶二年江都王朝相的跋文。首頁加蓋“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書印”朱色鈐記。梁夢龍《孫子書敘》曰:

予少時偶得國初拱辰劉公所解宋國子司業朱先生校定兵家七書,稍涉獵之,見諸家立論雖與孫子互有發明,乃精蘊則在孫子矣。顧歷代注孫子法者十一家,今僅存三家,矛盾不一,幸劉公為之解,而猶惜其未盡也。頃歲予承乏少司馬,獲侍襄敏譚公綸□兵事,公出笥藏晉江趙本學校解引類孫子書以示予。退歸□署,旦夕玩味,三月始卒。業愛其詳明親切,不忍釋手,每于關鍵處輒研朱點之作而嘆曰:孫子精□□晉江矣。時予督武學諸生見□□誦,遂授之予,以內艱歸里爾書□諸鎮軍務,乃托舊職方潮陽吳君□便宜黃于襄敏家中求得副本,珍重殊甚。適總理定遠戚君、總戎遼陽楊君、燕山劉君、理餉正郎長泰戴君、雅州甘君、翼城燕君、副郎靈寶許君、主政平涼曹君、閩縣林君、八忝臨汾徐君、聞喜翟君、安□□憲副南海陳君、夷陵雷君、王君、洛陽徐君、晉江賴君、余姚顧君、僉憲延安岳君皆在座。□□之徐君謂七書直解在保鎮□宜并傳,亟捐俸繡梓工。竣乃為□□末于戲。兵者,國之大事。趙君草舉士也,猶能肆力如此,然則有車旅之寄暨業武者流,不當三復茲編也哉。[19]

梁夢龍刻本所依據的稿本亦是來源于譚綸,梁夢龍曾從譚綸處借閱《孫子書校解引類》,“旦夕玩味,三月始卒”。譚綸于萬歷五年(1577)辭世,梁夢龍從譚綸家中求得《孫子書校解引類》副本(此當為譚綸薊遼刻本),在眾人捐俸襄助下得以刊刻印行。

4.萬歷三十四年梁見孟刻本

該版本現藏于上海市圖書館,卷首有“賜進士第中憲大夫奉敕巡撫湖廣提督軍務兼制黎平等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晉江郭惟賢”撰寫的《孫子書敘》,“賜進士第中憲大夫奉敕巡撫湖廣提督軍務兼制黎平等處地方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保定梁見孟”撰寫的《重刻〈孫子書〉序》。衡州府推官周著仝對此刻本進行了校訂。這一版本后來流傳到日本,是日本文久三年(1863)刊本的底本。

5.萬歷四十二年汪道亨刊本

這一版本一般被稱為“萬歷間重刻本”。卷首有“欽差閱視宣大邊務巡按直隸監察御史東魯吳允中”撰寫的《孫子書校解引類序》,“賜進士出身通議大夫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巡撫宣府地方前應天府尹懷寧汪道亨”所作《重刻孫子書校解引類序》,以及趙本學所作序。汪道亨《重刻孫子書校解引類序》曰:“余既刻溫陵趙建郁所續《韜鈐內外篇》,則又刻其校解引類孫子。”由此可知,汪道亨還刊刻有趙本學的《韜鈐內外篇》。

6.日本文久三年(1863)亦西齋刊本

該刊本左右雙欄,版心花口,書口刻《孫子書》。單黑魚尾并一隔線,尾下記卷之幾,各篇首頁加記篇名,隔線下記頁次。天頭偶刻有批注小字。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字數相同。字旁有訓讀與圈點斷句。收藏印記有“朱師轍觀”白方、“楊守敬印”白方、“星吾海外訪得秘笈”朱方。

卷首有若山拯撰寫的《刻趙注孫子引》、郭惟賢的《孫子書敘》、梁見孟《重刻〈孫子書〉序》、俞大猷《孫子十三篇批注后序》。扉葉有“趙本學解引類《趙注孫子》,原本薊遼舊刻,明季亡逸,謄傳絕少,舊題〈孫子書〉,今更冠趙注二字云”。卷末有長山貫《孫子考》考證一篇。全書末有“窪田源太夫藏板 元治紀元晚秋發兌 東都書林 池之端仲町岡村屋莊助下谷御成道 紙屋德八”版權頁。正文卷端題“趙注孫子卷之一”“閩晉江虛舟趙本學解引類”“都察院御史梁見孟校”“衡州府推官周著仝校”、“皇國窪田清音訂刻”。

該版本根據修業堂窪田清音藏版[20]刊刻,在日本流傳很廣,影響很大,后來曾傳入中國,民國時期的很多版本都是依據此本刊刻而成。如民國三年(1914)都門書局據日本刊本鉛印本、民國九年(1920)益新書局據日本文久三年刊本石印本等。莫伯驥《五十萬卷樓群書跋文》、陸達節《中國兵書現存書目》以及軍事圖書館《中國歷代兵書目錄》等所見所引,也都是依據日本翻刻本。

三、張居正《孫子直解》版本情況

張居正增訂的《武經七書直解》版本雖然較多,但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系統:一個是張居正增訂的《武經七書直解》原本及傳本,簡稱“增訂本”;一個是張居正增訂的《武經七書直解》和黃獻臣《武經開宗》合參的“武經直解開宗合參”本及傳本,簡稱“合參本”。“合參本”在筆者的《張居正增訂〈武經七書直解〉版本考辨》一文中已有詳細介紹,下面重點梳理“增訂本”的版本情況。

據《中國兵書總目》著錄,“增訂本”代表性版本有明萬歷五年(1577)錢塘翁氏刊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上海市圖書館、南京市圖書館藏;明崇禎十年(1637)翁洪業刻本,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遼寧省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有藏;清光緒十六年(1890)春鈔本,軍事科學院圖書館有藏。

經查閱,華東師范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歷五年(1577)錢塘翁氏刊本實際是明崇禎十年(1637)翁洪業刻本。因卷首有張居正作于明萬歷五年(1577)的序而被誤認為是明萬歷五年(1577)刻本。這種誤錄的情況也出現在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中,其“(標題)武經七書直解(七卷四冊)”條目著錄有明萬歷五年(1577)刊本,標明藏于軍事科學院圖書館,經認真查閱軍事科學院圖書館古籍特藏館的書籍,并未發現有明萬歷五年(1577)刊本的《武經七書直解》。只有《(標題)武經七書直解》(四冊)一書,卷首有張居正作于明萬歷五年(1577)的序,但書中的內容為“武經直解開宗合參”,卷首有“武經直解開宗合參策題匯解”,且標明“張居正著輯,王益朋鑒定,汪淇纂序”。

根據《中國兵書總目》著錄,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日本刊本的《武經直解》,中國國家圖書館索引系統也注明是日本刻本,然而,經查閱,該本實際為明崇禎十年(1637)翁洪業刻本。卷首有張居正作于明萬歷五年(1577)的《武經直解序》以及翁鴻業[21]所作《重校武經直解序》:

考古兵法之作,起于軒轅,備于成周,下迨戰國之時。文成曲逆二氏,刪取要用,定為三十五家。任宏校理,又更為權謀、形勢、陰陽、技巧四種。迄今兵家者流,著書固多,然未有若七書之備者。但其意深微,讀者不無疑闕。予蒿目時艱,留心武備,及見市刊數種,皆失諸闕略且謬誤多甚,亥豕相沿,弊習久矣。今春北上,過訪史閣典笈吳于翁,渠出其武經直解藏本。予展視知為太岳公增訂劉拱辰先生者。其中罔匪折衷諸家舊注,取長棄短,參合經史,斷以己意。凡有闕文誤字,咸補正而注釋之。憂學者之難入也,易其言而示之,恐學者之無據也,以其事而實之。辯尉繚之非,明李靖之失,析張商英之虛,闡素書之真假,抑周史之傳會,以昭文王太公之本心。人果能熟讀詳味,由直解而知七書之意,融會貫通而求知。夫用兵之術于以登壇號令,拊國家元功為曠世良將,詎弗偉哉!予校訂方完,伏蒙簡命學政,敢不欽遵明旨,俾膠庠肄習弗替。因勸于翁授諸梓不特東人之子,恃為嚆矢,庶天下折沖之士,咸獲指南耶。丁丑春日錢塘翁鴻業書于絲綸館。”[22]

翁鴻業刻本正文卷端題“太原劉寅輯著”“江寧張居正增訂”“錢塘翁鴻業重校”。翁鴻業所刻底本來源于“史閣典笈”吳于翁所藏的《武經直解》本,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本子。

清光緒庚寅年(1890)抄本題“武經直解”,共十二冊。卷首有劉寅的序,題“武經正解序”,卷首還有張居正的序,題“增訂武經直解小引”。正文卷端題“太原劉寅輯著”“江寧張居正增訂”“錦川霍炳訂證”。卷末有“光緒庚戌春日抄”字樣。

四、《孫子書校解引類》與《孫子直解》的關系

趙本學的《孫子書校解引類》在受到譚綸的推崇之后,先由莊應禎刊刻印行,譚綸北調任薊遼總督之后,又再次進行刊刻,流傳較廣。張居正作為明朝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不畏浮議,勇于任事,“茍利社稷,生死以之”[23],振衰起敝,政績卓著。在其與邊疆重鎮的督撫、總兵的書牘中,其對“武事”十分關注,字里行間透露出張居正對以武經七書為代表的傳統兵學智慧頗為熟悉,如慎戰思想、“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戰爭準備思想,其對“奇正關系”的論述等。從《武經直解序》的撰寫時間來看,萬歷五年(1577)張居正擔任首輔,正當“主少國疑”之時,政務十分繁忙。從張居正的《通鑒直解》和《書經直解》的情況來看,基本上都是翰林院編修官分頭編寫,最后由張居正修改刪定,進呈給皇帝的。那么,《武經直解》的情況如何?亟待進一步深入研究。張居正在《武經直解序》中說:“余自書鑒直解進呈之余,急出內閣所藏劉先生直解原本,詳加訂證,申明武學,俾世勛子姓、兔罝野人咸獲指南。”可見,《武經直解》的增訂在《通鑒直解》和《書經直解》進呈之后,編撰方式亦當相似,即講官分頭編寫,最后由張居正修改刪定。

翰林院編修官一般為科舉出身的文人,對于軍事、國防等“武事”了解較少,其增訂劉寅《武經七書直解》時,必然會參考當時具有影響力的注本。趙本學的《孫子書校解引類》經譚綸等人推崇和反復刊刻,在當時產生了較大影響,勢必會引起編修官的注意,將其納入參考范圍。通過對比《孫子書校解引類》和《孫子直解》的內容,兩書的相似之處甚多,相似程度頗高,以下試舉幾例為證。

如《孫子直解·作戰第二》:

作,造也,廟堂既有成算,然后計程論費,起造戰事也。夫師旅之費無窮,必不得已而后為之。自古好兵之國,往往民窮財盡,禍生肘腋,不可勝數,其始皆由不知用兵之害而無以告之者也。故孫子《始計》之后即為之會計其所費,開陳利害之端,惓惓以速勝為勉,久暴為戒,豈非所以為萬世法耶?說者謂仁起士氣,使之死戰,但不得已深入死地,氣衰力竭,作之可也,死戰亦可也。安有出師之初而即為此計歟?殆非孫子本意明矣。[24]

《孫子書校解引類·作戰第二》:

作,造也,廟堂既有成算,然后計程論費,起造戰事也。夫師旅之費無窮,必不得已而后為之。自古好兵之國,往往民窮財盡,禍生肘腋,不可勝數,其始皆由不知用兵之害而無以告之者也。故孫子《始計》之后即為之會計其所費,開陳利害之端,惓惓以速勝為勉,久暴為戒,豈非所以為萬世法耶?后之為君歟,為將者能為其所戒而深思之,則窮兵黷武如隋煬漢武者決不為矣。舊注謂作起士氣使之死戰。愚謂不得已深入死地,氣衰力竭,作之可也,死戰亦可也。安有出師之初而即為此計耶?殆非孫子之意。[25]

如《孫子直解·謀攻第三》:

若以兵攻人者,決勝負于鋒刃矢石之上,縱能盡殺之,安能自保其無傷乎?以謀攻人者,老成持重,制勝萬全,攻期于無戰,戰期于無殺,不戰不殺而能自服人者,此《謀攻》所以次《作戰》也。夫《作戰》之篇,其辭憂,繼之以《謀攻》,欲以持重為主也。《火攻》之篇其辭危,先之以《九地》,欲以死戰為主也。孫子其示人先后貴賤之倫意有在矣。此篇始終以持重萬全為戒略,無一言詭譎之術,圣賢用兵之道不過如此。君之用將,將之用兵,萬全之理,舍孫子其孰能言之哉?[26]

《孫子書校解引類·謀攻第三》:

若以兵攻人者,決勝負于鋒刃矢石之上,縱能盡殺之,安能自保其無傷乎?以謀攻人者,老成持重,制勝萬全,攻期于無戰,戰期于無殺,不戰不殺而能自服人者,此《謀攻》所以次《作戰》也。夫《作戰》之篇,其辭憂,繼之以《謀攻》,欲以持重為主也。《火攻》之篇其辭危,先之以《九地》,欲以死戰為主也。孫子其示人先后貴賤之倫意有在矣。[27]

諸如此類內容不勝枚舉《孫子直解》百分之九十左右的內容來源于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在當時確實有著較大的影響力;二是張居正對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中的思想和觀點是高度認可的,因此并未做過多刪改。因此,《孫子直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張居正的部分軍事思想,但是這種反映要客觀合理地看待,其作用不宜過分夸大,畢竟《孫子直解》的主要內容是來源于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其獨具原創性的觀點很少。

【注釋】

[1]劉寅:《武經直解序》,《中國兵書集成》第10 卷《武經七書直解》,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2 頁。

[2]《孫子書校解引類序》,萬歷七年梁夢龍刻本。

[3]張居正:《武經直解序》,日本寬文辛丑年(1661)嵩山堂刊本。

[4]張居正:《張居正集》卷四《江陵救時之相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9 頁。

[5][ 清] 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5601 頁。

[6]許保林:《中國兵書通覽》,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 頁。

[7]古棣、戚文主編:《孫子兵法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版,第 414 頁

[8]于汝波主編:《孫子學文獻提要》,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63 頁。

[9]吳如嵩:《孫子兵法辭典》,白山出版社1995年版,第 278 頁。

[10]張撝之、沈起煒、劉德重等:《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653 頁。

[11]吳如嵩主編:《孫子兵學大辭典》,白山出版社2015年版,第474 頁。

[12]泉州趙宋南外宗正司研究會編:《南外天源趙氏族譜》,第411 頁。

[13]宋太祖派中世次的名首立字依次為 :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趙本學的世系是:趙匡胤(宋太祖)——趙德昭(燕王)——趙惟忠——趙從藹——趙世綱——趙令藕——趙子侁——趙伯詳——趙師珙——趙希?——趙與音——趙孟隸——趙由馥——趙宜遠——趙順道——趙德養——趙惟祥——趙從玹——趙世郁。

[14]《趙注孫子》,上海武學書局民國十七年(1928)版。

[15]https://kotobank.jp/word/%E7%AA%AA%E7%94%B0%E6%B8%85%E9%9F%B3-1072119.

[16]莊應禎,字希周,號石坡,明福建惠安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官至廣東右布政使,著有《芝園摘稿》。

[17]俞大猷:《孫子十三篇注解后序》,《中國兵書集成》第12 卷《孫子書校解引類》,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486 頁。

[18]王朝相:《孫子書校解引類·跋〈孫子書〉后》,萬歷七年梁夢龍刻本。

[19]梁夢龍:《孫子書校解引類·〈孫子書〉敘》,萬歷七年梁夢龍刻本。

[20]窪田清音(1791—1867),日本江戶時代武術家、兵法家,代表著作有《劍法略記》。

[21]天啟四年(1624)舉鄉試第一。次年進士及第,授禮部儀制司主事。崇禎十年(1637),出任山東督學、右參政。次年冬,清兵入關,進山東,直逼濟南。鴻業奉命從沂水赴濟南救援。當時濟南城西門阻于水,南門道路狹窄,車馬不能行,而東門平曠,無可據守。鴻業自告奮勇,請守東門。明軍將士無心戀戰,紛紛繳械投降,而鴻業率家丁和部分將士堅持作戰,死守十晝夜。次年正月,清軍攻破西門,火燒東門。鴻業在巷戰中受傷,不愿被俘,自投烈火而死。乾隆四十年(1775),追謚節愍。

[22]張居正:《武經直解·重校武經直解序》,明崇禎十年(1637)翁洪業刻本。

[23]張居正:《張居正集》卷二,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29 頁。

[24]張居正:《孫子直解·作戰第二》卷一,清光緒庚寅年(1890)春抄本,第1 頁。

[25]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作戰第二》卷上,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梁見孟刻本,第30 頁。

[26]張居正:《孫子直解·謀攻第三》卷一,清光緒庚寅年(1890)春抄本,第22~23 頁。

[27]趙本學:《孫子書校解引類·謀攻第三》卷上,明萬歷三十四年(1606)梁見孟刻本,第42 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99re免费视频|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91精品国产丝袜| 色婷婷视频在线|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欧美a网站| 国产乱人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 国产福利大秀91|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88av在线| 日韩在线影院| 国产精品主播| 91在线视频福利|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不卡一级毛片视频|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老师啪l| 高h视频在线| 无码人妻免费|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 高清国产在线| 欧美在线三级| 日韩A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a级毛片免费网站|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一级片|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 少妇露出福利视频| 国产主播在线一区| 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免费软件|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青青极品在线|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国产|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 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欧美日韩| 天堂av综合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久久先锋资源|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色综合老司机| 亚洲乱伦视频| 国产95在线 |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在线|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1024 | 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亚洲天堂777|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在线欧美一区| 亚洲二区视频|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在线视频亚洲色图| 亚洲综合专区| 福利小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欧美色图第一页|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无码37.| 成人午夜久久| 黄色网址免费在线| 国产在线小视频| 日韩免费成人|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99re视频在线| 一级福利视频| 亚洲色图狠狠干| 天天激情综合|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黑色丝袜的老师|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