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核新聞網站2020年9月1日報道】
近期,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在推進數字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實施了兩項舉措:一項是與俄羅斯政府和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Rostec)簽署合作協議,未來共同研發端對端數字技術;另一項是宣布為芬蘭漢希基維1號機組建設項目創建數字配置管理系統。俄技術集團是一家從事軍用高科技工業產品研發、制造和出口的國有企業。
三方協議
三方簽署的新生產技術協議是俄建立數字經濟的國家計劃的組成部分。
根據協議簽署后發布的政府聲明,俄副總理德米特里·切爾尼申科提醒相關方注意,必須在11月30日前批準新生產技術路線圖,俄原集團已根據此要求制定時間表。此外,三方將組建執行委員會,協調此前已獲批準的量子計算研發路線圖的實施。
“新生產技術研發是創建數字經濟生態系統,加強數字主權和增強在全球高科技市場競爭力的先決條件之一。”切爾尼申科表示,“到2024年,必須將國有企業和國防工業機構使用的軟件份額提高60%,某些類別應達到80%。”
根據政府聲明,新生產技術是“一組已證明能夠迅速開發的新方法、材料和工藝”。與傳統技術相比,新生產技術的使用迄今并不廣泛。
俄原集團的一個數字產品是名為“Multi-D”的信息支持系統,能夠根據3D模型對設施的建設和安裝過程進行詳細模擬,大幅提高工程質量并加快建設進度。
數字配置管理系統
俄羅斯原子能建設出口集團(ASE Group)宣布為芬蘭漢希基維1號機組設計工作創建數字配置管理系統。該系統基于Multi-D IMS平臺,有助于在機組設計、取證和建設期間提高變更和不符合項的管理效率。
俄原集團在羅斯托夫3號機組建設期間首次使用數字配置管理系統。這一系統的改進版正在白俄羅斯奧斯特羅韋茨建設項目中使用。供漢希基維建設項目使用的版本需要滿足芬蘭核監管機構的要求。
(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 伍浩松 張 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