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原子能機構網站2020年9月1日報道】 在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協調研究項目“放射性藥物納米級輸送系統”框架下,科研人員研發了兩種有望用于新一代放射性藥物的新型納米粒子,即將進入臨床前研究的最后階段。這兩種納米粒子可發揮載體作用,在患者體內將放射性藥物輸送至特定腫瘤部位。
國際原子能機構表示,納米粒子能夠將放射性藥物包裹在其結構體中,由于其表面分子具有特異性,僅會與腫瘤細胞結合,在到達腫瘤部位之前不會在其他器官停留和累積,因此可以避免其他器官受到損傷。
來自12個國家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這個協調研究項目。他們使用化學合成和輻射技術開發了40多種新型聚合物納米粒子,目的是通過納米技術顯著改善治療用放射性藥物的輸送,減輕患者痛苦。輻射技術是可用于生產納米結構體的最有效、最環保的方法之一。
(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 王 樹 伍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