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核學會核新聞網(NucNet)2020年8月12日報道】 俄羅斯核燃料產供集團(TVEL)、中央設計技術研究所(CDTI)和烏拉爾電化學廠(UEP)近日簽署協議,將合作在新烏拉爾斯克(Novouralsk)建設一座貧化六氟化鈾脫氟設施。
三家企業表示,將編制投資合理性證明文件,并為在烏拉爾電化學聯合體(UEKhK)建設脫氟設施開展工程勘察工作。
這座設施將成為俄第三座貧化六氟化鈾脫氟設施,并使用與俄首座脫氟設施W-ECP類似的工藝技術。
W-ECP位于熱列茲諾戈爾斯克(Zheleznogorsk),目前是俄唯一的貧化六氟化鈾脫氟設施。該設施采用法國技術建設,2009年投運,初始產能為每年5000噸,2011年產能提升至每年1萬噸。利用該設施,能夠對鈾濃縮尾料即貧化六氟化鈾進行脫氟處理,將其轉變為更適于貯存和運輸的氧化鈾粉末,同時以副產品形式生產氫氟酸和無水氟化氫。該設施的最終產品氧化鈾將與氧化钚混合,制成供別洛雅爾斯克4號機組使用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該機組是一座BN-800型鈉冷快堆,2016年投入商業運行。副產品氫氟酸和無水氟化氫將作為化學品在市場上出售,用于核工業及其他行業。截至2020年5月,W-ECP已將總計10萬噸貧化六氟化鈾轉化為氧化鈾。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2019年1月與法國歐安諾集團(Orano)簽署一份總價值4000萬歐元(4400萬美元)的合同,未來將合作在熱列茲諾戈爾斯克建設第二座貧化六氟化鈾脫氟設施W2-ECP,產能為每年1萬噸,將于2023年投運。
(中核戰略規劃研究總院 伍浩松 戴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