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媛丹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被爆與多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有過握手等接觸行為。美國疾控中心一度宣稱,特朗普與確診患者的接觸屬于低傳播風險,且他本人未出現任何癥狀,因此最初的結論是“不需要進行新冠病毒檢測”。盡管最終特朗普仍選擇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并以陰性結果而暫告一段落,但美國疾控中心的判斷標準卻引起外界爭議。
引發爭議最多的是,即便一個人沒有出現癥狀,但他可能是無癥狀感染者,進而傳染身邊的其他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稱,馬薩諸塞州的新冠肺炎患者中,至少有82例是由尚未出現癥狀的人引起的。“超過6項研究表明,無癥狀的感染者正引發大量病例”。
中國境內此前也已出現多起無癥狀感染病例。在中國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中,無癥狀感染者的定義為無臨床癥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湖南岳陽13日通報了5例無癥狀新冠肺炎病例,他們沒有發熱、咳嗽和呼吸系統癥狀,肺部影像學檢查也沒有發現有病毒性肺炎感染的表現。
為什么會出現無癥狀感染者呢?武漢大學病毒研究所所長楊占秋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果新冠病毒適應新宿主的能力差一些,也就是說人體內雖然有病毒感染,但由于自身抵抗力比較強,暫時不足以引起病癥。
由于流感存在感染初期傳染性最強的現象,不少人擔心新冠病毒會不會在無癥狀感染者身上潛伏時,因為隱藏得足夠深而“毒性最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表示,無癥狀感染者的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量也較少,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超級傳播者”從歷史來看都是屬于重癥患者。但他提醒說,無癥狀感染者并不意味著不會傳染,有一定概率會傳染給密切接觸者。
當前從境外輸入病例中有很多無癥狀病例或輕癥狀病例,為疫情防控帶來隱患。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鐘南山表示,國外輸入病例中50%都沒有發燒,只有咳嗽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入境經過核酸檢測才發現患病。對無癥狀病例該如何預防?楊占秋表示,現在政府要求從境外回國的人全部實施隔離觀察14天的措施,在此期間可以觀察他們會不會出現癥狀。一旦表現出癥狀,還要充分調查確診患者的流行病學史,對密切接觸者同樣進行隔離觀察。也就是說對無癥狀感染者也要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