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0日下午,針對“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在北京就公眾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圖為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回答記者提問。(中新社記者蘇丹 攝)
對李蘭娟來說,無論做教授還是做院士,從披上白大褂的那一刻起,挽救病人生命就已成為她一生的職責。
最近,鐘南山赴武漢考察疫情的照片刷了屏。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他的身旁有一位女專家的身影,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
作為目前國內感染病學科唯一的女院士,李蘭娟的從醫之路走得很不平凡:她以治病救人為自己的天職,無論抗擊非典還是禽流感,始終堅守在搶救危重病人的一線;她潛心國際前沿課題,從人工肝到微生態平衡,再到H7N9等重大傳染病疫情研究,開拓了一片又一片的未知領域;她熱心公益,無償推廣自己的科研成果,自掏腰包設立人才基金……
武漢疫情暴發后,李蘭娟在疫情一線不停奔波。這也是繼2003年非典、2013年H7N9后,她再戰防疫最前線。
1月18日,李蘭娟同鐘南山等人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前往武漢。在武漢,李蘭娟作為國家級專家提出了對疫情的預判,尤其是武漢要采取“不進不出”措施、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重要建議。
1月20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李蘭娟和鐘南山參加了會議。會上,李蘭娟就加強疫情防控與救治等提出具體建議。
1月22日,她向國家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次日,國家就采取了這一措施。
1月24日,也就是除夕當天,李蘭娟飛往北京,參加科技部緊急召開的關于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情況相關的科學研究部署會議,當晚就乘坐飛機趕回了浙江。
這樣忙碌的日程,對一位73歲的老人來說,其實有些難以應付,可李蘭娟卻說自己習慣了,并向國家提出自己可以帶隊去支援武漢,“國家的大事,自己義不容辭。”
“能走到今天,我要感謝很多人。”說起自己的成長歷程,李蘭娟有太多的感慨,她說如果沒有那么多熱心人幫助,或許如今的她還是一名山村“赤腳醫生”,而不會有今天的成績。
一路走來,李蘭娟深知,一個想要擁有健康的民族,一個想要躋身世界醫學之林的國家,必須建立自己的人才優勢,必須擁有一大批醫學名家大師。因此,她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臨床、科學、教育、管理等各方面盡心竭力,對年輕人才予以提攜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