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很奇怪,一直沒有響過春雷。但是,2月7日的3件大事,就像是三聲驚雷。
截至2月6日,國家及各省市共派遣99支醫療隊9277人支援武漢。其中,56支醫療隊5540人入駐各定點醫院,4支解放軍部隊醫療隊1400人入駐火神山醫院,39支醫療隊2337人入駐三家“方艙醫院”,另有9支醫療隊1400人7日正在陸續抵達。
按照國家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綜合組需求,民航局2月7日緊急組織協調國航、東航、南航、川航、山航、江西航等6家國內航司執行13架次民航包機任務,北京、上海、吉林、山東、四川、廣東、陜西、江西、新疆9省區市的18支醫療隊,近2000名醫護人員7日晚前抵達武漢天河機場。
在此基礎上,一省幫助湖北一市的模式啟動。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2月7日下午召開,宣布國家衛生健康委建立了16個省支援武漢以外地市的一一對口支援關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強病人的救治工作。
這種方式,繼承了援疆、援藏的優良傳統,真正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6000萬的湖北人,要以感恩之心記住這張表(見下頁)。
這是我非常關心的。
1月27日,我提了《一個省區市醫療隊人與物援助湖北一個地級市的緊急建議》。建議如下:
目前,國家安排了大批的專家、物資到武漢。最新的數字是超過2000的醫務人員,超過100萬噸的各種物資。可以相信,這些數字每天都會增加。
但是,現在問題是,整個湖北都是疫區,武漢又是重疫區,湖北的地級市怎么辦?
現在,湖北有近百家醫院求援。除了武漢之外,大部分是地級市、縣級市的醫院。

1月26日晚上,在湖北衛視的視頻中看到,山東的醫療隊已經到了黃岡市。
我建議,國務院能不能出臺一個規定,讓有條件的省區市派出醫療隊固定支援一個地級市,包括人員與物資。就像當年四川地震,也是這種援助方式。
日本近日支援武漢一批口罩、防護服等,從日本空運到成都,再從成都經過公路運到武漢,就可以進入恩施后,沿路發一部分口罩等用品,免得重復運輸。
這個建議,能夠成為現實,我很高興。
2月7日中午1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消息:經中央批準,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2月8日中午12點消息,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組已抵達武漢。
不管什么事情,只要是老百姓想問清楚的事情,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就要查清楚。
當然,湖北省除了需要醫療方面的人財物之外,還需要加強領導力量。
2月7日深夜23點40分,《中國婦女報》傳來消息:兩位要員要來湖北。
2月8日上午,各大媒體宣布《王賀勝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員、常委》。
王賀勝同志1961年6月生,1984年8月參加工作,天津醫學院衛生系衛生專業大學本科畢業,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法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關鍵是他自2018年3月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黨組成員,從1月23日起就在武漢抗疫第一線。這也是對他的考驗。
懂醫的省委常委終于來了。我的一個小愿望:各級領導層要有懂醫的副省長、副市長、副縣長,哪怕是人大副主任、政協副主席也好。各級政府要成立健康顧問組,不能只有招商顧問。
2月6日,雷神山醫院正式通過武漢市城建和衛健部門的驗收,并開始逐步移交。武漢雷神山醫院位于江夏區黃家湖,占地面積約328畝,建筑面積7.99萬平方米。雷神山醫院正式使用后,可提供1600張床位。整體參照戰地醫院形式,采用模塊化設計,主要包括醫療用房區、醫護保障區和醫療輔助區。
原來我認為雷神山醫院還會由軍隊醫療隊接手。看來不是。胡紹擔任雷神山醫院院長。胡紹先后擔任過武漢市中心醫院副院長、武漢市普愛醫院院長、武漢市中醫醫院院長等職務,并曾入選全國優秀醫院院長。
雷神山醫院首支醫療隊共110余人,由湖北省腫瘤醫院和武漢市第一醫院骨干力量組成。醫技人員則由三級醫院選派,共同承擔雷神山醫院醫療救治任務。
“您好,我是獅南社區的家庭體溫監測小助手。下面請您用普通話回答我的問題:請問您家里有發熱病人嗎?”洪山區獅子山街獅南社區開始借助AI技術手段,對轄區居民體溫情況實行“初篩”,大大提高了監測居民體溫的效率。
智能語音系統由浙江某科技公司免費提供,安徽某話務公司操作執行,如果接通率達到100%,1.5小時可撥打1萬通電話,效率很高。
居民接聽以后,就會有溫柔的女音提示通話將被錄音,請如實回答問題。接下來,接聽者將被問及“是否在本小區”“家有幾口人”“是否有發熱病人”“是否與新冠肺炎病人有過接觸”等問題。在回答完問題后,系統還會溫馨提示要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有發熱病人及時上報。
該社區除了使用人工智能電話初篩外,還通過微信小程序線上統計、各小區出入口設置固定體溫計等多種方式,實時監測居民體溫。針對初篩后的發熱居民,該社區還將通過人工篩查的方式再進行確認。
在外的人員如何返回武漢?2月7日,武漢市長專線微信公眾號對外公布了《武漢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在外人員返漢工作實施方案》。
方案要求,優先安排醫療防疫機構、防疫藥品、用品、藥械等生產經營單位,保障城市公共事業運行必需,群眾生活必需,經批準的重大工程以及重要國計民生相關企業等方面從業人員返回。
同時要求,強化過程管控,返回人員應當是沒有發熱、干咳、氣喘等癥狀的身體健康人員。返回后必須做好為期14天的健康監測。
方案中,對外公布了《在外人員返漢申請表》。

2月10日,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新冠肺炎患者轉運至火神山醫院治療。圖為轉運患者現場。(安源 攝)
我在1月29日提了一個《建立醫務人員及時報告可能疫情線索的建議》。內容如下:
我們常說,“春江水暖鴨先知”。其實,醫生對疫情的反映是最敏感的。
《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發表文章:《鐘南山發話前,武漢這位醫生向附近學校發出疫情警報》,說的是武漢市第五醫院消化內科呂小紅主任。
她在2019年12月25日就聽說有醫護人員疑似感染;2020年1月2日,她建議本院設立發熱門診;1月6日起,她所在的醫院接到了很多疑似病例;1月20日,她給附近高中的校長發去短信,讓給原計劃補課的高三學生放假……
她比鐘南山院士更早提出隔離的建議。
如果按照她的建議行事,不會有這么麻煩的事情。
國家應該建立疑似傳染疫情直通國務院疾控中心機制,接到報告直接由國家疾控中心派國家級專家組來研究確認,形成快速反應,中間環節太多誤事,寧可接報后確定不是傳染性的,也不能等到發生了傳染再來定方案。
因此,我建議今后應該建立一種制度,讓醫務人員及時報告一些可能的疫情線索。
三大決定,就是三個層面的推動力,也是“武漢保衛戰”的新的關鍵性措施。
一個個矛盾被發現,被解決,前進的速度會加快。
一個不一樣的元宵節到來了。
靜靜的武漢。
靜靜的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