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一張父子合照火遍了互聯網。照片中的“棒棒”冉光輝扛著100多斤貨物,牽著3歲的兒子冉俊超走下重慶朝天門批發市場旁的梯坎,叼著煙,從容淡定。十年后,這位父親靠自己的肩膀已在重慶市區買了一套房,兒子13歲正在讀初一,成了班長。十年間,這對父子繼續過著平凡的生活。無意間拍下這張照片的攝影師許康平沒有就此結束記錄,一直關注著這對父子的成長。
十年,3500噸貨物
在重慶,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爬坡上坎,肩上扛著一米長的竹棒,棒子上系著兩根青色的尼龍繩,沿街游蕩攬活。他們是重慶街頭的臨時搬運工,被重慶市民稱為“棒棒軍”。冉光輝就是其中一員。一包貨物輕則幾十斤,重則幾百斤,冉師傅背著上下梯坎,周而復始。
在大生商場,冉師傅是一位“名人”,老板們基本都認識他,知道他曾上過電視節目和報紙。大家都喜歡找他干活,因為他“力氣大”、“靠譜”。
十年過去了,冉師傅依然是一條精壯的漢子。無論春夏秋冬,他都是清晨五六點出發,下午五六點到家。扛貨的姿勢永遠不變,先把上衣脫掉,用皮肉卡住貨物,防止下滑。一包200多斤的貨,從1樓背到10樓,花十多分鐘或半小時,掙10元左右報酬,現結。
如今,冉師傅每天要扛貨、發貨一噸左右。經過這個男人的手和肩,一年下來就是350噸貨物,十年就是3500噸貨物——“生活的重擔”對他而言很具體,在這里并沒有任何比喻義。
“扛”出市中心一套房
20歲時,冉光輝在老家墊江縣農村務農,農閑時來城里幫人挑貨賺點錢,農忙時回老家。直到2009年,年近40歲的冉師傅,帶著妻子和剛出生不久的兒子到朝天門批發市場,棒棒一干就是十來年。
冉師傅當時租住的棚戶區破舊不堪,不到20平方米的小房子,月租金從一兩百漲到三四百元,房東還要繼續漲。
2016年,冉師傅咬咬牙,在重慶最有名的地標“解放碑”附近買了一套房——60多平方米,40多萬元。貸了款,他的負擔更重了。按一包貨10元計算,買這套房,他需要扛4萬包貨。用這樣的方式“扛”出一套房,讓人動容,也讓人歡喜。
有了自己的窩,兒子不用再蹭廚房的燈光做作業,妻子也不用擔心漲房租和漏水,不愁沒地方洗澡。閑暇時光,一家人常聚在一起看電視劇,兒子時常幫爸爸捶捶背,家的溫暖讓冉師傅很快忘記了一天的疲憊。
兩包煙加一碗面,21元,這是冉師傅每天的固定花銷。沒活時,棒棒們喜歡聚在一起打牌消遣時間,冉師傅則在旁邊坐著休息或聊天。批發市場關門后,他也極少參加棒棒們的活動,要么回家,要么去其它的地方找活干。節約、不亂花錢、勤快、顧家,這是熟人們對冉師傅的一致評價。
等孩子長大了,我就退休了
冉師傅對自己摳門,對兒子卻不吝嗇。只要跟學習相關的花銷,兒子開口了,他不會有任何猶豫。他說,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他這輩子苦一點,兒子以后可以好過一點。
2019年,冉俊超讀初一了。他性格外向且活潑,成績也名列前茅,當上了班長和歷史課代表,這讓冉師傅特別有成就感。
冉俊超時常幫父親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13歲的冉俊超,繼承了父親的優點,可以搬起七八十斤的貨物。爸爸是一名棒棒,這并沒有讓冉俊超有自卑感。他告訴攝影師,爸爸這份工作不下等,還為社會做了重要貢獻,他為有這樣的爸爸感到自豪。冉俊超希望自己努力學習,能早日賺錢養家,讓爸爸早點退休,早點休息。
十年如一日的專注、簡單樸實的生活,不僅讓冉光輝能攢下更多的錢,也離他“讓家人過上好生活”的目標更近。這些年,常有人問冉師傅:“還準備扛幾年?”前些年,冉師傅總表示“說不準”?,F在,他有了新答案:十到十五年吧,等孩子長大了,應該可以歇歇了。
許康平說,其實自己很感謝冉師傅,是他教會了自己“踏實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如今,32歲的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的女兒,也更能體會冉光輝父子那樣的感情。有網友感慨說,那份勤懇、樸實,還有對生活堅忍的態度讓人動容。他就像一本教科書,讓覺得生活不易的人充滿動力去面對明天。
(摘自《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