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惠之

在與新冠肺炎疫情生死較量的阻擊戰中,有一位與鐘南山齊名的女院士,頂著巨大壓力率先提出建議武漢“封城”,又義無反顧率醫療團隊奔赴武漢疫區救治重癥患者……她的名字叫李蘭娟。
李蘭娟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父親因為患有眼疾,無法勞作,全家靠母親賣山貨維持生計。李蘭娟從小品學兼優,靠助學金堅持讀完高中。回村后她當起了赤腳醫生,村里400多戶人家都認識她。
1970年,李蘭娟被推薦到浙江醫科大學讀書。畢業后被分配到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感染科,從事傳染病臨床診療和科研……“在一定要當個好醫生”的信念支撐下,經過一路奮斗,2005年,李蘭娟成為國際上最大的人工肝科研聯盟的主席,并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非典”時期,時任浙江省衛生廳廳長的李蘭娟,將3例確診病人的親屬和所有接觸者全部實施隔離觀察,短短一夜,1000多名接觸者全部被找到并隔離。雖遭質疑,但李蘭娟沒有動搖。隨后,浙江累計對超過11萬有接觸史的人員實行了隔離觀察。李蘭娟一天連軸轉,馬不停蹄到各地“督戰”。此舉效果顯著,獲得國內外專家贊許。很多人稱她為抗擊“非典”的英雄,與鐘南山齊名。
2013年,一種新型傳染病在我國東部省份出現,死亡率高達50%。李蘭娟臨危受命擔任國家應急指揮辦首席專家。她率團隊攻關,很快發現活禽市場的病毒與患者的病毒基因同源性高達99.4%,獲得了H7N9病毒從禽向人傳播的科學依據,即刻向政府建議關閉活禽市場,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此外,李蘭娟團隊還成功研制出了我國首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苗種子株,避免了一場像“非典”一樣的病毒傳播。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以湖北武漢為中心向全國各地擴散。李蘭娟一開始就予以關注。2020年1月18日上午,受國務院、國家衛健委委托,李蘭娟和鐘南山等一行6人抵達武漢。聽取匯報,查閱資料,查看現場,專家組連夜回到北京,向國務院以及國家衛健委做了匯報。
“這次武漢之行非常關鍵,病毒已經證實‘人傳人’!”1月20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李蘭娟和鐘南山均參加。她發表了一些非常迫切的建議,尤其是武漢要采取“不進不出”,冠狀病毒感染要作為乙類傳染病甲類管理等,為國家提出了對疫情的預判。她表示:“我已經向國家提出來了,我可以帶隊支援武漢。”
“到過武漢現場后,我非常揪心。”隨后幾天,李蘭娟密切關注武漢及全國的感染情況,她看到從武漢出來的人導致了各個省感染,不僅是一代(感染),可能有的省已經產生了第二代的感染,“這個情況非常危險!”李蘭娟對丈夫鄭樹森說,如果再繼續擴大感染,如果其他省沒有控制,也像武漢那樣蔓延,我國的經濟社會損失會很慘重。此時,她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武漢必須封城”。

李蘭娟
“只有嚴格地控制、切斷傳染源,才能讓傳染病不發生大流行。控制疫情已刻不容緩,武漢要一定采取‘不進不出’!”1月22日,李蘭娟頂著巨大壓力,向國務院建議武漢必須嚴格地“封城”。次日,國家就采取了這一措施。
“我作為傳染病學專家,應該有這個擔當。我不會顧及個人的得失。”李蘭娟一臉堅毅。事后,無數國人被她的專業和勇氣所折服,萬千網友無比敬仰地說:“幸虧像李院士這樣的專家提出武漢‘封城’,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李蘭娟進入戰時狀態,一面關注全國的疫情,出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一面要守住浙江這個經濟大省、人口流動大省的“門”。
李蘭娟的兒子在個人公號中寫道:“母親自1月17日后,在我的視野里消失了整整六天……深夜送她回去的路上,她又冷又困。從18日開始到29日,母親沒有一天不是凌晨2點之后睡的。她接受采訪,討論疫情,巡視病房,投入救治,網上遠程指導全國相關醫院的收救工作,還要親自門診,與患者交流接觸……母親太忙了,也太累了。”
疫情阻擊戰的非常時期,老百姓期待能夠聽到專家的聲音,對最新情況有準確的理解。“我必須站出來說話!”除接受采訪外,她還讓助手專門弄了個“李蘭娟院士留言板”,給武漢前方的民眾和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傳遞心聲的渠道。
武漢的疫情,尤其是那里的危重病人,牽動著李蘭娟的心。2月2日凌晨4時45分,由李蘭娟領銜的浙江專家組抵達武昌。“我主動請纓,成立由我領隊、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陳作兵教授等組成的10人專家組,去幫助治療武漢的重癥患者。”當天下午,專家團全面入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與本地專家打“配合戰”。“我和團隊專家將‘主攻’危重病人,千方百計降低患者死亡率。”
“希望把危重癥病人救回來。我現在做好了長期在武漢奮戰的準備,與那邊的醫務人員共同奮斗。至于什么時候回來我根本沒考慮過。”73歲的李蘭娟語氣平和卻堅硬如鐵。團隊專家、樹蘭(杭州)醫院副院長湯靈玲感慨萬千:“李院士太逞強了,比我們大幾十歲呢。她工作太忘我,不僅要搶救危重病人,還要與國家衛健委、鐘院士等就修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等多項內容視頻連線研究討論……每晚只睡3個小時。”李蘭娟笑笑說:“沒有問題。”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副院長江應安激動地說:“一位70多歲的老人,不分晝夜忙碌,太讓人感動。李院士一到武漢就開會,各個醫院的專家、基層管理者,都要見面,將她所知道的專業知識傳授給大家;連續十多天到ICU病房,查看詢問重癥者病情;她帶來的一套救治辦法已在8位危重病人身上顯見成效……我感覺,這個老太太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