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然
“支持獨立候選人的選民太少了,大多數人都不關心政治。”2019年9月6日,美國咖啡連鎖巨頭星巴克前首席執行官霍華德·舒爾茨宣布放棄參選2020年美國總統。9個月前,他表示將競選總統,稱自己雖然不是最聰明的人,但可以組建一個聰明的團隊。
像霍華德這類非政界出身、掙扎在從政之路上的人還有很多,他們在選舉中上演著一出出競選戲碼,世界政壇也因此頻頻吹起“政治素人”風。
有著總統夢的不止企業精英,還有自命不凡的音樂天才坎耶·歐馬立·維斯特。或許是有了里根總統從演員走向人生巔峰的勵志案例,在許多人看來明星從政再正常不過了,即使當不上,炒炒熱度也是極好的。就在一次MTV音樂獎的領獎臺上,坎耶直言不諱地表示將在2024年競選美國總統。至于為何不是2020年,這或跟坎耶與特朗普的親密關系有關。
作為特朗普的迷弟,坎耶在出席公共場合時,多次佩戴印有特朗普競選口號的棒球帽,兩人在網絡上更是多次互動。對此,有粉絲不解道:“作為黑人,你為啥要支持特朗普這個種族主義者?”坎耶也是相當不屑地說:“要是擔心種族主義,我早就搬出美國了。”

音樂人坎耶確認競選總統遙
對于坎耶的種種舉動,特朗普只是莞爾一笑。不久前兩人在白宮會面15分鐘,特朗普全程都在夸坎耶是個棒小伙,此后便再無會面。或許對特朗普而言,這些半路殺出的“政治素人”根本不足以撼動美國藍領階層對自己的支持,因此用不著勞神費力,但對于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某些“政治素人”就有點讓人“頭大”了。比如自己的競爭對手——昔日的忘年之交,俄羅斯名媛、電視主持人克塞尼亞·索布恰克。
“站在這,我將失去很多,但我還是來了。”早在2012年抗議俄羅斯選舉舞弊的游行中,索布恰克就公開批判當局政府。但那時她的演說并未贏得掌聲,臺下的抗議者也不相信她是普京的反對者。因為索布恰克的父親是圣彼得堡前市長、俄羅斯聯邦憲法起草人之一,也是普京走上權力巔峰的指路人。即使如此,索布恰克仍然公開叫板普京。但索布恰克的各種動作不但沒能把2018年俄羅斯總統競選變為鬧劇,反而“幫助”普京政府鞏固了地位。在該年競選中,普京以創紀錄支持率73.9%獲得連任。
實際上,這些競選的“政治素人”也沒那么“素”。他們大多都是有備而來的明星面孔,因與當局有著或多或少的聯系而備受關注。相比之下。“重在參與”的普通“素人”則較鮮見。在2017年的韓國總統選舉中,76歲的權正洙顯得格外突出。相比其他民眾,他的身份則有些特殊——算命先生。
盡管各行各業的“政治素人”參選總統甚至當選總統的早有先例,比如喜劇演員澤連斯基在2019年當選烏克蘭總統,但要想競選成功依然任重道遠。首先,參選人不光得有雄厚的資金、龐大財團和政黨在背后支持,還得要提出一個響亮動聽的競選口號或是政治主張,對內尋求社會認同,爭取選票。否則,個人參選充其量只能做個分母,連門檻都難以跨入。
女律師蘇珊娜·卡普托娃的競選口號則更加一針見血。2019年3月,憑借“向罪惡宣戰”這一競選口號,卡普托娃成為了斯洛伐克歷史上首位女總統。其之所以能在選舉中脫穎而出,主要是因為她作為環境保護領域大咖這一社會角色得到了社會認同,大多數民眾認為她的上臺能夠給當局帶來一股清新的空氣,吹走腐敗與邪惡。
除了口號,還要提出符合百姓期待的競選綱領,比如83.8%的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利比里亞,足球明星喬治·維阿的競選綱領“我將給利比里亞人帶來生活必需品:電、水和教育,還有公路”則顯得樸素而貼切。最終,維阿在2017年打敗時任副總統約瑟夫·博阿凱,成為利比里亞第25任總統。
除了對內尋求社會認同,競選者通常也會利用自身影響力向競爭對手施壓。在2018年俄羅斯大選臨近時,索布恰克在美國出席記者會,透露自己創建新政黨的打算。此外,她還與美國官員乃至特朗普會面,借此向普京發起挑戰。但她的訪美之旅不僅沒有影響普京連任,還引發了俄羅斯民眾的強烈不滿。

2019 年 6 月袁野政治素人冶 蘇珊娜窯卡普托娃出席斯洛伐克總統就職典禮遙
盡管“政治素人”往往有著區別于老牌政客的油膩感,但競選中的煩瑣流程、政黨支持、被要求的高投票率也常常令他們望而卻步。一如科技企業家出身的韓國前在野黨領導人安哲秀。盡管安哲秀擁有韓國政治人物所欠缺的嶄新形象,以及厭倦政界爭斗的中立群體和年輕一代群體的支持,但其還是在2012年與2017年的兩次總統競選中以失敗告終。次年,他又在首爾市長競選中敗北。
外界認為,這或與安哲秀政治經驗不足、背后缺乏政黨支持有關。在許多西方國家,如果沒有作為“選舉機器”的政黨組織的奧援,非政客出身的競選者就算進入選舉,后程耐力仍是未知數。
(摘自《廉政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