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友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擴散,疫情形勢的惡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巨大不確定性。美歐股市接連出現歷史性跌幅,金融風險因此不斷累積。如果形勢在短期內得不到控制,由金融市場大幅下挫而導致的世界經濟下滑甚至衰退可能性越來越大。
在此危急時刻,各主要經濟體需要真誠合作,預防可能出現的全球經濟危機。上一次全球經濟大合作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當時,美國一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為更好地應對危機,各主要經濟體加強了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雖然目前全球經濟尚未明確進入衰退,但從已有的情況看,各主要經濟體均遭受嚴重沖擊。美國股市10天之內三次熔斷,股指下跌30%,超過20萬億美元的財富消失;中國前兩個月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增速也出現較大回落,外部不確定性仍然較大;歐盟成為新冠肺炎疫情重災區,成員國各自為戰,缺乏統一協調及有力舉措,悲觀情緒蔓延。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對于更為依靠消費的發達經濟體而言,日趨嚴重的疫情及股指下跌會產生更為深遠的影響。一方面,美歐民眾金融財富大幅縮水,消費能力將顯著降低。另一方面,為抗擊疫情不得不為之的隔離措施,比如宵禁等,將使服務業消費急劇減少。經濟增長下滑又會進一步導致金融市場下挫,形成惡性循環,經濟風險陡然加大。當然,如果其他經濟體疫情愈發嚴重,哪怕中國復產復工進程順利,對外出口也會遭受打擊。
疫情面前,沒有一個國家能夠置身事外。新冠病毒超越國界,是令人人自危的“恐怖分子”,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無形敵人。而要徹底打敗這個敵人,各國需要團結起來,聯防聯治。具體而言,全球合作有兩條路徑:一是應對疫情的全球衛生合作。這也是全球合作的當務之急。只有控制住疫情,才可能降低民眾的恐慌心理,確保政策空間更有彈性。全球衛生合
作包括但遠不限于疫情的透明通報,治療手段的有效溝通,防疫物資的國際調配,相關藥物的全球順利生產,甚至各國醫療力量的均衡部署。二是避免危機的全球經濟合作。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主要經濟體特別要關注全球生產的基本穩定,全球貿易的基本順暢及全球金融的總體健康。這些目標的實現,又有賴于各國制定同步的協調性政策,防止競爭性政策的相互抵消。
為更好地推進公共衛生和經濟發展全球合作,有兩種傾向需要堅決抵制。其一,堅決抵制排他式的小團體合作。疫情全球蔓延,需要全球合力參與,只通過數個國家組成的俱樂部成員合作模式容易產生政策盲點。全球合作應該借助已有的多邊國際機制。衛生合作要優先借助世界衛生組織這個平臺,而全球經濟合作要首先依靠二十國集團這個平臺。其二,抵制帶有價值觀偏見的意識形態聯盟合作。在生命面前,不同意識形態的價值觀一律平等。在病毒面前,沒有任何所謂基于制度有效性的防護服。誤解、猜忌、失望,甚至是敵對都是人類正常的情緒,但在當前的危急時刻,不應任由這些情緒主導人類的理性行為。負責任的國家和政治家,要盡力擺脫這些情緒的負面影響。
人類之所以不斷進步,是因為其學習能力。上一次國際金融危機,我們沒有預見到“黑天鵝”的到來,但最終通過合作控制了危機;這一次,我們已經看到危機可能到來,千萬不要因為國家間對抗,而眼睜睜地看著它最后依然爆發,如此將是人類的恥辱。▲
(作者是復旦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