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
在黨中央堅強有力的科學領導下,我們必將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戰役。在當前的攻堅階段,確保經濟管理領域平穩度過疫情期,可以考慮從以下方面綜合施策。
第一,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應兼顧支持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兼顧政策的長短期效果。一是加大疫情防控相關的財政支持力度。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財政貼息支持。對于延長假期及推遲開工期間,企業支付員工的帶薪休假工資和社保繳費,可以考慮以財政補貼的方式定向精準地對企業給予支持,減輕企業運營負擔。適當提高疫情防控期間一線醫務人員的薪酬水平,增加改善一線醫務人員工作環境方面的財政支出。二是實施精準的稅收優惠政策。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擴大產能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扣除,全額退還這期間增值稅增量留抵稅額;對運輸防控重點物資和提供公共交通、生活服務、郵政快遞收入免征增值稅。同時,對進行社會捐贈的企業、個人給予所得稅方面的減免,鼓勵社會參與疫情防控。三是疫情消除后,可以對低收入家庭尤其是因病返貧的家庭和失業人員發放消費券擴大消費,并積極提供適合的就業機會。四是可以適當擴大財政赤字率、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額度,通過擴大政府的相關公共支出,在渡過難關的同時為疫情后經濟的反彈奠定基礎。
第二,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在滿足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總體融資需求的基礎上,也要注重政策實施的精準性。一是加強信貸對疫情防控的支持力度,滿足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在對醫療衛生、醫藥及設備生產供應、相關科研攻關和建筑施工、物資運輸等領域的信貸需求開辟“綠色通道”的基礎上,2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用好專項再貸款政策,支持銀行向重點醫療防控物資和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和銷售的重點企業包括小微企業,提供優惠利率貸款,由財政再給予一半的貼息,確保企業貸款利率低于1.6%。二是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能源供應等行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給予信貸支持,通過完善信貸制度安排、降低貸款利率等方式,提升企業抵御疫情不利影響的能力,防止因資金鏈斷裂而帶來的企業倒閉和大量失業現象。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力度,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平穩度過疫情期,強化市場向高質量發展的預期引導。特別是培育一個繁榮的風險投資市場,加大對企業創業創新的支持力度。
第三,加強頂層設計,以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助力疫情防控、企穩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加強智慧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是智慧城市運行的基礎保障。這需要通過頂層設計,實現各地云計算中心、大數據系統的科學規劃與合理布局為智慧城市建設安全提供保障。二是催生智慧產業集群式發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不僅對傳統信息服務業進行智慧化改造,在滿足智慧城市主體需求的過程中,相關的研發創新和應用創新也會孕育智慧新興產業,重構與整合產業鏈條,催生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促進消費升級。消費是經濟發展的恒久動力,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嵌入到醫療、教育、養老、居住等社會治理領域,能夠為人們提供多層次、廣覆蓋、人性化的公共服務,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在改善民生的同時,進一步提振居民的消費信心,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