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良”是滌綸紡織面料的粵語音譯,由于色彩純正不褪色,耐磨易干不走樣,挺括滑爽好清洗,于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流行開來。
生產“的確良”的原料滌綸是合成纖維。原遼陽石油化學纖維總廠(簡稱“遼化”)在1979年1月上旬生產出第一批滌綸短纖維。滌綸短纖維經遼陽市紡織廠紡成“上等一級”45支高支紗,并織成滌棉細布,宣告首批國產“的確良”順利誕生。
回想32歲初到遼化參與建設時的場景,原遼化纖維廠廠長蔣新坤有些激動:“那只能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到處都在緊張施工。”
1976年,遼寧從全省抽調304名技術干部支援遼化建設。蔣新坤從大連來到遼陽,在“兩綸(滌綸錦綸)”指揮部做了一名公用工程技術員。
因為缺少大型機械,挖土方全靠人力。兩年半后,“兩綸”指揮部被撤銷,遼化纖維廠作為遼化分廠正式成立。1979年1月上旬,纖維廠生產出第一批滌綸短絲,為首批“的確良”提供了原料。
“的確良”原料的國產化,極大地滿足了國民的穿衣需求。正式投產后,遼化每年生產7.4萬噸化纖原料,相當于430萬畝棉田的產量。
(摘自《大家文摘報》 胡婧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