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年紀,家庭狀況、生活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等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自身的功能狀態也在走下坡路,隨之而來的就是情緒、心理的變化,有人稱之為 “黃昏心理”。
老人抑郁癥應及時就醫
老人抑郁癥的主要表現是抑郁心境,興趣和精力喪失,如心煩意亂、郁郁寡歡、度日如年、絕望,不愿參加正常活動,體驗不到快樂,疲乏無力,力不從心,嚴重者終日臥床。患者經常態度消極,把自己說成一無是處。感到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話少。有些老年人表現為各種軀體不舒服,如各種疼痛、胸悶、手抖、出汗等,還有些人會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癥。一旦發現老年人有上述癥狀時,應及時就診。
睡眠障礙藥物治療少不了
失眠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為睡眠量明顯減少,每天睡眠時間少于5小時。表現形式有入睡困難、淺睡、易醒或早醒等。老年人要治療睡眠障礙,首先,要搞清楚病因,針對環境因素、軀體因素或心理因素,采用不同方式去治療。
“空巢綜合征”減輕對子女的依賴
“空巢綜合征”是指老年人生活在“空巢”環境下,由于人際關系疏遠而產生被分離、舍棄的感覺。主要表現為精神空虛、無所事事、情緒不穩、煩躁不安、消沉抑郁等;感到寂寞和孤獨,陷入無趣、無欲、無望、無助狀態;軀體化癥狀,如失眠、消化不良、高血壓等。“空巢綜合征”的老人要適當學些新技術,如視頻聊天等,減輕對子女距離上的依賴,改變養子防老的想法:及時改變和更新養老觀念,住養老院同樣幸福。
“衰弱綜合征”老年人失能的前兆
“衰弱綜合征”,是一種表現為軀體功能下降、容易導致不良健康結局的老年綜合征。衰弱老年患者出現的發熱、流感、喪偶、住院、手術等應激都會將他們置于危險境地,生活依賴性顯著增加。“衰弱綜合征”被視為老年人失能的前兆期。衰弱前期和衰弱期經過治療可能會完全康復,但是,并發癥期可引起失能、壓瘡、感染、死亡等不良結局。
“退休綜合征”應對四階段的變化
“退休綜合征”是退出原來的社會職業角色后,生活內容和生活節奏發生變化后的一種不適應狀態。具體可表現為坐臥不安,猶豫不決,無所適從;性格變化明顯,情緒不穩,煩躁易怒等。
預防這種心理疾病的出現,需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有計劃地準備退休后的生活是關鍵,以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生活,從而順利過渡到平穩期;平穩期,重新確立新的生活秩序。(摘自《養生保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