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記載:“艾,外用灸百病,壯元陽,通經脈,行氣補血?!眰鹘y中醫學認為,艾灸能夠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溫熱作用,產生溫通經脈、活血止痛、扶正祛邪的功效,提高人體的免疫力。
根據多篇關于艾灸與免疫的文獻報道,臨床使用頻率較高的腧穴,包括關元、足三里、氣海、腎俞、神闕、三陰交、中脘、脾俞等;穴位配伍方面,出現較多的腧穴配伍組合有關元、足三里配伍,關元、腎俞配伍,關元、氣海配伍,腎俞、脾俞配伍等??偟恼f來,艾灸對免疫功能影響的取穴規律,包括:多取背部膀胱經、督脈腧穴,用以振奮陽氣;同時選取任脈腧穴以調節氣血,選取多氣多血的陽明經脈腧穴以激發胃氣,選取腎俞、脾俞調節先天與后天,兩臟功能強盛,可相互資助,相互促進。
艾灸對于機體免疫功能的調節作用,是多層次、多環節的復雜過程。現代實驗研究表明,艾灸可以調節體內失衡的免疫功能,主要通過調節免疫分子和免疫細胞兩個方面實現。根據當前多位中醫醫家的認識,新冠肺炎的病因,多與“寒”“濕”邪氣有關。而艾性味苦、辛、溫,可通十二經,可祛寒除濕,正與此病之病因病機相契合,對于該病的預防和治療都有益處。值得注意的是,艾灸溫熱,對于心肝火旺、陰虛內熱等熱證人群,需辨證使用,或咨詢中醫師,不可完全照搬。
(摘自《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