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呈
(山西西山煤電股份有限公司馬蘭礦,山西古交,030205)
液壓支架的拆除與回收是綜采工作面拆除工作面的重要環節,傳統液壓支架拆除工藝是:在工作面安設一部拆架絞車在單體及滑輪配合下將支架拆出,依靠多部雙速絞車接力拉移至工作面機尾(或機頭),再通過裝架平臺裝至平板車(無軌膠輪車),利用絞車或無軌膠輪車等輔助運設備運出[1-3]。支架或大型設備在切眼拉移倒運過程中存在許多弊端:絞車布置多,設備投入大,管理難度加大;電纜、鋼絲繩等材料消耗大;拉移倒裝工序復雜,人員投入多,耗費工時;安全系數不高,時常出現絞車損壞,斷繩傷人事故;絞車直接拖地拉移過程中容易破壞底板,致使底板破壞,對掩護架的拉移和待拆支架的拆除十分不利[4-7]。為此,結合南五下組煤單軌吊輔助運輸設備,將單軌吊運輸系統延伸至待拆工作面切眼,使用單軌吊吊裝支架,一次性完成支架回收工作。
馬蘭礦18506 工作面位于南五下組煤采區左翼,西北側18504 工作面正在回采,兩巷均開口于南五下組煤輔助運輸下山,輔運巷西北側實體間隔19.1 m 為18504 皮帶巷,東南側實體間隔平距19.8 m 和25.4 m(垂距8.0 m、2.51 m)分別為18504 底抽巷、18506 高抽巷;工作面切眼東北側間距92.5 m(上部60 m~85 m)為南八南九膠帶機運輸大巷;皮帶巷里程21 m~1 278 m、上部間隔83 m~95 m,平均89 m 左右為12510 采空區,經鉆探驗證僅采空區底板存在少量滯水,輔運巷59 m~1 312 m、上部間隔86 m~95 m(平均90.3 m)為12508采空區,無采空區積水。
工作面所采煤層為石炭系太原組8 號煤層,屬穩定可采厚煤層,結構復雜,中上部含一層穩定夾矸,厚度0.05 m~0.33 m,平均厚度0.20 m,中下部含一層不穩定夾矸,厚度0.05 m~0.20 m,煤層厚度3.80 m~4.80 m,平均4.43 m,結構1.20(0.20)3.03,普氏硬度2.0。下部間隔6.4 m~8.2 m(平均7.86 m)為8下煤,8下煤厚1.67 m~2.11 m,平均1.82 m。
工作面頂板為泥灰巖,呈深灰色,富含動物化石,黃菱鐵礦星星散狀分布,節理充填方解石脈,俗稱為廟溝灰巖,普氏硬度7.5。老頂為粗砂巖,呈灰色,由上而下顆粒變細,含植物化石碎片,普氏硬度5.3。底板為粉砂巖,呈灰黑色,富含根部化石,中夾0.1 m菱鐵礦,局部相變為中細粒砂巖,普氏硬度5.3。
為減少拆架后拉移倒架過程繁瑣工序及諸多工作弊端,改變以往作業方式,將南五下組煤單軌吊輔助運輸系統延伸至拆除工作面切眼,其具體內容如下。
單軌吊機車運架十字梁外形尺寸為長×寬×高=6.75 m×2.1 m×2.95 m,工作面有效循環凈寬不低于4.5 m、凈高不低于3.5 m。單軌吊中心線布置在循環4.5 m中間位置,從切眼機頭開始向機尾方向安裝懸掛板,間距2.25 m(中對中),每個懸掛板采用一根錨索和一根錨桿固定在頂板上,錨索規格為:φ 21.6×4 200 mm,錨桿規格為:φ 20×2 800 mm;錨索預應力達到40 MPa(200 kN),錨桿外露長度螺母外錨桿絲扣10 mm~40 mm之間,緊固力矩不小于200 N·m。懸掛板安裝完畢后固定單軌吊軌道。
將已拆支架拉移至單軌吊下方后,將平衡梁下方4 個起吊鉤鉤住支架底座配套孔;大型設備使用專用吊裝帶或40T 錨鏈吊掛,利用單軌吊起吊梁將支架吊起,支架前后重心平衡,底座離開地面300 mm 左右高度,確認無誤后,啟動機車將支架運出工作面。
2.2.1 設備搬運工藝過程
南五下組煤石門至行車轉載站利用JD-25絞車和SDJ-28雙速絞車完成運輸,工作面內使用鋪軌釘道時安裝的絞車運輸;行車轉載站至18506 工作面利用柴油機單軌吊和電牽引單軌吊完成運輸;皮帶巷設備及高壓電纜先用電牽引單軌吊運輸至皮帶巷繞道口,再用WC5E(B)型防爆無軌膠輪車經繞道運輸至作業地點。
(1)設備運輸路線
綜采庫(機修廠)→副斜井→910南大巷→南五下組煤石門→25T井下行車轉載站→南五下組煤輔助運輸下山→18506輔運巷(皮帶巷)→18506工作面。
(2)單軌吊運行路線:
25T井下行車轉載站→5#道岔→4#道岔→3#道岔→南五下組煤輔助運輸下山→18506 輔運巷→18506 切眼。
25T井下行車轉載站→5#道岔→4#道岔→3#道岔→南五下組煤輔助運輸下山→18506皮帶巷繞道口。
2.2.2 懸掛板安裝
(1)打眼:使用MQT 系列氣動錨桿鉆機,φ 30 mm鉆頭,B=19 mm,L=1.0 m的中空六角鋼釬鉆桿打孔,錨索規格:φ 21.6×5 200 mm,錨索孔深5.0 m,由驗收員按《懸掛板安裝示意圖》定好眼位打眼,鉆孔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角不大于2°。
(2)錨索及懸掛板安裝:a)檢查錨索孔深度和錨固劑質量。b)用鋼絞線將3 個樹脂錨固劑推入孔中,人工緩慢將鋼絞線錨固劑推到位。c)將鋼絞線套入攪拌器中,利用錨桿機安裝,使錨桿機順時針旋轉,攪拌時間為45 s。攪拌完成后,用小木楔固定防止桿體發生位移和轉動。d)15 min 預緊,1 h 后上鎖具進行漲拉,上鎖具漲拉前必須在鎖具和懸掛板中間安裝懸掛板專用墊片。上鎖具時,將漲拉裝置套在鋼絞線上,利用千斤頂對錨索進行預應力漲拉,達到200 kN后停止。e)錨索露出鎖具150 mm~200 mm。錨索外露長度超過200 mm時必須切短。
2.2.3 軌道安裝
先將鏈條一端與懸掛板銷接,然后由多人抬高軌道,再將鏈條另一端通過U 型環與軌道吊耳連接。鋪設的單軌吊軌道中心線在巷道中心線前進方向偏左600 mm,單根軌道允許垂直夾角3.5°,水平夾角±1°。
2.2.4 側拉預緊裝置安裝
(1)打眼:使用MQT 系列氣動錨桿鉆機,φ 30 mm鉆頭,B=19 mm,L=1.0 m的中空六角鋼釬鉆桿打孔,錨桿規格:φ 22×2 000 mm,錨桿孔深1.95 m,由驗收員按《軌道側拉示意圖》定好眼位打眼,鉆孔軸線與設計軸線的偏差角不大于2°。
(2)錨桿安裝:a)檢查錨桿孔深度和錨固劑質量。b)用錨桿將2 個樹脂錨固劑推入孔中,人工緩慢將錨桿錨固劑推到位。c)將錨桿套入攪拌器中,利用錨桿機安裝,使錨桿機順時針旋轉,攪拌時間為35 s。攪拌完成后,用小木楔固定防止桿體發生位移和轉動。錨桿外露頂板長度50 mm~60 mm。d)5 min后拉拔錨桿,錨固力不小于105 kN。
(3)側拉預緊裝置安裝:a)拆除錨桿螺母,上專用側拉預緊裝置鎖件(鎖件必須擰滿絲扣且不影響鏈條安裝);b)將側拉鏈條一端與鎖件銷接,再將鏈條另一端通過U 型環與軌道吊耳連接(如遇斷層,巷道起高,懸掛板距軌道過高時,每根軌道均需施工側拉裝置)。

圖2 軌道側拉預緊裝置安裝示意
(1)單軌吊輔助運輸系統直接延伸至拆除工作面,減少了拆除設備運輸環節及拆架設備的安裝,減輕了人工勞動強度。
(2)機車驅動單軌吊運行靈活,一臺可多岔道多支線直達運輸,運行阻力小,效率高。
(3)單軌道起吊梁能自動起吊,對于工作面小型設備的拆除及裝卸更加方便。
該綜采工作面快速拆除工藝,已應用于馬蘭礦南五下組煤18506 工作面拆除,提高了礦井安拆工作面安全高效性。該工藝可以在西山礦區中推廣應用,有很強的應用價值。
(1)單軌吊直接進工作面吊裝設備的作業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以往絞車運輸人員多,至少5人,使用單軌吊后只需2人即可完成設備運輸工作,拆除工作面按200 m核計:預計拆除工作面人工節省270個工,每工日工資300 元計算,節省工資81 000 元,直徑28鋼絲繩材料費節省250 m,大約2萬元左右,合計約10.1萬元。
(2)縮減工作面拆除時間,以往每班只能拆除5~6 臺支架,現在每班可拆除8~10 臺支架,工期可減小,大大緩解了礦井安拆工作面接續緊張情況。
(3)投資和維護費用較低,使用柴油機或電動機牽引,靈活性好,運距不受限制,可以把人員、材料及設備運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爬破能力強,最大傾角可達30°,適用性強。
(1)單軌吊綜采工作面快速拆除工藝,已應用于馬蘭礦南五下組煤18506 工作面拆除,提高了礦井安拆工作面安全高效性。單軌吊直接進工作面吊裝設備的作業方式,大大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節約成本約10.1萬元,同時縮減工作面拆除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
(2)該綜采工作面快速拆除工藝,不僅大大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還縮短了工作面拆除工期,并可將該工藝應用于工作面的安裝作業中,提高了礦井安拆工作面安全高效性。該工藝可以在西山礦區中推廣應用,有很強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