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硯國
(山西石港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山西左權032600)
陽煤集團石港公司是瓦斯突出礦井。15210工作面的基本頂為中粒粉砂巖,厚度為2 m~3 m,底板為2.98 m的砂質泥巖。3#煤層平均厚度為2.64 m,傾角為2°~6°,平均4°,屬近水平煤層,結構簡單、賦存穩定,每層中含1~2層泥質夾矸,厚度為0.02 m~0.06 m,該煤層以亮煤為主。15210 工作面為綜采工作面,絕對瓦斯涌出量為63.47 m3/min,該工作面采空區冒落帶高度為0 m~10 m,裂隙帶高度10 m~30 m。回采過程中瓦斯檢測儀檢測到工作面上隅角最高瓦斯濃度達到了13.1%,給煤礦安全生產造成了隱患。通過預抽降低煤層含氣量,可保證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并有效的控制瓦斯超限的問題。
為了探究回采工作面采空區瓦斯流動性與擴散性,建立瓦斯流動模型,通過Fluent軟件對采空區瓦斯的移動與擴散進行數值模擬。巷道內的空氣流動性與破碎區分別用Navier-Stokes 方程和Brinkman 方程表示,可以建立瓦斯在回采工作面的流動模型[1],見圖1。

圖1 空氣流動模型
在建立好的模型上,分別模擬抽采前后瓦斯的分布情況,探究頂板高位巖層鉆孔抽采瓦斯的效果。

圖2 瓦斯未抽采時的濃度分布
由圖2a可以看出,采空區內高濃度瓦斯主要集聚在回風巷一側,而在采空區的中間,瓦斯濃度則較低,瓦斯在工作面采空區分布為兩邊高,中間低的馬鞍狀。在采空區內,瓦斯會受到工作面進風的影響,濃度在回風一側明顯升高。由于工作面存在漏風的現象,所以在工作面附近的垮落帶瓦斯濃度會低。沿著采空區到工作面方向,瓦斯濃度會逐漸降低。
由圖2b 可知,在采空區內,瓦斯濃度主要在中部升高,且回風巷附近的濃度比進風側濃度積聚明顯。
為降低瓦斯濃度,提高瓦斯抽取率,決定選用高位巖層鉆孔抽采采空區瓦斯,為探究方案是否可行,對其抽采效果進行數值模擬,通過抽采前后的模擬效果來對比探究抽采方案的可行性。

圖3 瓦斯抽采后的濃度分布
由圖3a 中可知,采空區的中部瓦斯濃度明顯降低,這是由于此處正好為高位巖層鉆孔處的終孔處,瓦斯被抽放,濃度大幅度的降低,同時在回風巷的一側,瓦斯濃度雖然依舊較高,但對比抽采前濃度下降顯著;工作面上隅角的濃度低于1%,抽采效果極佳。
由圖3b看出,水平方向上,在采空區中部區域,瓦斯的總體濃度降低,分布會隨著鉆孔的終孔位置改變。
基于現有裝備與礦方實際情況,結合抽采經驗與理論計算,決定每隔100 m布置一個高位鉆場,選擇在15210工作面回風巷進行高位鉆場施工,在距切眼100 m處布置第一個高位鉆場,鉆場規格設計為寬×高×深=5 m×3 m×6 m。由于煤層頂板為泥巖(泥巖受水膨脹率較高,會使得圍巖出現較大變形),因此為防止鉆場及鉆孔受圍巖變形影響導致難以達成預定效果,決定在煤層頂板高1.5 m左右處進行鉆場作業,此時已高出頂板泥巖位置1.3 m,可以消除泥巖受水膨脹對其的影響。同時考慮鉆場在巷道的施工量,將鉆場設計在回風巷道側30 m,通過聯絡巷相連,聯絡巷的傾角在30°左右,利于施工。鉆孔布置如圖4所示。

圖4 工作面鉆場布置方案示意
高位鉆場聯絡巷設計為:15210 工作面高位鉆場聯絡巷,為矩形斷面,寬×高為3×3 m,截面面積9 m2。每個聯絡巷設計長度30 m,共設計9 個。聯絡巷垂直于回風順槽傾角為30°上坡掘進,掘進到距離煤層頂板1.5 m處開始施工高位巖石鉆場。
由于瓦斯的密度比空氣小,因此容易在采空區上方聚積,且大部分瓦斯存在于圍巖裂隙之中。為了盡可能的抽采瓦斯,需要將鉆孔的終端布置在圍巖裂隙多的地方,所以鉆孔主要布置在圍巖破碎區。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理論計算[3]可以得出,工作面采空區上方破裂區高度為16.55 m,所以最終決定在距15210工作面頂板3 m~60 m 進行終孔布置,為了提高抽采效果,將鉆終孔位置布置在距煤層頂板3 m~15 m、15 m~30 m、30 m~60 m,可以對破碎帶內瓦斯進行全方位的抽采,完成瓦斯抽采作業。
(1)鉆孔布置
基于上述鉆場位置與鉆孔終孔位置,確定鉆孔分三排布置,共設計30 個,鉆孔間距為0.5 m,排距設計為0.6 m。每個鉆孔設計為φ 113 mm×150 m,由上文確定需要布置9個鉆場,所以鉆孔數量設計為270個。
(2)鉆孔封孔方式
為了更好的對高位鉆孔封孔,根據礦方地質情況,決定封孔材料選用聚氨酯,孔口管為φ 90 mm 的PVC管,每根之間通過管扣相連,同時為了保證抽采效果,長度設計為10 m,在PVC管四周通過纖維或者棉麻布配合聚氨酯進行封孔。

圖5 封孔示意圖
在進行高位巖石鉆孔施工期內,采用FBDNo.6.3/11 型礦用壓入式隔爆型軸流的局部通風機對施工區域內通風,通風機風量設計370 m3/min~260 m3/min。在施工期間,局部通風機布置在軌道大巷內,經15210工作面回風順槽連接至高位鉆場內。若施工過程中發現局部通風機無法布置在軌道大巷內,則一次串聯通風布置在15210工作面回風順槽鉆場口處。鉆孔施工連管結束后須在聯絡巷口設置一道防風密閉墻。
礦方在治理期間對15210工作面不同地點的瓦斯濃度進行了觀測,共持續了60 天,將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后得到了圖6瓦斯濃度曲線圖。
由圖6可知,曲線瓦斯濃度峰值為0.6%左右,在允許濃度范圍之內,表明所采取措施有效的解決了15210 工作面的瓦斯問題,而且觀察三條曲線中工作面瓦斯濃度在抽采后有了明顯的降低,整體穩定在0.4%,上隅角瓦斯濃度整體上穩定在0.5%左右,而回風巷瓦斯濃度整體穩定在0.3%~0.4%之間,為煤礦安全提供了保障。
應用Fluent 軟件建立回采工作面瓦斯抽采模型,對抽采前后工作面瓦斯濃度分布狀況的對比,分析工作面在未抽采時采空區瓦斯分布特征,得出受采動影響,大量瓦斯積聚在采空區上部,使工作面采空區瓦斯濃度升高,造成安全隱患。采用高位高位鉆孔來抽采采空區瓦斯,治理期間對瓦斯濃度進行檢測,瓦斯濃度降低到安全范圍內,保證了綜采工作面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