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平,田樹飛,牛建東
(1.河北北方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河北張家口 075000;2.懷來縣農業農村局,河北懷來 075400)
熱應激對肉雞成活率、生長性能和肉質不利,會對農場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在肉雞中,熱應激會干擾內分泌系統,損傷腸黏膜形態,誘導各組織氧化損傷(王鵬祖等,2009)。Syafwan 等(2011)認為,日糧粗蛋白質水平與熱應激有關,因為其分解代謝作用比體內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產生更多的代謝熱。一般情況下,飼糧中粗蛋白質水平越高的肉雞蛋白質利用效率低,產熱量高,而限制粗蛋白質水平同時添加合成氨基酸可以提高肉雞蛋白質利用效率。因此,低蛋白、氨基酸強化日糧可以作為改善熱應激肉雞營養管理的一種策略。胍基乙酸是雞腎臟和肝臟中合成肌氨酸的重要中間產物和前體物質(Dilger 等,2013),與肌酸和精氨酸相比,胍基乙酸是一種更合適的飼料添加劑,因為它比這兩種化合物都便宜,而且比肌酸更穩定。本研究旨在探討循環熱應激條件下日糧粗蛋白質水平和添加胍基乙酸對肉雞生長性能、白細胞分布、生理應激指標和腸道形態的影響。
1.1 試驗設計 試驗選擇1 日齡肉雞672 只,采用3×2 設計,隨機分為7 組,對照組飼喂正常蛋白水平的基礎日糧,處理組肉雞分別暴露在循環熱應激條件下(34℃,8 h),分別飼喂正常蛋白水平日糧+0、0.5 或1.0 g/kg 胍基乙酸及90% 正常蛋白水平日糧+0、0.5 或1.0 g/kg 胍基乙酸。試驗分為3 個階段,共開展42 d。各階段飼料配方見表1。
1.2 試驗測定參數 分別在0、10、24、42 d 記錄各組體重、飼料消耗量,計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勻度系數由個體體重在10、24、42 d 時的變異系數計算得到,公式為100-(標準偏差/ 平均體重)×100。每個重復隨機選擇2只體重接近的42 d 肉雞,翅下靜脈采血。血液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用全血進行血細胞計數,另一份分離血清用試劑盒測定生化指標。之后將雞只屠宰,分離十二指腸,用顯微鏡分析腸絨毛形態(絨毛高度、絨毛面積、隱窩深度、絨毛高度/ 隱窩深度)。

表1 各階段肉雞飼料配方及營養水平
1.3 數據分析 使用SAS 軟件的一般線性模型程序,該模型包括粗蛋白質水平、胍基乙酸水平及其相互作用的主要影響。所有統計分析以重復均值為試驗單位。P <0.05 表示差異顯著。
2.1 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胍基乙酸對熱應激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由表2 可知,在24 d 前,日糧處理對肉雞體重和日增重無顯著影響(P>0.05),相比之下,對照組整個生長期和試驗全期肉雞末重和日增重顯著高于熱應激組(P<0.05),同時日糧蛋白水平和胍基乙酸對體重和日增重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效應(P <0.05),且隨著日糧胍基乙酸添加水平的升高,熱應激組肉雞的末重和日增重得到顯著改善(P <0.05)。雖然日糧處理對1 ~10 d 肉雞平均日采食量無顯著影響(P >0.05),但對照組較熱應激組顯著提高了11 ~24 d 和25 ~42 d 肉雞的平均日采食量(P<0.05)。整個試驗期間,日糧處理對肉雞均勻度無顯著影響(P >0.05),但低蛋白日糧組有降低肉雞整個試驗期間死亡率的趨勢(P=0.09),且隨著日糧胍基乙酸添加水平的升高,死亡率顯著降低(P <0.05)。
2.2 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胍基乙酸對熱應激肉雞血液白細胞組分的影響 由表3 可知,在肉雞42 d 時,各組對肉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計數無顯著影響(P >0.05)。除了T6 組外,其他處理組較對照組均降低了淋巴細胞計數(P <0.05)。對照組較熱應激組顯著降低了嗜異細胞占比及嗜異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P<0.05)。
2.3 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胍基乙酸對熱應激肉雞血液激素和抗氧化酶活的影響 由表4 可知,對照組皮質醇水平最低,而T4 水平和GSH-Px 活性最高(P <0.05)。隨著日糧胍基乙酸添加水平的升高,血清T3 水平和GSH-Px 活性顯著升高(P<0.05)。日糧添加0.5 g/kg 胍基乙酸有降低血清皮質醇水平的趨勢(P=0.06)。
2.4 不同蛋白水平添加胍基乙酸對熱應激肉雞血液激素和抗氧化酶活的影響 由表5 可知,除了T6 組外,所有熱應激肉雞組十二指腸絨毛高度、絨毛寬度、絨毛面積及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均低于對照組(P <0.05),且隨著日糧胍基乙酸添加水平的升高,十二指腸絨毛高度、絨毛寬度、絨毛面積及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顯著提高(P <0.05)。
本研究結果表明,當肉雞暴露于熱應激時,日增重和日采食量降低。在整個試驗過程中,熱應激組肉雞的生長性能比對照組差。在熱應激動物中,更多的能量被用于適應應激環境,用于促進生長的能量減少,導致生長性能下降(Gaughan 等,2009)。在高溫條件下,日糧蛋白水平和胍基乙酸對末重和日增重的影響具有顯著交互作用。主因子分析數據證實,低蛋白日糧中添加1 g/kg 胍基乙酸較0.5 g/kg 胍基乙酸更能改善熱應激后肉雞的生長性能,這與Majdeddin 等(2018)的研究結果一致。

表2 日糧處理對熱應激肉雞生長性能的影響

表3 日糧處理對熱應激肉雞血液白細胞組分的影響 %

表4 日糧處理對熱應激肉雞血清激素和抗氧化酶活的影響

表5 日糧處理對熱應激肉雞十二指腸絨毛形態的影響
在本研究發現,循環熱應激組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活性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未改變。高溫條件下可誘導自由基的產生和氧化應激,導致脂質過氧化和細胞膜損傷。類似地,Cheng 等(2018)證明,抗氧化參數的活性和濃度下降與熱應激期間自由基增加一致。Huang 等(2015)報道,慢性熱應激時血漿GSH-Px 活性降低,SOD活性升高,缺乏抗氧化防御機制會導致細胞氧化損傷,包括脂質過氧化和DNA 損傷。GSH-Px 除了通過細胞內GSH-Px 酶的作用直接清除過氧化氫外,還通過一種稱為蛋白S- 谷胱甘肽化的機制與保護蛋白質硫醇有關,這一可逆過程描述了谷胱甘肽的硫醇基團與蛋白質的硫醇基團之間形成二硫鍵,并在調節靶蛋白活性或保護硫醇基團不被氧化方面發揮作用(Ghezzi,2013)。日糧添加0.5 g/kg 明顯改善循環熱應激引起的氧化損傷,表明低水平的補充可以提高肉雞抗氧化狀態。
胃腸道被認為是應激影響其結構和功能的第一個靶器官。本研究發現,在熱應激肉雞中,十二指腸絨毛高度縮短,隱窩深度較深,絨毛高度與隱窩深度比值較低,絨毛面積較低,這與Awad 等(2018)研究結果一致。在熱應激條件下,飼料消耗的減少可能導致向胃腸道細胞傳遞的能量水平降低。此外,低采食量會直接減少腸黏膜的吸收面積,限制消化酶分泌,最終導致營養物質吸收降低,這些因素可能損害腸上皮發育,導致腸絨毛縮短,隱窩高度增大。在熱應激條件下,血液從身體核心流向周圍再分配,導致腸道血液流量減少,導致腸道缺血,這種缺血會導致上皮脫落,進而導致絨毛高度縮短和隱窩加深(Shakeri 等,2018)。
綜上所述,在循環熱應激條件下,用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強化的低蛋白日糧可以達到正常蛋白水平日糧飼養的肉雞的生長性能。此外,低蛋白日糧對高溫條件下生長肉雞的死亡率有一定改善作用。日糧中添加5 g/kg 胍基乙酸可以改善熱應激條件下肉雞的生長性能、死亡率、抗氧化狀態及腸絨毛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