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昶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少出門、戴口罩、不串門成為了我們每個人的“標配”。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很多人選擇逆風前行,堅守抗擊疫情第一線,守護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
濟寧市兗州區人大代表、酒仙橋街道天仙廟村黨總支部書記童振勇便是其中一位,他把“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當做口頭禪,忠實履行人大代表職責,自覺當起了構筑疫情防火墻的領頭人,帶領全村人民齊心協力,不畏艱險,堅守崗位,始終奮戰在抗疫的最前沿,以踏踏實實的行動詮釋了人大代表的擔當,展現了人大代表的風采。
他是精心部署的“組織員”。自1月23日接到街道黨工委緊急通知以來,童振勇迅速組織村委干部5人,通過微信群、朋友圈、大喇叭、張貼公告、入戶走訪等多種方式持續宣傳疫情防控工作和摸排武漢、湖北、省外、市外返兗人員,并逐一登記在冊,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對于重點人員安排專人管控,每天對體溫檢測、健康狀況進行登記,做到一人一檔,確保不脫離監控視線,不出現管控盲區。
他是勇于擔當的“戰斗員”。疫情防控期間,天仙廟村共設置2處防控監測點,他動員全村33名黨員同志、村民志愿者進行24小時輪流值班,堅決避免出現漏管現象,對于證件不全、走親串友的外來人員一律勸返。大年初二這天,村口來了幾位年輕人,說是從外地回娘家走親戚,在卡口與監測點工作人員軟磨硬泡了十幾分鐘,就是不愿意離開。童振勇得知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硬是不留一點情面,最后成功把人“拒”之村外。

童振勇(中)在防控檢測點值班。
他是勤于奔走的“聯絡員”。天仙廟村地理位置特殊,是東城區的城中村,轄區里不僅有平房、回遷小區,還有鐵路單位宿舍,情況較為復雜,童振勇積極奔走協調,整體防疫工作被安排得井井有條。尤其鐵路工務段由于工作性質特殊,有大車出入需求,他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專人管控,每天兩次對其檢測放行。此外,為更好地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范工作,童振勇多次邀請兗州區藍天救援隊在小區里、胡同內開展全面消殺,為群眾筑牢安全防線。
他是隨叫隨到的“保障員”。除了防疫一線工作,整理物資、后勤保障、生活保障,童振勇也將這三個重擔“一肩挑”,工作狀態24小時在線,手機24小時不關機,只要有人需要,他便隨叫隨到。區防控工作指揮部為街道配送了大量消毒液,但是因為容器體積較大,領取下發成了問題。得知這一情況,童振勇第一時間從企業聯系到了叉車,迅速將消毒液送到了街道。童振勇還積極動員村內黨員為疫情捐款共計14370元,組織志愿者為村民采購分發蔬菜等生活用品,村民們紛紛點贊,他卻說這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