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兩國毗鄰,從古至今彼此之間的聯系就頗為緊密,文化領域的交往也比較密切。語言方面,韓語與漢語之間也存在相關之處。時至今日,各國經濟文化交流深入展開,中韓兩國謀求共同發展也成為大勢所趨。要進一步促進兩國深度交流與發展,則需要在充分了解兩國語言特色的前提下,實現語言之間的翻譯轉換,從而搭建兩國交往發展的平臺。
《中韓語言對比研究》由太平武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5 年出版。該書在比較法視域下,對漢語與韓語的特點進行深入剖析,以語言對比理論為指引,探討語言教學的思路與策略,并從信息理論層面展開了中韓語言的對比研究。全書內容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基礎理論,對“ 對比語言學”基礎的、共性的問題展開分析;第二章為特點剖析,對漢語及韓語的“語音”“詞匯”“語法”特點逐一探討;第三章為語言教學,以語言的形態模式、第二語言的學習干擾、漢語及韓語的發音等內容為主要研究對象;第四章為語言對比與思維研究,從思維方式與特點的角度,對比分析中韓語言;第五章從語言類型學的層面,對兩國語言展開對比分析,揭示語言的“類型學”特點;第六章對中韓語言展開“立化研究”,從多維角度探究兩國語言產生差異的根源;第七章以信息理論為依托,對中韓語言進行探討。豐富全面的研究內容,深刻透徹的分析討論,成為該書理論研究的主要優勢。
在語言的對比分析中,去找尋不同國家語言的特色,去探究不同語言體系之間的差異,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滲透在語言之中的文化魅力。本書圍繞中韓語言的特點展開,以對比分析的方式,探討兩國語言在學習及教學時所應遵循的思路和方法。無論是學習漢語還是韓語,都存在受到固有語言思維模式影響的問題。在常見的詞匯用語習慣上,在語言發音的習慣上,在語法表達的方式上,漢語與韓語之間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勢必會影響語言學習的深入展開。正視這一問題,以語言對比理論為依據,從發音教學、詞句含義的理解等層面提供幫助,對于漢語及韓語的深度學習是大有裨益的。
該書選取中韓兩國語言展開對比分析,系統地考察兩國語言的特點,從而揭示語言教育與語言學習的可行路徑。在充分了解兩國語言特點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兩國語言中一一對應的關系,并形成指引兩國語言翻譯活動展開的規則。從實踐層面來看,該書所展開的研究,對于促進漢語與韓語之間的高質量翻譯有著積極意義,對于兩國語言的教學活動優化也有著深遠影響。
該書適合語言學相關專業的學生品讀,對于語言學的基礎理論與中韓語言的對比分析,使得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相關理論。該書也適合熱愛中國、韓國文化,積極開展中韓文化交流的讀者品讀,使讀者得以從語言及文化的雙重角度形成對兩個國家新的認知,利于兩國交往實現向縱深化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