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芹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學院國際交流學院,廣東廣州510520)
雄安新區從設立之初,習近平總書記就提出了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體現出很強的戰略性、前瞻性、指導性。
雄安新區著力構筑新時代宜居的“人民之城”[1],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提出了一系列舉措,例如新區人口密度控制在1萬人/平方公里之內;利用軌道交通周密安排了出行問題;引入京津優質教學、醫療衛生、文化體育等資源,這些都使人民直接獲益,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極大激發了城市的活力。
馬克思極為關注人本身的問題,從他的論文《青年人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克思為人類謀求幸福的崇高理想。馬克思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辯證地思考“人”的問題,構建了立足于現實世界的人學理論。
首先是人的本質問題。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明確指出“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2]這表明每個人都是“現實的個人”,是生活在現實生產活動中的活生生有血有肉的生命體,而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次是人的價值問題。馬克思以現實的人為前提和基礎,每個人都不是一個純粹的自然物,他在理性層面有一個“內在的尺度”,能夠根據外部刺激能動地做出反應。馬克思主張從現實的人出發,關注人的生存境遇。
“關注中國人民的生存境遇”,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重要依據,也是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現實的研究人”與中國人民目前生活境遇相結合的生動體現。在認識和解決經濟社會問題時,必須從人的角度出發。在雄安新區的建設上也務必以人的發展作為邏輯起點,將人民群眾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人是這個時代的踐行主體。總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人學理論為基礎,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是經濟社會的出發點也是其歸宿。
雄安新區建設,是我國在決勝小康建設階段,推進區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雄安新區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而且在整合區域資源,促進津京冀一體化發展上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其特殊作用,習近平主席將“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定位于雄安新區的未來建設和規劃中。[3]雄安新區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世界的眼光看待發展規劃與目標、以國際標準嚴格要求,且不失去中國本身的特色。將雄安新區抬至如此高的地位,不僅僅因為雄安新區的當下影響,而且它在未來將發生非常大的影響——是全國的一個樣板。雄安新區就是一塊試驗田,他在建設中的經驗教訓將會影響黨中央對城市新的發展方式的布局,所以這第一塊田必須挑選最肥沃的土地,最精壯的種子,以及最悉心的培育將其種好。
馬克思曾說過:“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4]他認為具體就是規定性與多樣性的綜合,而具體分為感性具體與思維具體兩種形式,感性具體就是通過感覺器官對外界直觀的認識,思維具體是對事物的本質性規定和綜合,是思維的邏輯終點。若將感性具體作為思維的邏輯起點,它就無法揭示事物最內在、最本質的屬性,所以必須在感性具體的基礎上進一步抽象,實現感性具體到思維具體的過渡,在這個過程中,抽象僅僅是一個中介。抽象借助邏輯分析將具體分解為本質部分和偶然部分,從而達到對事物某一方面本質的認識。但這遠遠不夠,在從抽象向思維具體過渡的過程中,思維具體通過綜合的方式把多種抽象規定性在思維的具體中再現,以形成對一個事物整體的認識。這一方法就是“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它是一個以抽象為邏輯起點,借助各種形式的邏輯中介的作用,達到以思維具體為邏輯終點的思維邏輯運行過程。”[5]
現階段,我國處于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我們堅持跳出雄安看雄安,不僅僅看到雄安的建設,更要將其放在國家總體布局上研究其本質,牢牢把握建設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示范區的要求,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努力創造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從具體的、多樣的經濟現象基礎上抽象出其共同本質,從抽象出發上升到具體,即將經驗教訓應用到實處,著力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
綠色發展是人類面對當今全球資源、能源和環境挑戰所作出的發展方式和發展道路上的重大探索,它是一種以“效率、和諧、可持續”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方式,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雄安新區建設要充分體現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成為生態標桿,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合理確定新區建設規模,完善生態功能,突出‘科技、生態、宜居、智能’發展方向,創造優良人居環境。”[6]
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揭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闡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辯證法。恩格斯指出:“自然界遵循著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辯證法而發展變化,人類只有認識并遵從自然辯證法的規律,才能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我們對自然界的整個支配作用,就在于我們比其他一切生物強,能夠認識和正確運用自然規律。”[7]經濟發展固然重要,但是這不該以犧牲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環境為代價,雄安新區要發展,但是他是綠色的發展,是在充分認識經濟發展與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之間規律的基礎上實現的發展,是可以促進我國經濟轉型、推動人類社會科學可持續的發展。
雄安新區的設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這一戰略規劃是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哲學方法論與人學理論的堅持運用和深化發展,雄安新區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發展的理念,既是一塊試驗田也是模板田,相信在黨中央的正確指導之下,這塊田將是可以推向全國的高產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