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彥婕
摘要:鋼琴課的實踐教學內容較為豐富,同時在我國不斷深化教育改革的同時,再加之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我國教育事業,所以我國采取較高的標準要求幼兒教師。現階段我國中等職業院校在音樂教育方面,存在一些課程問題,若是這些課程問題不能予以合理解決,將會對鋼琴課程的教學質量造成直接影響,針對這一現狀,鋼琴教學改革工作在我校逐漸開展起來。本次研究主要針對鋼琴集體課程在改革期間需要注意的問題予以明確,便于中職學校鋼琴課程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教學改革的有效落實。
關鍵詞:中等職業? ?鋼琴集體課? ?教學改革探討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20)02-0084-03
在不斷推行鋼琴教學改革工作的同時,中職學校鋼琴客戶才能的教學方式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面對現階段的發展現狀來講,傳統的一對一授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需求,反而鋼琴集體課程教學方式逐漸成為主要的教學模式,以教學內容改革為手段,對教學主題予以不斷深化,有助于優秀教師的培養。
一、鋼琴集體課程改革的目的以及意義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學工作來講,之所以予以改革,主要是為了培養優秀的幼師隊伍,確保幼師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開展鋼琴教學工作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專業鋼琴人才的培養,因此需要在培養期間對培養策略和培養目標予以明確,對科學且合理的培養方法予以有效運用,同時確保所指定的培養計劃足夠合理,促進幼兒活動期間,學生音樂實踐學習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最終促進幼兒音樂感知力和活動能力得到提升。現階段在入學之前,部分學前專業的學生在鋼琴方面并未接受過較為系統的培訓和學習,所以中職學校開設集體鋼琴課程具有一定的基礎,若是在鋼琴集體課程教學情況下,學生們的群體學習動力優勢將會得到充分體現,由于群體環境是學生們今后需要面對的鋼琴受教環境,要求學生事先熟悉環境,才可以參與教學工作,以此可以促進學生緊張以及恐懼心理逐漸被克服,同時以集體學習和討論為途徑,使學生們對鋼琴的認識程度更加深刻。鋼琴集體課程屬于新型教學模式中的一種,其自身具有一定的優勢特點,同時各大學前教學專業教師對其的重視是非常強的,鋼琴集體課可以促進學生綜合掌控鍵盤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可以對復合型幼師音樂人才的培養起到促進作用,同時有助于更好的推行中等職業教育教學工作。
二、分析中等職業學院鋼琴集體課的教學改革措施
(一)堅持綜合發展的教學改革觀念
與文化課教學不同,鋼琴集體課的教學相對特殊。鋼琴課的教學具有系統性,一方面教學過程必須教授學生專業的鋼琴彈奏技巧,另一方面老師還要注重學生的身心素質綜合發展。通過先進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掌握鋼琴彈奏技巧,從基本功上發力讓學生鋼琴水平穩步提升。此外,除了專業的彈奏技術教授外,老師還必須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發展狀況。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促進學生健康發展,同時積極健康的心理對鋼琴彈奏水平的提高十分有幫助。大多數情況下,鋼琴演奏者需要進行公開演奏,如果心理緊張脆弱則無法順利面對公眾發揮演奏水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即使在演奏現場遇到突發事件也能從容應對。由此,鋼琴老師在平時的演奏技術教學時,要多多關注并注意引導學生們具備過強的心理素質。與此同時,對學生們的道德素質進行培養也是老師需要開展的工作。通過教學使學生們能夠樹立一種良好的人格修養,對他們的專業學習和以后人際交往都十分有益。然而,鋼琴基礎教育始終處于鋼琴集體課教學中的核心位置。必須通過教學達成教學目標,保證每一名學生都擁有扎實的鋼琴演奏水平。
(二)將學生們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
大部分鋼琴集體課教學都是沿用以往的保守教學法,即忽視學生的地位而將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們在課堂上往往只是聆聽老師講解,在講解進行完成后則開始進行練習,由此可知,學生們無法在保守的教學法中主動學習,缺乏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課堂上被動的地位,使得學生學習鋼琴基本演奏的效率不高。那么,就必須立刻改變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方法,通過一定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與此同時,老師應該引導鼓勵學生們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前提下,積極大膽地開展個人創作,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出學生學習鋼琴的積極性。
(三)令傳授學習方法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
老師傳授給學生知識是最基本的教學方式,然而,傳授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更為重要。由此,鋼琴集體課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作為主體,學生掌握到學習方法后,就會極大增強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枯燥單調的學習變得更加有趣。如,老師傳授兒歌的演奏方法時,應該先將基本的演奏方式教給學生,當確定所有學生都掌握后,就鼓勵引導學生總結剛剛學到的演奏方法,通過總結對演奏方法的記憶更加深刻。
(四)對備課的方式進行改革
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收效如何,取決于老師的備課效果,只有做好充足的備課才能收到預期目標。一般而言,傳統的備課方式主要是圍繞基本理論知識展開。由此,鋼琴教學普遍有著重視理論輕視實踐的不足之處。鋼琴彈奏缺少練習和實踐是不切實際的,所有彈奏技術技巧都需要勤加練習以致嫻熟。由此,必須改變傳統的備課方式,老師應該注重理論和實戰結合的教學方法。
三、教學改革中的注意要點
(一)注重師資力量
不管是何種類型的學校,其教學根本都是師資,因此中職學校需要注重師資隊伍的組建,為教學質量提供保障,促進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較之普通院校來講,中職學校不管是自身的師資配備,還是教學交流,亦或者是教學理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因此,現階段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普遍存在于中職學校教學工作當中,大部分中職教師對教學改革沒有予以高度重視,覺得今后自身的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幼兒層面,所以專業技能不需要多強,只需要對五線譜熟悉,對音階了解即可,因此沒有采取科學的方式制定培養計劃,最終對鋼琴教學目標造成影響,所以中職教師需要對教學方法予以積極的改善,將自己的知識結構融入到鋼琴課程當中,促進教學能力得到提升。
(二)注重教學設備
在教學設備要求方面,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模式要求并不高,不過若是對計提教學方式予以合理利用,則需要在教學設備方面下功夫。現階段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學校的條件和資金有限,無法合理增加教學設施,同時音樂設備需要花費較高的費用,在短時間內學校難以籌措充足的資金置辦設備,繼而導致鋼琴課程教學效果受到顯著。因此,學校需要針對這一問題予以充分考慮,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籌集資金,確保教師的鋼琴教學工作順利開展,促進學生鋼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注重教材內容
較之其他課程教學來講,鋼琴教學與其存在的區別是根本性的,學習鋼琴課程期間,將一些即興表演的學習內容融入其中,如視奏和樂理等,因此在開展教學的時候不可以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基于改善教學制度,將教材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找出。現階段大部分的教材過于單一,主要以單純的指法或者演奏為內容,一些樂理和視奏等學習內容并不存在,因此學生所學習的知識之間關聯性缺失,所以不具有較強的知識拓展能力,會有知識斷層的情況出現,對于鋼琴演奏更是無法駕馭。同時很多陳舊的知識依舊存在于當下的教學當中,面對當前的時代需求,很多教材內容無法予以滿足。
四、結語
學前教學課程中開展的鋼琴集體課教學,無論是在教學理念方面,還是在教學內容方面都和傳統的鋼琴課具有差異。學前教學課程中開展的鋼琴集體課教學要求更高,對學生的彈奏技術和心理素質發展都有一定要求。為了提高學前教學課程中開展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效果,學校應該對師資力量和相關設備引入和更新持續予以支持。綜上,為我國學前教育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切實提高中職幼師專業能力水平。
參考文獻:
[1]鄭敏.關于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思考[J].西部素質教育,2018,(14).
[2]許婉.在非藝術類中職學校開展鋼琴集體課教學的新思路[J].科學中國人,2017,(06).
[3]劉順梅.基于小組合作的中職學前教育鋼琴集體課教學探索[J].廣東教育(職教版),2017,(11).
[4]葛琤.高職院校數碼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J].黃河之聲,2017,(13).
[5]曹泓.高師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研究[J].當代音樂,2017,(19).
[6]聶一波.關于鋼琴集體課教改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04).
[7]徐桂敏.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新思路研究——談數碼鋼琴集體課與傳統鋼琴小課的有機結合[J].藝術科技,2017,(10).
[8]王弦.淺析高校鋼琴集體課教學改革與探索[J].藝術評鑒,2017,(22).
[9]胡婷婷.高師基礎鋼琴教學改革與集體課的實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8,(03).
[10]董文佳.基于現代技術環境下的鋼琴集體課教學探析[J].藝術科技,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