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熙會
我到加拿大時,買了一份新舊病的保險。一個多月前,因為感到胃部脹痛不適,女兒為我和腰傷的老公預約了家庭醫生。護士說,如果是急診可以直接到醫院,按輕重病情排隊看病,如果不急,就需要預約。于是我和老公預約就診,時間是一個月后。昨天護士來電話通知我們去看病。我說胃早好了,不用去看了,但女兒說,這是違約,要罰款100加幣。我一算,天哪!要罰535元人民幣呀,太冤了!還是去醫院看看吧,去感覺一下國外看病。
我們準時到了家庭醫生處,推開門一看,是個小診所,非常干凈,沒有一個病人。女兒用英文辦了登記手續。護士給我倆測血壓,一按電鈕就連續測五次血壓。顯示屏上蓋著一塊布,我偷偷打開,看到每次血壓數字在下降,最后顯示出平均值,護士記錄下這數字后,我倆進門診室候診。不一會家庭醫生從休息室出來了。他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和我交談,態度非常和藹,問得也挺詳細,記錄很認真。他建議我做胃鏡檢查,老公拍個腰椎片子。我想又要預約了,要等待取檢查報告,再預約下次看病時間,心想這效率也太慢了,這要等到哪月啊。我說:就開些藥先觀察一下吧,并說,我是買了保險可以報銷的。他立刻心領神會,多開了一些藥,這樣,這次看病就結束了。
到掛號處結賬,每人掛號費100元加幣,處方打印費20元加幣,兩人共240元加幣,按當日匯率,合人民幣1284元。天哪!光掛號費、打處方費就這么貴。還沒有做任何檢查呢。還要憑這個處方到藥店買藥去。真是又貴又麻煩!這時我才感覺到,在中國看病,當天就能看到并取到藥,需作的各項檢查,也在本醫院完成,比國外方便多了。此時腦海中立即浮現出中國醫生看病時的畫面:醫生在門診看病時,面對一個接一個的病人,不停地講話,常常連倒水喝的時間都沒有。我看過乳腺科醫生,一天要做八九臺手術,一天下來,疲勞不堪。無人叫苦叫累,無怨無悔。中國醫生一天要看多少病人呀!但我們在中國也經常聽到病人埋怨,看病排隊長、醫生只講幾句話、藥費高得吃不消等等,對比之下,中國醫生多么辛苦勞累,我們應該尊敬他們,他們是我們的白衣天使。
值得注意的是:加拿大看病先從家庭醫生開始,解決有困難會推薦去上一級專科醫生那里,這就避免大量病人涌現在大醫院等候。住院的本國居民,是不收取各種費用的,未成年人和65歲以上老人,看病也不收各種費用,急診重病立即收住院,且各種費用都是免費的,這些值得我們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