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隔離病區里不僅有患者、醫生、護士還有病區保潔員。看起來不起眼的他們,同樣是最勇敢的逆行者。“從我們隔離病區開始接收患者至今一個多月,保潔師傅高姐一直和我們一起。”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感染病區18樓護士長歐陽斐說,一個多月來醫護人員已經輪換到第三批,可高姐卻一直在這堅守著。
早晨6點,天剛亮,保潔員高水清就來到她工作的18樓隔離病區。做好清潔區的衛生,再到食堂領取近40份患者的早餐。不到7點半,就和歐陽斐一同,準備進入污染區。在歐陽斐的幫助下,她一層層穿上防護服。“高姐我再幫你檢查一遍,鞋套和隔離服之間不能有縫隙。”歐陽斐一再叮囑,“護目鏡和鼻子間還有縫,我幫您墊上點紙再貼上。”嚴格按照病區三級防護著裝后,歐陽斐會在高水清隔離服上寫上“高姐”。
“我喜歡他們這么叫我,很親切,不生分。”高姐一步步通過半污染區、進入污染區。身形清瘦的高姐干起活來十分利索,來回穿梭于病區,對所有病房的門把手、床頭柜、洗手臺、洗手間進行清潔消毒,病房和病區走廊的地拖干凈,逐一將14間病房的生活垃圾收集,并用護士長教她的環形打結法封口、打包,三次消毒后,集中放到醫療廢物暫存處。每天上午做完這些工作,都需要2個多小時,才能出污染區。每天下午,還要進入隔離病區打掃。一天累計起來,高姐和許多醫護人員一樣,要在里面工作5個多小時。
“現在進入隔離病房做清潔,對我來說就像是換了套衣服在工作,沒那么怕了!因為他們把我保護得很好。”高姐坦言。
兩周前,浙江醫療隊接管了18樓病區,作為武漢的一分子,高姐特別感激,“我學歷不高,沒法和醫生護士一樣治病救人,但能為醫療隊和患者創造干凈整潔的工作環境,能為武漢盡一份自己的綿薄之力,也就心滿意足了。”
(摘自《湖北日報》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