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的武漢小伙吳悠,從武漢封城的第三天開始就騎著電動車義務送藥、送口罩、接送病人。一個月時間里,他免費為600戶家庭遞送了大量藥品物資。但是,就在送藥滿一個月的時候,他竟然接到警方通知,說有人舉報他“賣藥賺差價”。警方經過調查之后,證明吳悠并沒有犯罪行為,還了吳悠一個清白,但這件事卻讓許多網友感到如鯁在喉,十分不舒服。
我們都知道,要善待醫護人員,提高一線醫護人員的待遇。那我們為何不能接受有人在為他人提供物資遞送服務時,收取合理的“差價”?在抗疫之路上,像吳悠這樣抱著一腔熱情積極參與互助的志愿者還有很多,他們的行為可能不夠規范、存在瑕疵,但不管是公眾還是有關部門,都應該給予一定的理解,為這些善行留下一定的空間,用包容和善意來回饋這份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