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冠心病患者,往往年齡較大,吃藥的品種也多,所以脾胃往往是比較弱的。如果他們再服用了一些影響脾胃的藥,容易出現脾胃受損,上腹部脹滿,吃完飯以后癥狀加重,伴有噯氣、反酸水和燒心,甚至胸骨后疼痛,容易跟心絞痛混淆。所以在冠心病的治療中,也要注意調理脾胃。
古代的養脾胃方子非常多,張仲景的小建中湯和大建中湯,還有理中丸、理中湯,但都是較為霸道的方子,養脾胃推薦使用四君子湯。四君子湯共有4味藥物組成,方子中的人參,有補益元氣的作用,且能安神壯膽;白術能健脾化濕,也可以通便;茯苓健脾化濕,如果用茯神(茯苓抱著松樹根的部分)也有安神作用;甘草能益氣緩中。這四味藥因為比較平和,所以就把它叫做“四君子”。冠心病的病人在其他藥物基礎上加上健脾和胃的方法,往往療效會比較好,脾胃保護得比較好。
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當中加了補脾胃處方后,病人對藥物的耐受能力明顯增強,能堅持把藥吃下去,把治療堅持下去。不僅脾胃功能增強,生活質量也提高了,而且冠心病的療效提高,心絞痛的發作也更容易控制了。
另外,家庭中有些東西也可以當作藥物,比如橘皮,放久以后就是陳皮,可以理氣化痰健脾燥濕。肉豆蔻可以澀腸止瀉,雞內金可以健脾消導。佛手瓜曬干也能理氣和胃,這些東西,看似無用,平時不妨留下來,當個健脾和胃藥使用。? ?(據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