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8日,羅某持購車區間為武昌站到鄂州站的車票,乘坐由武昌始發到達終點上海南的Z25次列車,在列車到達鄂州站后未下車,并從其車票所示的4車4號上鋪移至5車繼續乘車。
列車自鄂州站行駛至黃石站期間,羅某拒絕列車乘務員、列車長和乘警對其補票并出示身份證的要求,并一度情緒激動。在乘警告知其不要擾亂乘車秩序、列車乘務員攜攝像設備記錄現場情況時,羅某做出搶奪乘務員攝像設備的動作,并伴有不文明語言,雙方發生爭執。列車停靠黃石站期間,黃石站派出所給予羅某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并將其送至黃石市拘留所執行。
同年12月11日,央視中文國際頻道“中國新聞”欄目、財經頻道“第一時間”欄目分別以《男子囂張“霸鋪”拒補票擾亂秩序被行拘》《“霸座”“霸鋪”再現兩人均被拘》為題進行了報道。隨后,羅某訴至法院。
北京海淀法院對此案審理后,認定央視報道內容客觀、屬實,羅某個人聲譽、評價降低的根源系其在列車上的違法行為,而非央視的報道,據此判決駁回羅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法官庭后解釋稱,央視報道“羅某列車霸鋪被拘”一事,是源于羅某在列車上擾亂社會公共秩序并被行政處罰的真實事件,具體依據有武漢鐵路公安處作出的處罰決定書,內容真實。綜合運輸合同、執法記錄儀呈現畫面及羅某的個人陳述,可以認定央視報道內容客觀、屬實。央視的評論內容是在履行國家媒體輿論監督職責下進行的闡述,符合新聞輿論監督需遵守的正當性、合理性原則。
此外,央視在報道中對羅某進行隱名、打馬賽克處理,盡到了審慎保護義務,其報道、評論行為合法。
(摘自《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