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彥楠

一位中年男性患者來到我院藥物咨詢中心,掏出化驗單,化驗單上寫著,奧氮平18.9ng/mL(有效治療濃度范圍:20—80ng/mL)。他略帶生氣地說:“就吃了你們這個破藥,也沒吃別的,每次都要多浪費我一管血,結果還說我吃這個藥不達標,你們不知道抽血很疼很麻煩嗎?既然不達標,下次我能不能不抽這個血了?”說著,他隨手掏出一支煙,比劃著說道:“唉,真郁悶。哦,差點忘了公共場所不能吸煙了。你看,郁悶得我又得每天多來兩包(煙)。”
這個問題在我們精神科很常見,很多患者不明白為什么要多抽一管血來進行血藥濃度監測,當血藥濃度不達標的時候又找不出原因。其實,針對這位患者,吸煙就是影響血藥濃度的重要原因。今天,精神科臨床藥師就帶您走進血藥濃度監測的世界。
由于不同患者個體因素千差萬別,服用同一藥物同一劑量,血藥濃度也會千差萬別,而服用某種藥物,體內血藥濃度過低,達不到治療效果;濃度過高,會引起明顯的不良反應,此時就要進行血藥濃度監測。我們就可以根據血藥濃度結果,及時調整藥物劑量,進行個體化藥物治療,在提高療效的同時,也有效地避免了藥物的不良反應。
藥物主要經過肝臟代謝,煙是肝藥酶CYP1A2的誘導劑,會誘導肝臟加快藥物代謝。此時肝臟將藥物很快地清除到體外,體內血藥濃度必然就下降了。藥物不能很好地在體內停留,沒有給藥物發揮治療作用提供足夠的時間,那么療效自然就不達標了。因此針對這位患者,首要的就是減少吸煙量,更不能因為郁悶而“多來兩包”。
服藥期前避免吸煙的藥物,主要是經CYP1A2代謝的藥物。除了本例患者提到的奧氮平,還包括茶堿、諾氟沙星、口服避孕藥、氯氮平、度洛西汀等。
一般來說,患者在服用上述藥物之前,應盡量避免吸煙,這樣可以有效避免血藥濃度和療效不達標的情況;同時應該將自己的吸煙情況反饋給您的主治醫生,讓醫生根據您的情況為您選擇合適的用藥方案。如果服用上述藥物已經達到預期的血藥濃度,療效也較滿意,請不要隨意增減吸煙量,以免血藥濃度和藥物療效有所波動。
總結:血藥濃度監測對我們個體化給藥帶來了便利。當發現血藥濃度不達標時,應及時咨詢精神科醫師或藥師,由他們協助您尋找不達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