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溪
【摘要】作為一個非常傳奇的勵志故事,《在遠方》這部作品非常有深度,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內心。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份來自遠方的真切呼喚,但諸多現實束縛了理想。《在遠方》這部影視劇在敘述理想與現實的時候,同時也對女性形象進行了深刻剖析,女性也可以成為時代的代表,同時女性的抉擇也有可能導致現實的起伏與夢想的破滅。
【關鍵詞】《在遠方》 女性藝術形象 人物分析
影視劇《在遠方》中塑造了三位性格鮮活的女性形象,性格迥異的三位女主人翁交織出一段關于人性考量與探究的情感大戲。《在遠方》中女性藝術形象的構建,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真實寫照。人物原型來自赤裸裸的現實生活,而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現實生活。三位女性人物的完美塑造更是給影視劇加足了看點,使得整部影視劇更加具有生動性與形象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抨擊男權主義對女性美德的束縛,引發社會深思。
本研究以《在遠方》這部劇的女性為對象,對其藝術形象進行分析,并結合當下女性思想進行闡釋。
一、路曉鷗:現實與理性碰撞中的女性
路曉鷗是一位年輕的高學歷女子,她聰明、理性,是典型的學霸型睿智白領,但是當其自身的理性與跌宕的現實碰撞以后,便表現出了極大的矛盾性。在三位主要角色的設置當中,她的角色設置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但是當愛情問題來臨時,她就亂了陣腳,愛情里的跌宕起伏讓她充分顯露出矛盾心態,這與當下許多女性的愛情處世觀略有相同。一方面是對姚遠的愛與處理企業管理的問題,這是在路曉鷗身上體現出的堅持職業的原則性與順從愛人意愿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與姚遠在種種心理碰撞之后,她發現自己與姚遠之間有心理距離,這是在其身上體現出的理想愛情與現實情況之間的矛盾。
在這種朦朦朧朧的矛盾中,路曉鷗似乎是在心理深處逐漸地靠近華爾街的投資人劉達,并在行動上也開始漂浮不定,時而靠近姚遠,與姚遠并肩作戰;時而離開姚遠,加入了劉達的團隊。
路曉鷗心理很矛盾,然而卻是很真實的,這深刻體現出了女性的理性、獨立與現實交織中的漂浮搖擺,同時也展現出了路曉鷗本身在理性與現實交織下對愛情的追求與艱難守護。
路曉鷗自立、冷靜、聰明并且身上很自然地散發出一種傲然之氣,這樣新時代女性的角色設置讓觀眾直呼過癮。面對競爭對手,她毫不手軟;處理企業的問題,她也冷靜犀利。
可以說,這種事業上的果敢和感情中的糾結,正是與姚遠產生矛盾的根源所在。路曉鷗內心的矛盾掙扎總是在遇到感情問題時表現出來,她在潛意識里充斥著矛盾,又倔強地表現出執著的形象,就像現代許多人一樣,艱難地作決定作抉擇,立體鮮明的人物形象深度契合了如今觀眾的心理現狀,也將一部分女性的性格描寫得淋漓盡致,這種現實與理性交織中的矛盾,使更多的觀眾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透過劇情的推進,轉而對自身進行思考。
二、劉愛蓮:既是商人又是愛人
與聰明睿智的路曉鷗相比,劉愛蓮的形象設置顯得韻味十足,既符合典型的居家女性設計,又符合典型的商人設計,同時在她身上也體現出了“家”與“商”之間的矛盾。可以說,無論是作為企業老板娘的“商人”,還是作為姚遠另一半的“愛人”,劉愛蓮在每一個形象中都展示出了自身的特色,同時這種自身特色的“沖突”,又使得其身上體現出的女性主義色彩更加豐滿與真實。
劉愛蓮十分敞亮,細心認真卻又雷厲風行,她以老板娘的形象出現在大家面前,敢作敢為,精明果敢。她真誠對待員工但又十分堅持自己的原則,但是作為一名商人,她身上也透露著一些圓滑、世俗的氣息,讓觀眾流露出些許的厭惡,而這種厭惡的“商氣”既是人性的真實流露,又表現出了劉愛蓮身上交雜的矛盾。在事業上,劉愛蓮是遠方公司的“定海神針”,遠方公司的人都對她恭敬有加,典型的性格特征也讓她在處理感情時流露出一種內心矛盾。
她像姐姐一般溫暖呵護著姚遠,她深知她對姚遠的感情是關心大過愛。當她知道姚遠的心里只有路曉鷗而路曉鷗心里也只愛姚遠時,她選擇干脆的祝福,轉身接受感情沉重的一擊,放手讓姚遠與路曉鷗雙宿雙飛。在徐工程師對她表明愛意時她又顯得極為矛盾,一方面她深知自己與姚遠已經再無可能,另一方面她從內心深處抵觸徐工程師是因為放不下姚遠,并且將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毫無保留地傾訴給了徐工程師,這種性格表現,也是頗具鮮明真實的。
可以說,劉愛蓮身上體現著更多的豁達、執著,而這些特色也是當前許多女性比較缺乏的,在愛情變質的時候,是選擇豁達的成全,然后在心里默默地祝福,還是選擇糾纏不舍導致多敗俱傷,這體現出了女性本身的愛情觀,同時也能夠反映女性本身的處事風格。
三、霍梅:自卑之上的追求
利欲熏心似乎在霍梅身上暴露得淋漓盡致,她渴望成功,用盡一切手段,但是本性又不是一個惡人,可以說,霍梅的惡,是她在自卑心理和過度追求的交織中所彰顯出的人性之惡。她用路曉鷗的網名去美國讀書,又如愿以償地進入了劉云天的公司,做了秘書。她深知阿暢對她的心意,便利用阿暢的愛千方百計地打壓遠方公司,表現出她心狠手辣的一面。
霍梅的人物設置來源于赤裸裸的現實,她怕貧窮,怕失敗,她的一切看似不可理喻的行為,都是建立在她內心自卑孤獨的基礎上的。她渴望成功,渴望強大。在劉云天的公司里,她受盡劉云天的諷刺與挖苦,盡管生活工作并不好過,但她仍然選擇忍氣吞聲,她怕這好不容易得來的一切轉眼煙消云散。為了保住她現有的生活,她鉚足勁兒往上爬。霍梅的行為直接反映了很多在職場奮斗許多年的年輕女白領的心態。
所以說,霍梅形象的塑造是鮮活真實的,是職場許多白領女孩的真實寫照。雖然她為了自身利益不擇手段,但是卻情有可原,也存在令人同情的一面。有觀眾說霍梅的形象塑造其實并不那么令人討厭,她只是過于追求一些東西。
但霍梅把阿暢對她的愛、她對劉云天的愛、她與劉曉光的合作以及她與路曉鷗的友情,都綁架在利益的追逐方面,這是她基于自卑、“不能輸”的心理表現,也是很狹隘的心理。在經歷了重大挫折之后,在受到了劉云天、劉曉光等的打擊之后,霍梅在不斷發生變化,可惜的是,以她那樣的立場,沒有及時發現劉云天內心對她的愛,費盡了很多心思,經歷了種種挫折,最后才真正走到劉云天身邊。霍梅這個形象很復雜也很矛盾,但她也很真實,就像現實生活中很多身邊的白領一樣,在職場競爭中不服輸、耍手段、想擠上高層。可見,生活本身就是復雜的,而人的心理也就不那么單純了,霍梅身上立體的真實性十分明顯,也顯得較為透徹。
四、劇中其他女性人物形象
或許編劇是想呈現出男性與女性共同創造的價值,但是在表述方面卻出現了偏差。在影視劇中,我們看到的似乎只有女性的獨立自強,而在感情里,女性的處理方式遠遠不如男性果斷。很多人為女性鳴不平,覺得女性在感情里不應該這樣優柔寡斷,而是應該正視自己的感情做出正確的選擇。并不否認,愛情在大多數女性心中的重要性,愛情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處理,能夠對女性造成很大影響。
劇中的女配角會會是路曉鷗的同學,她同樣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但這個年輕的當代女性,卻說出了這樣的臺詞:“你知道對一個女人來說,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嗎?不是事業,那是沒人愛的女人才找的借口。影響女人幸福感的就是一件事——你這一輩子,愿不愿意為一個人生孩子。”在如今思想開明的社會,“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落后觀念依然被肆無忌憚地宣傳著,可以說,劇中會會這一形象正是這一理念的貫徹者。
五、結語
現如今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對于女性美德的認知還存在狹隘,對女性道德的束縛過于壓抑,也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女性作為獨立個體的自由與權利。男性的成功就是事業有成,女性的成功就是相夫教子,這樣的評判標準一定是將女性置于不利的地位。
《在遠方》這部劇中的女性形象刻畫,也為當前女性問題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念,但對女性來說愛情并不是羈絆自己的東西。女性的獨立與自由是值得每一個人深思的問題,必須激發和釋放出女性在社會各個層面的潛能力量。當女性問題被越來越重視的時候,整個社會就會越來越活躍,社會經濟也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女性問題也能得到更好的解決,整個社會也能夠更加和諧有序地運轉起來。
(作者單位:信陽農林學院規劃與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瑤.消費主義文化時代:女性的流行敘事與想象[D].天津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