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燕平
(柳州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動力技術學院,廣西 柳州545616)
從交通運輸部的消息可知,截至2018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31000km。其中,投入運營的鐵路隧道15117座,總長16331km。部分早期建成、服役年限長的鐵路隧道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滲漏水、冬季結冰等現象。
冬季,滲水隧道極易發生側壁冰掛刮到列車、拱頂冰柱侵入限界使接觸網設備發生接地短路等故障,甚至造成塌網事故,中斷鐵路運輸。隧道冰害,為鐵路安全運行帶來了極大的隱患。現今,冬季隧道結冰的解決措施,主要可分為人工除冰和設備除冰。人工除冰指運用人工作業方式,清除隧道頂部對接觸網設備具有威脅的結冰,這種方式效率低下,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1]。設備除冰指通過加熱設備加熱隧道滲水處,提高隧道滲水處的溫度,防止滲水處結冰,從而達到除冰的目的。常用的方式主要有裝置除冰[2]和微波除冰[3]兩種。設備除冰方式能大大節省人工打冰所需的人力、物力,但裝置除冰中發熱板會對隧道頂部造成一定的破壞,某些凈空受限的滲水點無法兼顧[4];微波除冰中,環境溫差越大,能量損失越多,溫度上升越困難,對人身和列車的微波輻射影響較大[3]。
針對已有鐵路隧道除冰方式存在的問題,如設備除冰部分滲水點不能兼顧、微波除冰影響作業人身安全和行車安全等,提出采用基于ZigBee和PLC的智能除冰系統解決存在的問題,節省除冰的人力、物力。
對嚴寒地區隧道氣溫狀態進行研究,對隧道除冰是非常有益的,了解隧道內各部分溫度情況有助于合理布置融冰裝置的安裝點。隧道凍害的發生是有條件的,其中溫度為最重要的條件。隧道氣溫在0℃左右,才有結冰的可能。
陳建勛對某寒區公路隧道選取了拱頂、拱腰、邊墻和路面四個部位的11個測試點進行了長達1年半的測試,結果表明,隧道內氣溫隨著進入隧道距離的增加,年平均溫度逐漸下降,年溫度振幅也下降,其變化規律呈指數函數曲線變化關系[5];乜風鳴分析了位于大興安嶺地區的3座隧道洞內氣溫分布情況,得出夏季離洞口越遠氣溫越低,而冬季離洞口越遠氣溫越高[6],隧道進口受隧道外界溫度影響較大,距洞口越遠影響越小。
隧道大多處于高寒和偏遠的山區,氣溫與當地的氣象資料相差較大。
隧道洞口氣溫可采用普通克里金法的估算公式[7]:

除冰系統的總體設計思路:建立基于ZigBee協議的傳感器網絡,將溫、濕度數據傳輸給上位機進行實時顯示,由上位機將數據送給PLC,PLC通過計算、判斷,決定是否啟動電機對隧道實施加溫通風的措施,最終實現防冰、除冰的目的。系統構架主要包括信號采集模塊、CC2530模塊、上位機監控模塊、PLC控制模塊等。
基于ZigBee的無線傳感網絡(隧道內各個傳感器節點),將隧道內采集的溫度、濕度信息通過射頻天線經由無線網絡發送到協調器匯集節點,再通過串行通信方式送給上位機,顯示溫度、濕度,上位機將數據發送給PLC控制中心,根據相應的信號決定風機的工作模式。
基于ZigBee的隧道電氣化設備除冰系統要解決的問題有CC2530選擇、PLC選型、傳感器選擇、除冰裝置選擇。
CC2530(無線片上系統單片機)是基于IEEE802.15.4、ZigBee和RF4CE應用的一個真正的片上系統解決方案,它能夠以非常低的成本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無線網絡。并且還結合了領先的2.4GHz的RF收發器的優良性能,是業界標準的增強型8051單片機。
鐵路隧道內環境惡劣,空氣潮濕,列車通過時灰塵較大,而且電氣化設備布置多,相對于公路隧道,鐵路隧道內空間狹小,運行人員的維護非常不便。因此,在考慮控制模塊的選型時選用了適合工業環境、抗干擾能力強、故障率小、維護方便的S7-200系列PLC,CPU選用224xp。
DS18B20是數字溫度傳感器,具有體積小、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適合狹小空間;測溫范圍為-55~125℃;多片DS18B20并聯在一條數據總線上可實現不同地點的多點組網。DHT11在設計中主要用于隧道濕度測量,其輸出方式為單總線數字信號,濕度分辨率為1%RH,抗干擾能力強。除冰裝置是否運行的關鍵是隧道內的溫濕度是否達到設定值,當達到臨界結冰點附近時,由PLC啟動加溫除濕裝置。隧道內環境因素復雜,系統設計中溫度和濕度測量分別選用了DS18B20、DHT11。
除冰裝置選用工業用壁掛式電熱風機,主要由鼓風機、加熱器、控制電路組成。通電后,鼓風機把空氣吹送到加熱器里,電熱器通電后產生的熱量與通過的冷空氣進行熱交換,從而使出風口的風溫升高。通風機的風量可利用變頻器(根據隧道內環境溫濕度)調節吹送風量的大小,實現工作溫度、風量的調控。
根據前面的分析可知,進口受隧道外界溫度影響較大,距洞口越遠受溫度影響越小,洞口附近500m左右的隧道最容易發生結冰現象。因此可以考慮在隧道兩端安裝一兩組除冰風機;考慮到電氣化設備(如接觸線、腕臂等)都在隧道上方,因此將溫度傳感器安裝在隧道上方;靠近軌面濕度測量會比較準確,因此將濕度傳感器安裝在隧道下方;左右間隔布置考慮數量和空間上的合理性,節點用于收集傳感器的數據(并上傳上位機,用RS485電纜傳輸數據,節點數量根據傳感器數量確定)。風機的臺數根據隧道的長度確定,風機轉速受地面S7-200和變頻器控制。隧道內硬件布置如圖1所示。

圖1 隧道內硬件布置圖
冬季氣溫較低,漏水隧道容易發生結冰現象,冰柱侵入限界威脅鐵路安全運行。為了解決冬季隧道掛冰問題,提出了基于ZigBee和PLC的除冰系統,運用CC2530、PLC、變頻器,實現對風機的控制,分析了寒區隧道溫度場分布規律,最終確定了隧道硬件設備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