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強
(湖南省核工業地質局三0 二大隊,湖南 郴州 423000)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互聯網+”是指,以互聯網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術(包括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等)在經濟、社會生活各部門的擴散、應用過程,本質上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數據只有流動起來,其價值才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來。在線化的信息數據隨時可以在產業上下游、協作主題之間以最低的成本流動和交換。
“互聯網+” 鉆探,并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資源數據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深度融合于鉆探施工的全過程之中。鉆探生產中,一線管理者(機班長、項目經理)通過APP 將數據上傳至“云端”服務器,公司管理者通過后臺集成,實時了解施工工況,對生產過程中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及安全施工,進行實時的科學分析、判斷及監督,提升鉆探施工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同時通過對大量數據的分析,不斷優化施工的經濟、技術、組織方案,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鉆探施工數據采集、存儲、統計、計算、分析的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智能管理系統。
通過建設“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向管理者和施工人員提供全天候不間斷的數據服務,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和項目施工能力,提升施工效率,用“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 打造機臺與管理者的互動交流新手段、新平臺,推進鉆探施工標準化建設,促進我隊鉆探管理上臺階,助推國內鉆探行業管理上水平。
三0 二大隊為傳統地質勘查隊伍,鉆探行業率先在核工業系統完成鉆機“六大件”配套,率先在核工業系統使用和全面推廣小口徑金剛石鉆進,率先試驗成功金剛石繩索取心鉆進技術,《金剛石地質巖心鉆探配套技術推廣應用》成果榮獲1978 年全國科學技術大會科學進步二等獎,在系統內得到大面積推廣。創造過多項核工業系地質系統鉆探記錄。被授予“先進施工單位”稱號;獲“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榮譽。
大隊擁有國土資源部頒發的地質鉆(坑)探、固體礦產勘查等六項地質勘查甲級資質。2004 年以來,先后通過了ISO9001-2000 國際質量體系認證,OHSA1800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標準化體系認證。
大隊巖心鉆探設備齊全,擁有YDX-3 型、JU-1000 型、HGY-1500 型、HGY-300 型、HXY-4 型、HXY-5 型、HXY-6B 型、GY-1600 型、YDXD440、POROEP600PLUS 型鉆機20 臺套,各系列鉆具、鉆材配置齊全地質儀器設備配套齊全,有各類儀器設備80 臺套。
具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近200 人,從博士、碩士研究生到大學本科的地質、鉆探、物探、測量、水文、分析各專業技術人員齊全。其中鉆探高級工程師4 人,工程師14 人,全國地勘鉆探職業技能大賽比賽評委1 人。是一支技術人才密集、技術設備先進、地質勘查方法技術手段齊全、鉆探技術先進、技術成果豐富、實力雄厚的地質礦產勘查隊伍。
(1)項目負責人情況。
(2)其他人員情況。
多年來,公司承攬了國家地勘基金、省地勘基金、兩權價款、商業地勘鉆探項目一大批,施工區域遍布全國7 省區,涉足多國海外市場,施工礦種涉有色金屬、煤炭、非金屬、貴金屬、地熱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利用“互聯網+”將互聯網與傳統鉆探施工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數據收集整理的及時性和數據分析優化集成作用,通過互聯網將鉆探施工的各階段有機銜接,提升鉆探施工的適應能力和生產效率,形成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數據采集、存儲、統計、計算、分析、優化的系統。
3.2.1 施工日志
通過進度管理模塊,可以對鉆探項目野外生產信息進行高效的統計、分析、控制,核心是把鉆探施工班報表電子化,并提供數據采集功能,以解決前紙質化填寫生產數據產生的丟失、字跡不清楚、不宜保管等問題。
3.2.2 數據存儲
由一線生產人員、管理人員直接錄入的信息將存儲在系統云端,這樣既可快捷的獲取生產數據,又可更加安全的儲存數據,使得數據保存更加系統化,防止了丟失,同時通過搜索功能能夠快速調取所需數據。
3.2.3 成本日記賬
為項目經理提供一個機臺成本日開支電子記賬簿,實時記錄各筆開支及取得發票情況,為單位會計及時進行項目的賬務處理提供第一手資料。
3.2.4 預警系統
后臺通過數據采集、計算、分析,每天在固定的時間分別統計出當天的每個班組、機臺、項目的基本作業情況,分別根據APP 使用權限自動進行日進度匯報推送(單個機臺、單個項目、公司),根據施工工況(正常鉆進、處理事故、搬遷、安裝等),APP 可自動識別施工工況的危險等級。
3.2.5 鉆頭性能
為各地層使用鉆探的時效、壽命、價格、轉速、壓力、鉆頭參數、生產廠家等數據提供對比分析,為盡可能選擇更加合適的鉆頭提供決策支持。
3.2.6 管理分析
單個鉆孔、項目施工及公司年度生產完成后,根據前期所采集的數據,通過后臺計算針對每一個鉆孔、項目及公司做出不同的數據統計及分析,比如單個鉆孔、項目的經濟技術指標及曲線圖等;通過經濟技術指標及曲線圖,可準確的對每個班組、機臺、項目及公司的施工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總結。
通過對鉆頭、油料等主要耗材的消耗情況,對材料的消耗定額提出參考建議。
3.2.7 公告通知
通過通知公告,施工管理者可以給對應施工人員下發施工任務,技術和安全交底,施工注意事項及相關指示信息,施工人員可以通過通知公告查看自己的施工任務并對完成的任務做出反饋。
3.2.8 項目信息
通過項目信息,可以導入項目工區概況,施工方法、設計工作量以及項目技術培訓資料,施工人員通過項目信息學習項目的相關知識,然后通過對應的答題題庫抽取隨機題目,在手機上實現無紙化考試。
3.2.9 安全培訓
為鉆探過程中的安全培訓提供網上課堂、網上考場,開展各類安全培訓和結業考試,把安全培訓落到實處。
必須說明的是,由于功能的多寡、復雜與否程度與APP 開發成本密切相關,上述的功能模塊有可能需要進行增刪和功能調整。
“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 軟件的開發,主要分為兩個部分:前期APP 開發和后期軟件測試、優化、定型。
“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 的開發:需要由專業的移動軟件開發人員和有豐富經驗的鉆探施工管理人員配合完成。包括確定軟件的功能模塊、程序開發以及美工人員對頁面的設計。
后期軟件測試、優化、定型:需要有足夠的現場施工項目、設備及人員,才能測試出軟件的適應性、穩定性、準確性。我隊2020 年有充足的鉆探工作量來支持不同工況下鉆探施工現場的數據收集,以完成后期軟件的優化、定型工作。
目前已同軟件公司進行初步溝通,APP 設計費用主要分為三部分:APP 制作費(一次性費用);APP 服務器租賃費(一次性費用);后期業務費(一次性費用)。根據所制作軟件功能的復雜性,具備較完善功能的數據推送、統計、處理、存儲的APP,第一年費用含APP 制作美化、服務器租賃、后期等費用,報價為萬;以后每年存儲數據的服務器維護費,根據服務器容量的大小定價;APP 維護升級。課題實施建設其它費用。

表1 “互聯網+鉆探”APP 平臺項目建設費預算
“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 的使用,可以使項目管理人員更及時的掌握施工信息,得以把控施工進度,同時可以使施工人員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目前施工的進度和趨勢,得以及時調整施工方案。
通過平臺財務數據的及時歸集以及對耗材定額的及時調整,使得對項目成本的控制更加及時,實現不斷優化成本的目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大數據時代,平臺信息在內部可以隨時調閱,這樣加強了各級對項目的監督,對項目施工的安全標準化、規范化起到了監督作用。
向社會推出“互聯網+鉆探”——鉆探“云”管家APP(可以收費),使得整個行業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實現互通有無,資源共享。
"互聯網+鉆探"的主要特點,吸取先進的技術與經驗,從而取長補短,更加合理的進行礦山地質勘查。既能更加系統全面的了解目前施工的進度和趨勢,又項目施工的安全標準化、規范化起到了監督作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值得大范圍的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