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丹
杭州意能電力技術有限公司 浙江 杭州310014
為了進一步提升采樣數據的準確性,實現交流采樣測量裝置運行、維護以及對應檢驗等工作的規范,在《國家電網公司電測技術監督規定》之中就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在與一次設備檢修相互結合的時候應該做好交流采樣測量裝置的現場校驗處理。
交流采樣測量是目前電流系統之中經常會使用到的一種裝置,但是因為類型多種多樣,所以基于不同的廠家在技術水平、人員能力、工藝流程、生產規模等方面都會存在較大的差距,加上產品檢驗的實際標準要求,最終導致在交流采樣測量裝置的實際使用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針對35k V及以下的線路,在進行測量和保護的時候會選擇一組PT 與CT 的二次接線,但是會影響到在線檢驗測試條件。一旦檢驗出現問題,就可能對運行數據產生影響,進而引發信號網絡交換誤發或者混亂的情況。在電力系統之中,對于交流采樣裝置的分析需要兼顧下述幾個方面:
第一,針對硬件,需要滿足可維護性、可擴充性以及可靠性的要求。第二,基于軟件,就要求功能模塊和標準化都能夠匹配其基本功能和選配需求。第三,針對環境與電源等,也需要匹配到《交流采樣遠動終端技術條件》,其中還應該詳細的分析與探討抗性性能、掃描周期、數據準確度、線性范圍、過載能力等方面的問題[1]。
(一)基本誤差檢驗。在檢驗之中要用到標準源,從而實現對于電流、電壓、功率等對應誤差的檢驗。
第一,針對電流與電壓方面,需要利用標準源將0%、20%、40%、60%、80%、100%、120%額定值分別添加到電壓與電流回路中去。針對所有的監測點,實際的誤差都不能夠超出2‰。第二,針對功率方面,將額定值直接輸入裝置三相電壓之中,要求功率因數為1或者為0,對應的電流選擇0%、20%、40%、60%、80%、100%、120%額定值。
(二)標準電流、電壓源回路的連接施加。基于二次檢驗現場作業指導書來分析,針對短接電流電壓相對應的端子排外側,直接將端子的排連接線追斷開,可以滿足短接可靠的要求。并且將端子排外側與內側完全斷開,這樣才能夠完全的隔離交流采樣裝置與外側電流回路[2]。
(三)配置交流采樣裝置。如果需要檢驗連接串口,就要做好IP地址、端口號、波特率等參數的配置,并且檢驗端口是否可以正常連接。針對設備與測試見圖1所示。
(四)錄入交流采樣裝置相關參數。做好電壓、電流、接線方式等對應檢驗參數的輸入處理,具體見圖2所示。
(五)設置交流裝置通信規約。基于所使用的現場交流采樣測量裝置的具體類型,再搭配通信規約,就能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設置。

圖1 通信設備與測試界面

圖2 參數設置界面
(六)采樣精度調試。基于《交流采樣測量裝置校驗規范》做好現場校驗工作,在原理和接線的正確性得以保障的基礎上,如果出現部分測試點誤差超差的問題,就需要及時進行誤差的調整。大部分廠家都帶有硬件方面的調整,也擁有軟件方面的補償,前者是利用電位器來實現增溢的有效調節,后者則是基于微機數字處理技術,這樣就可以針對采樣之后的數值做好調整;對于輸入標準信號,利用偏差特征值對應的提取技術,直接提取特征參數,并且將它存儲起來,在實時測量之中就可以利用特征參數來做好對應的補償處理,以此達到高精度交流采樣動調校的目的。在校驗采樣裝置的時候,還要注意到誤差和校驗接線方式存在一定的聯系,當標準源和被檢采樣裝置保持接線一致的時候,才能將三相不平衡帶來的影響消除,除非電壓裝置與電流裝置能夠高度的平衡。如,在現場處理環節,基于三相三線和三相四線輸出的校驗裝置,其實際的被檢驗二表法的交流采樣測量裝置,其相對應的功率變化范圍在0.5 W,這就表示兩種校驗的方式都會因為三相不完全平衡帶來附加的誤差。所以,在進行誤差測量的時候,利用三表法的測量誤差更小,不過很多變電所已經確定了接線的方式,不能進行替換,標準裝置和被檢交流采樣測量裝置的實際接線就需要保持一致性,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部分。
(七)交流校驗。等待交流輸入接線和參數設置沒有任何問題之后,就可以做好交流裝置的校驗工作。在實際的校驗處理中不能夠將連線斷開,要在完成查詢檢驗之后才能繼續實施。
希望通過上述的分析與闡述,能夠對交流采樣測量裝置的檢驗有更明確的認知,以便在后續的實際操作之中將誤差降至最低,滿足電力系統的實際使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