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林彬
(上汽通用汽車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對企業來說,整個生命周期管理是設備綜合效率和經濟效益的保證。設備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保證企業產品質量、促進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
為了分析企業擁有設備的技術性能和在生產中的重要性,明確設備管理的重點對象,使設備管理工作統籌兼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設備進行重要度分級進行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具體運用時,著重考慮基于設備突發故障或失效后果的風險及其影響程度,對設備重要度進行分級管理,合理利用企業的各項資源。考慮的因素有:對安全、環境、職業健康的影響;對生產、服務、質量、材料、能源等影響;設備故障維修的難易度、修復時間、修復費用;備用設備情況;備件獲得、費用等影響。具體方法有:定性分類法和定量分類法。

表1 A 類關鍵設備的選定依據
以一般制造業為例,設備分為A 類設備/關鍵設備、B 類設備/主要設備、C 類設備/一般設備。A 類設備/關鍵設備指對安全生產有重大影響的,對連續生產及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的,對環境有重大影響的設備,維修費用高或備件準備困難的設備。按照定性分類法,關鍵設備選定的依據,主要是生產設備發生故障后和修理停機時對生產、質量、成本、安全、交貨期等諸方面影響的程度與造成生產損失的大小;以及各類特種設備,特種設備指由國家認定的,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身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的危險性較大的設備。A 類設備選定后,然后,再進行B 類、C 類設備的分類。B 類主要設備主要是指一些影響程度次于關鍵設備的生產工藝設備。C 類一般設備指生產輔助設備。A 類關鍵設備的選定依據如表1 所示。
采用定量分類方法,從生產因素(包括產品質量、產量)、安全因素、檢修因素(可靠性、維修性)、經濟因素(價值)和備用系統及備件因素五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分,按設備的綜合得分劃分設備類別。A 類設備是10 分;B 類設備在5~10 分之間;C 類設備得分低于5 分。例如,某企業設備定量分類具體評分法見表2。

表2 設備定量分類評分法
基于設備重要度的設備分級管理,其重點是對重點設備進行重點管理,投入大部分人力、物力、財力資源以保障重點設備的完好率,保證重點設備具備良好的運行狀況、加工工藝精度、可靠性、經濟性。A 類重點設備應重點管理,實施設備狀態預測性維修、預防性維修相結合的主動性維修;B 類主要設備實施預防性維修;C 類一般設備,考慮維修經濟性,為了減少過度維修,可實施被動性故障維修。
基于設備重要度分級管理的維修策略是實施預防性維修、預測性維修相結合的主動性維修。預防性維修又稱計劃性維修,是以固定的時段和頻次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維護保養的內容可以根據設備的維修手冊、設備故障維修記錄等制訂,同時,對設備進行清潔、緊固、潤滑、調整。預防性維修能夠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狀態,發現設備故障隱患,提高設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預測性維修是使用檢測儀器對設備進行測試,判斷設備的運行狀態,檢驗出設備的故障隱患。預測性維修的好處在于:通過檢測和測量事先了解設備狀態和隱患,有助于制訂詳細的維修計劃和方案,準備好維修備件,減少設備維修停機時間;通過檢測能夠及時避免設備災難性故障,確保設備的安全性能;通過檢測能夠及時調整設備加工精度的偏差,加強產品質量控制,提高產品合格率。目前,預測性維修的技術有設備振動監測、紅外熱成像、電機電流特性檢測、超聲波探傷、設備油質和磨粒分析等。實施定期預防性維修、事先預測性維修相結合的主動性維修可以根據預測的結果調整設備維護保養的時間和頻次,保持設備的良好狀態、提高設備安全性能、避免過度維修、消除故障以改善設備系統功能。主動性維修是目前世界上設備管理發展的趨勢。
預防性維修、預測性維修、主動性維修的比較如表3 所示。

表3 預防性維修、預測性維修、主動性維修的對比
基于重要度分級的設備管理與維修策略,對A 類、B 類、C 類三類設備實施針對性的管理和主動性維修。要點如下:
(1)對企業的所有設備進行徹底普查,建立設備臺賬。
(2)制訂A、B、C 設備分類標準,主要的考慮因素:生產因素、安全環保因素、檢修因素、經濟因素、備品備件因素、備用設備因素等。如表2 所示,對所有設備進行定量分類具體評分,形成A 類設備清單、B 類設備清單、C 類設備清單。
(3)針對三類設備制訂相應的管理流程。合理配置人員、備件、外協等資源。
(4)執行分類管理,制訂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關鍵設備投入最大精力實行精細化管理,嚴格選拔操作人員,做到正確操作和設備點檢,指定維修人員,做好設備的維護保養。
(5)關鍵重點設備實施主動維修策略,做好重點設備的資料管理和故障分析,儲備關鍵零件、配件。一般設備的管理標準可作相應的適當降低。
分析設備的技術性能和在生產中的重要性,明確設備管理的重點對象,使設備管理工作統籌兼顧,提高工作效率,設備進行重要度分級進行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方法。對設備重要度進行分級管理,合理利用資源。考慮的因素有對安全、環境、職業健康的影響,對生產、服務、質量、材料、能源等影響,設備故障后檢修的難易度、修復時間、修復費用;備用設備情況,備件獲得、費用等影響。針對設備的分級考慮被動性維修、預防性維修、預測性維修的有效性,形成以主動性維修為導向的維修策略。
同時,設備重要度分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必須根據安全生產要求和設備狀態及時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