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寧,馬亮,雷月鑫
(中國石油集團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遼河熱采機械制造分公司,遼寧 盤錦 124010)
組成石油井口的關鍵部件包括套管四通本體、套管頭本體、油管頭本體、套管懸掛器、上法蘭、油管懸掛器、閥蓋、閥體、閥座、閥板、閥桿等,以上的部件都要經過一到五道的熱處理來完成。對于機械零件來說,不管任何零件關注的都是設計上合理與否,選材上在力學上是否能使設計達到滿足。如果結構設計合理,力學性能也符合要求,那么就要看材料的工藝控制方面能否達到規范要求,當然,最重要的要屬熱處理。對于金屬零部件的內部質量和機械設備壽命是否能夠延長,起著關鍵作用的是熱處理。所以,要想使石油井口裝置的使用年限和質量得到一定的保證,就必須通過失效分析在熱處理過程中和后續加工時出現的問題,對形成的機理以及失效的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對質量控制計劃和工藝操作的流程進行合理的制定和研究,在選材、零件裝配和檢驗、冷熱加工上進行嚴格控制,這些做法能使石油井口裝置使命壽命延長,安全性得以提高,產品不良率得到降低,并且能得到經驗上的積累,同時,能使國內石油井口的制造水平得到提高,經濟價值非常高。
(1)通過力學性能實驗發現,閥板基體材料在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以及縱向沖擊功方面都達不到標準技術要求。這種情況說明了閥板不論是在強度上還是斷裂韌性上都很低,在熱處理的過程中不能合理地控制工藝,回火時間和回火溫度均達不到技術要求的標準。(2)在噴涂時,噴涂材料在工藝參數上和性能上,敷焊合金層的材料以及基體材料在彈性模量、膨脹系數等方面的參數不同,會導致大量存在殘余應力。殘余應力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敷焊合金層構件精度、尺寸的穩定性,敷焊合金層的質量和厚度等,在敷焊合金層出現剝落、開裂等失效形式出現時,殘余應力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噴涂時,當熔融的顆粒向基層表面噴射時,有了沖擊力的輔助作用,使其層狀結構得以擴展,在后續過程中,噴涂材料在不斷的疊加過程中導致疊層結構的形成,絕大部分的微觀缺陷會出現在層狀結構中。熔滴進行快速凝固,使得具有較大拉伸狀態的淬火殘余應力在冷卻時出現在層狀結構中。(3)之所以會出現斷口,是因為閥板的Ni60 敷焊合金層的存在,當裂紋在基體與敷焊合金層的界面進行擴展時,可以具體考慮為兩種情況:如果有大量的缺陷存在于界面處,則會使基體與敷焊合金層不容易結合,使界面出現裂紋,最終出現界面與敷焊合金層分層的現象發生,嚴重時會出現剝落;如果界面的微觀缺陷比較少,基體與敷焊合金層能很強的結合,那么該部位相當于是帶缺口的試件,在此部位處,基體會出現應力集中的現象,使敷焊合金層的裂紋在整個基體內貫穿,最后出現斷裂。(4)在敷焊合金層內有較多的析出硬質相存在,基體界面與合金層之間又有微觀缺陷。高速流體對閥板導流孔的內壓使得合金層出現張應力,加上合金層內殘余壓力的作用,應力集中產生于硬力相和缺陷部位,使敷焊合金層發生了裂紋的現象?;w材料具有相對低的沖擊韌性,它的臨界裂紋擴展阻力也很小,裂紋會擴展到基體界面,使閥板出現斷裂的現象。
(1)將閥板基體材料的12Cr13 的熱處理工藝進行改進,對工藝進行調整,之前是一淬一回,現在改為一淬兩回,淬火溫度大于950℃,小于1050℃,進行2h 的保溫,第一次的回火溫度控制在700 ~750℃,第一次保溫時間還是控制在2.5h,對回火工藝進行增加,回火時間要大于650℃,小于700℃,保溫時間要控制在2.5h,對材料的屈服強度、沖擊功以及抗拉強度進行提高,前提是延伸率和端面收縮率得到滿足的情況下。(2)將閥板敷焊Ni60 的保溫溫度控制在700 ~750℃,保溫時間控制在1.5h,將敷焊以后的殘余應力降低,使合金層析出的硬質相得以減少。
涂層的結合是物理屬性的,強度約在71MPa,有微乎其微的未熔顆粒存在于涂層間,腐蝕介質由于受到高壓高溫以及液體環境的影響,從空隙處蔓延到涂層和基體交界的地方,從而導致腐蝕現象發生,使黏結的強度減弱,而且黏結的強度直接受到涂層腐蝕速度的影響,結合強度越高,腐蝕的速度也越快,腐蝕一般是先從局部開始腐蝕,剛開始是點蝕,后來形成坑蝕,當涂層的表面開始起泡時,就會沿著集體慢慢脫落下來。導致涂層服役條件和使用壽命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但涂層孔隙率大產生的滲透性缺陷是最重要的原因,腐蝕程度劃分見表1 所示。

表1 對腐蝕程度的劃分
(1)以上工況問題的發生,要想盡量避免腐蝕現象,可以將材料等級升到HH 級,在閥板母材的選用上要使用鎳基合金。而在另外一個井口的位置,由于使用的是HH 級材料等級,且H2S 和CO2的含量比現在井位的含量都要高,因此雖然已使用3 年之久,但仍然沒有泄漏的現象發生。
(2)因為涂層的結合是物理屬性的,當WC 粒子在受到疏松碳化鎢顆粒時比較容易被分散,并且分布得更加均勻,因此更利于將涂層的孔隙率降低,將基體材料中被擴散的腐蝕介質進行降低,所以最好是使用疏松的碳化鎢顆粒比較好。
上法蘭這類零件的尺寸相比較大,因此進行鍛造后,剛開始冷卻的過程中,法蘭的心部溫度比表層溫度高,加上表層較大的收縮和心部的阻力,因此,在表層會產生拉應力,心部的壓應力也會隨著產生。冷卻一直進行下去,會有如下變化發生:冷卻初期,表層受到的拉應力一定程度上得到松弛,冷卻的后期表層受到心部收縮較大的壓應力,熱應力的方向產生了較大的改變,產生了心部的壓應力。
在淬火冷卻后期,上法蘭外層的金屬比內層降溫快,當外層降溫后,內層依然沒有冷卻下來,溫度還是較高,如果此時繼續降溫,則在內部會產生體積收縮,外部會阻礙內部,在上法蘭的中心有三向拉應力的產生,在截面的中心部位會產生最大的拉應力,所以在中心部位最容易出現開裂的現象;或者在溫度不均勻時,因馬氏體轉變而導致的組織應力,會造成上法蘭鍛件的冷卻裂紋發生。這些冷卻裂紋受到外力的作用,會更快地延展,最后出現四瓣的開裂現象。
以上所研究的上法蘭,如果從淬火效果的幾何尺寸方面來分析,它的中心位置在徑向的外壁和內壁中心部位,同時,位于厚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截面的中心部位,此部位淬火的拉應力最大的。經過日常測量和觀察,我們了解到,上法蘭的裂紋恰好就是從此處起源的,也就是說,淬火在冷卻的后面階段,由于三向拉應力的存在,使上法蘭瞬間發生了斷裂,試壓誘發使之前的殘余應力發生了改變。
對于混晶帶來的不良影響,可以采用更充分的鍛造工藝來解決,用砂冷的方法使鍛造時的冷卻速度放緩。與此同時,可以對工藝進行調整,從以前的一淬一回變成一淬兩回,淬火的溫度要大于950℃,小于1050℃,保溫時長達到6h,第一次回火的溫度大于700℃,小于750℃,第一次保溫的時長要控制在8h,將回火工藝增加一道,回火時間要在8h 不變。
綜上所述,通過對石油井口裝置的零件斷口進行形貌失效的分析和研究,清楚了是因為調質工藝不科學,才使零件發生開裂,使得產品不斷改進有理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