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輝
(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廣東湛江524005)
納米比亞鯨灣油碼頭離岸結構由2 個油輪泊位、1 個拖輪泊位、1 個工作樓平臺、1 條連接岸上結構及泊位的棧橋組成,其中泊位區域采用高樁墩式結構,泊位各由2 個靠船墩及1個裝卸平臺墩組成,泊位前沿水深-16.5m。本項目墩基礎為鉆孔灌注樁,所有灌注樁都在鋼棧橋或鋼平臺上施工。本項目的棧橋和平臺采用“釣魚法”施工工藝,施工過程用到的施工機械主要有履帶吊、振動錘等。根據地勘資料,在泊位區域中硬巖屑砂屑巖頂標高約為-22m,碼頭處水深為-16.5m,因此,泊位區域的鋼管樁覆蓋層深度大概為5.5m,覆蓋層較薄。
本工程相應的設計參數及計算參數如下:
設計高水位+1.69m;設計低水位+0.27m;設計風速:V風=14m/s;設計流速V流=0.3m/s;波浪:浪高H=2m,周期T=8.3s,波長L=77m(10 年一遇);施工波浪:H=1.0m,T=8.3s,L=77m;施工設備荷載:人群荷載:3kN/m2;90kW 沖孔樁機:長7.2m,寬2.1m,單臺鉆機荷重7t,考慮動力系數1.3;回旋樁機:長7.5m,寬2.5m,單臺鉆機荷重13t,考慮動力系數1.3[1]。
為了滿足材料運輸、施工機械及人員行走的需要,靠船墩與裝卸平臺必須統一搭設,并且須與棧橋結構相連接。
2#泊位鉆孔平臺為“一”字形,橫向長93m,縱向長20.75m,頂標高+5.88m。面層體系從上至下依次為4mm 厚鋼板、縱向分配梁[20、橫向分配梁I25a。主縱梁采用32I 型單層貝雷片,主橫梁采用2I56a 型鋼。下部樁基結構采用φ800mm×10mm鋼管樁,樁間距6.0~9.0m 不等。鋼管樁之間則設φ600mm×8mm 和2[28a 平聯。
根據平臺設計使用荷載及相關參數,通過有限元計算軟件Midas,對平臺鋼管樁之間通過平聯連為整體并在入土深度約為5.5m 條件下的平臺穩定性進行了計算。主要在最不利的受力條件下對鋼管樁的最大應力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這種情況下平臺最大位移、最大應力及鋼平臺的長細比均大于規范要求值,結構的穩定性不能滿足規范要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要想順利地完成施工,必須采取一定措施對平臺進行加固。鋼管樁主要用來支撐上部結構,并將上部的力傳到鋼管樁下方的巖石,因此,從力學角度鋼管樁是軸心受壓構件,對其主要進行受壓穩定性分析,保證其在最不利荷載作用下的變形較小且正常工作。經過分析,該平臺穩定性不能滿足要求的主要原因有2 個:(1)平臺鋼管樁入土深度不足導致平臺抗彎強度不足;(2)鋼管樁基礎自由長度較大,單樁在垂直荷載作用下容易出現突然彎曲而破壞的壓桿失穩現象。因此,要解決該問題的方案是增強樁基承載力和穩定性。根據現場的條件,以下2 個方案可以實施:(1)設置水下剪刀撐。由于本工程的鋼管樁自由端過長,可以考慮設置水下剪刀撐,在鋼管樁豎立后,通過吊機駁放入預先加工好的剪刀撐連接構件,進行水下焊接,也可采取抱箍和螺栓連接代替焊接,水面上的剪刀撐施工則直接采用焊接的方法。(2)將部分已達到強度的工程樁與鋼管樁進行平聯,通過灌注樁提供穩定性。此外,加強平臺鋼管樁之間的連接強度,使平臺整體變形而非局部變形,控制平臺變形。水下焊接需要配備專門的水下焊接設備,且水下安裝的質量和安全很難保證,因此,經過綜合分析本項目采取了方案(2)加強鋼平臺穩定性。
在2#泊位鋼平臺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通過合理安排平臺、灌注樁施工順序、達到設計強度灌注樁與鋼管樁平聯及鋼管樁間平聯的施工順序,有效提高了鋼平臺結構穩定性,為工程順利實施起到關鍵的保障作用。本文以2#泊位鋼平臺施工為例,著重講解如何合理安排鋼平臺工程樁與鋼管樁平聯、鋼管樁間平聯及灌注樁施工等工序的施工順序來提高平臺的穩定性。2#泊位平臺鋼管樁平聯及鋼管樁與灌注樁平聯效果圖如圖1 所示。

圖1 2#泊位平臺鋼管樁平聯及鋼管樁與灌注樁平聯效果圖
1)在小波浪下,搭設起始鉆孔平臺(1#~8#灌注樁平臺)。每根鋼管樁打到位后,通過平聯與相鄰鋼管樁連接,及時安裝平臺上部結構;及時焊接已有灌注樁(引橋3 根灌注樁)與相鄰鋼管樁間聯系撐。
2)在小波浪下,先進行1#、4#、5#、8#灌注樁施工,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及時焊接1#、4#、5#、8#灌注樁與相鄰鋼管樁間聯系撐。
3)在小波浪下,繼續進行2#、3#、6#、7#灌注樁施工。
4)在小波浪下,繼續搭設平臺(搭設24#、25#灌注樁平臺及13#、14#灌注樁平臺)。每根鋼管樁施打到位后,通過平聯與相鄰鋼管樁連接,及時安裝平臺上部結構。
5)在小波浪條件下,先進行13#、24#灌注樁施工,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焊接13#、24#灌注樁與相鄰鋼管樁間的聯系撐。再進行14#、25#灌注樁施工,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及時焊接聯系撐。
6)在小波浪下,繼續搭設平臺(26#~31#灌注樁平臺及15#~20#灌注樁平臺)。每根鋼管樁施打到位后,通過平聯與相鄰鋼管樁連接,及時安裝平臺上部結構。
7)在小波浪條件下,先進行15#、16#、18#、19#、26#、27#、29#、30#灌注樁施工,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焊接灌注樁與相鄰鋼管樁間的聯系撐。再進行17#、20#、28#、31#灌注樁施工。
8)在小波浪下,繼續搭設平臺(21#~23#灌注樁平臺及32#~34#灌注樁平臺)。每根鋼管樁施打到位后,通過平聯與相鄰鋼管樁連接,及時安裝平臺上部結構。
9)在小波浪條件下,進行21#~23#、32#~34#灌注樁施工。
10)在小波浪下,繼續搭設平臺(9#~12#灌注樁平臺)。每根鋼管樁施打到位后,通過平聯與相鄰鋼管樁連接,及時安裝平臺上部結構。
11)在小波浪條件下,先進行9#、12#灌注樁施工,灌注樁達到設計強度后,及時焊接9#、12#灌注樁與相鄰鋼管樁間的聯系撐。
12)在小波浪下進行10#、11#灌注樁施工。
通過上述方式加固的平臺,項目部順利地完成了覆蓋層較薄區域所有的灌注樁施打,未發生一起因平臺穩定性不足而引起的安全或質量問題。
橋梁工程灌注樁施工鋼平臺施工過程中,當遇到覆蓋層淺,平臺穩定性僅靠鋼管樁之間平聯不能滿足要求時,可將達到設計強度的工程樁與鋼管樁平聯來加強平臺穩定性,該方法被證明有效,可借鑒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