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錚,孫志軍,張璐
(中鋼集團武漢安全環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漢430000)
相比于常規卷式膜,網管式膜組件擁有更寬的流道,采用開放式梯形流道設計,廢水/料液在格網形成的通道內流動,如同在管式膜內流動,阻力更小,從而使得膜組件的壓損更小,且抗污染能力更強。這種處理工藝有著自身的特點:(1)STRO采用整體撬裝式或集裝箱式設計,即插即用型,使用方便,結構緊湊美觀,占地面積小;(2)系統設計壓力最高可達16MPa,系統回收率高;(3)系統采用PLC 控制,全自動運行,一鍵式觸控操作,無須過多人工干預;(4)針對較好的水質只需簡單預處理即可,無須生化處理;(5)系統一次性投資較低,后期維護工作量小,運行成本低[1]。
在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中的另外一種處理工藝是DTRO。DTRO 會將硫酸放入到調節池中去,通過砂濾器、芯式過濾器進行過濾,然后經過第一級反滲透和第二級反滲透、脫氣器,最終達到凈水的目的。DTRO 應用領域的特點是高壓運行、高含鹽量、高腐蝕性,但同時也具有高成本、高故障率和低開機率的不足。DTRO 工藝設計較為合理,可靠性高,系統軟件較為完善,經濟價值高,目前已被廣泛應用在垃圾焚燒廠滲濾液的處理過程中[2]。
目前,我國應用較為廣泛的有90BAR DTRO/STRO 高壓反滲透膜濃縮技術和160BAR DTRO/STRO 高壓反滲透膜濃縮技術,通過對比分析,這2 種技術各自有各自的特點(見表1)。
通過對上述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STRO 與DTRO 2 種工藝的介紹,發現這2 種處理工藝之間還是有所區別的。
垃圾滲濾液處理DTRO 工藝流程簡潔緊湊,設備成套裝置標準化,DTRO 兩級工藝成套裝置中集成了用于預處理的砂濾系統、保安過濾器,用于反滲透分離的膜組件、高壓泵、循環泵,用于系統清洗的清洗水箱以及用于設備供電及控制的MCC 柜和PLC 柜等。但是STRO 系統所采用的PT/ST 膜組件具有膜污染低,填充密度高,鹽分通過率低和能夠實現內置標準清洗和維護的優勢。同時,STRO 系統具有反滲透單元可拆卸、系統安裝及維修簡單、設備占地小及可安置在集裝箱移動等特點。非常適用于小規模垃圾滲濾液處理[3]。

表1 2 種類型技術對比
垃圾滲濾液處理DTRO 工藝的穩定性強、維護簡單、能耗低。采用STRO 工藝處理滲濾液,系統運行效能高且穩定,對氨氮去除率99.2%~99.5%,對COD 去除率在99.5%以上,對電導率去除率92%~95%,出水中未檢測出SS,結合濃縮液回噴,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
通過2 種工藝相比,前者的投資更高,占地面積大,但總運行電耗更低。
對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STRO 與DTRO 深度處理工藝對比無論是對于垃圾焚燒廠本身來說,還是對于大氣環境來說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一方面可以保護環境,所以從這2 方面考慮需要對其進行對比。
對比分析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STRO 與DTRO 2 種處理工藝,有助于幫助企業明確使用哪種工藝,降低處理成本。經濟的快速發展促使各種中小型企業的蓬勃發展,給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挑戰。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必須要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在各個技術以及工藝的使用過程中降低自己的人力資本和物力資本,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中獲得較多的回報,而在明確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采取哪種工藝來對滲濾液進行處理,有助于垃圾焚燒廠在處理的過程中制訂明確的方案,保證企業在處理的過程中,采取最少的成本,獲得最高的效益。
對比分析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STRO 與DTRO 2 種處理工藝,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進而保護外部環境。垃圾焚燒廠在焚燒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對大氣以及相關的水域造成一定的污染,尤其是在焚燒的過程中產生的滲濾液流入水域中,危害人們的健康。因此,在選取處理工藝的過程中,通過對當前的技術和工藝進行對比,能夠讓企業了解自己選擇哪一種工藝更好,幫助企業在處理垃圾焚燒廠滲濾液過程中采取最好的工藝,進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垃圾焚燒過程中對環境的污染,保護大氣環境和水域環境[4]。
綜上所述,對垃圾焚燒廠滲濾液中這2 種工藝進行深度對比,不僅僅有助于幫助企業減少自己的成本還能夠幫助企業減少對大氣環境的污染。各種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了在垃圾焚燒廠滲濾液處理過程中的STRO 與DTRO 2 種工藝的完善。在當前,零排放常見的減量濃縮工藝得到了多位專家學者的研究,但是通過多方驗證考慮,STRO 與DTRO 2 種工藝對于垃圾焚燒廠滲濾液的處理有著最高的效率。而通過本文的對比介紹,發現在處理的過程中,STRO 與DTRO 的結構和性能有所不同,但是從投資的角度來考慮,STRO 的投資更高,總運行電耗稍高,但優點是占地面積小。所以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關的企業可以充分地考慮這2 種方式的區別,進而能夠在采用的過程中保證自己的利益,做出最適合工藝需要及投資運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