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招苑雯

日前,國家級傳統村落佛山市南海區璜溪村舉行“艇佛山”水岸巡河志愿者村級服務基地落成儀式,標志著璜溪村“村水村治”共建模式探索正式拉開序幕。
活動當天,在“璜溪街前涌”邊的一塊剛清理出來的空地上,由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美麗鄉村水治理聯盟、企業、熱心市民等組成的志愿者們,合力種上花草,使之成為村里又一個可供村民休憩賞花的小花園。志愿者們還在旁邊筑起一個經過特別設計的基地標志,舉行了簡單而莊重的志愿者服務隊宣誓儀式,鄭重宣告璜溪村水岸巡河志愿者服務隊正式成立。這支服務隊由村民、美麗鄉村水治理聯盟和部分來自佛山的青年志愿者組成,將不定期在村內開展“水治理、水生態、水教育和水文化”等工作,為璜溪村的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大力支持。
經典古村呈現新活力
璜溪村自南宋純齋開村至今已有800年,是南海區獅山鎮的一個經典古村,有“君子懷玉,仁德璜溪”之美譽。深厚的歷史底蘊,使之成為佛山市十一個省級傳統村落之一。
2015年12月,為更好保護古村落,活化璜溪古村文化,璜溪引入古村文化保育項目,該項目于2017年升級為古村社區營造項目。同時,利用“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契機,璜溪古村全力推進多元化社區治理工作,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文旅品牌。2019年6月,璜溪古村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經過近4年的環境整理和初步建設,璜溪村的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小橋流水、錦鯉嬉戲、古建成群,老人帶著小孩在古樹下玩耍、在涌邊賞魚……每逢周末,來自佛山禪城、桂城以及廣州的游客絡繹不絕。從過去單一的產業業態,到現在鄉村旅游等特色業態的興旺;從過去垃圾圍村,到現在的生態宜居;從過去的“空心村”,到現在的基本富裕安定,璜溪村的變化日新月異。
古村聯手公益基金會打造志愿者服務基地
在美麗鄉村建設的路途上,璜溪村探索建立以社區為基礎、社會組織為依托、社會工作人才為支撐的“三社聯動”機制,以此提升村里各項工作的效率。
2019年初,璜溪村與廣東省綠盟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綠盟公益”)牽手,共建“美麗鄉村示范村”,鄉村治水便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根據合作思路,璜溪村治水變“一己之力”為“多元協同”,激發公益組織、熱心企業、鄉賢、志愿者以及廣大村民等多方的積極性,踐行佛山“綠水行動”的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同時探索璜溪村的“村水村治”模式,尋求“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村域治水方式的突破。
綠盟公益建議璜溪村打造一個“艇佛山”水岸巡河志愿者服務基地,以此作為“村水村治”工作計劃的起點。“璜溪村與綠盟公益以共建美麗鄉村示范村為合作基礎,積極推進鄉村治理創新,提升鄉村治理能力。”璜溪經濟社社長李志成說,“當時跟綠盟公益一致認為,河涌邊的‘爛地不能只清走垃圾就算了,璜溪村要打造特色精品村,必須把廢地活用,‘艇佛山基地的創意,我們村委都覺得點子很好。經過村民小組會議討論,在綠盟公益的支持下,我們發布了志愿者招募令,得到了村民們的積極響應,還有一些知名企業的志愿者隊伍也加入進來。”
在璜溪村人看來,建設基地
除了可以開展治水工作,還美化了環境,可謂一舉兩得。村里為此廣開綠燈,多方籌措人力物力,配合綠盟公益的各項工作展。為方便交流,促進各項工作高效推進,璜溪村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群名就叫“‘艇佛山水岸巡河志愿服務隊”。群成員有在家的璜溪村民、出門在外的璜溪人、綠盟公益的干事們、以及聞訊而來的志愿者們。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段,有小朋友、有大學生,有設計師、有園藝師、有環保組織代表,四五十人聚在一個群里,只為了一個共同的使命:讓璜溪村水暢水清、岸綠景美。
為了做好相關工作,綠盟公益制定了詳細的基地建設實施計劃。先后組織鄉村學堂課程,引導村民們從了解自家的陽臺、自家的水龍頭開始,學習花圃的種植方法、進出水管道的“來龍去脈”。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知識與行動相統一為理念,將課堂知識學以致用,打造成為該村的志愿者交流與服務場地,激發村民們對鄉村自然生態的關愛。
立于共建,榮于共享
自璜溪村發布“艇佛山”水岸巡河志愿招募令以來,從行動公示、荒地選址、改造設計、方案投票到垃圾清理,都逐一征求村民意見。村民對于連“這點小事”也要征求他們意見感到非常意外,滿意之余紛紛發表各自意見,最終通過投票選出設計效果圖。
村委創建工作開展后,每周末璜溪街前涌邊都非常熱鬧,一批一批的志愿者有的手持掃把、鐵鍬,對河邊村道地面上的雜物、枯枝等進行清掃;有的拿著鋤頭、犁耙,對橋邊積聚已久的垃圾、雜草進行清運;有的拿著鏟子、抹布對河邊護欄上、電線桿上的“牛皮癬”進行清理;有的拿著平板電腦、拿著畫板對基地標識和基地美化方案進行手繪設計;有的拿著備選設計圖紙和環保標語向村民和游客征集投票評選;有的種著花苗、鋪著草皮,對岸邊的荒地進行美化……經過多方的努力,歷時一個月,終于在2019年11月23日這天,“艇佛山”水岸巡河(璜溪村)志愿者隊伍正式宣誓成立,志愿服務基地正式揭牌落成。
在了解到“艇佛山”水岸巡河志愿服務基地建設工作后,包括東鵬陶瓷、雅潔源科技、金戈新材料、億合門窗、思哲設計院、創景生態、海棠閣、水力量環保科技等企業志愿者在內的多元主體都紛紛參與進來,支持垃圾清運、花圃設計、標識設計、水體治保等工作,他們承擔不同角色,以不同形式,參與到了佛山的治水工程中,猶如一股涓涓細流,最終匯集起來,形成了治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