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晴
“瀟灑”婆婆的無奈:帶孩子咋這么難
2018年10月初,58歲的張敏應兒子康棟要求,來到蘭州幫忙帶孩子。康棟與妻子陳妗有兩個孩子,兒子壯壯,女兒妙妙。之前倆孩子一直由姥姥帶,現在姥姥生病了。
張敏于2016年退休。因早年喪偶,兒子康棟由她獨自撫養長大。康棟大學畢業后在蘭州一家合資企業工作,2012年結婚成家,妻子陳妗是一家大醫院的護士。因家境優越,陳妗在婆婆面前一直有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來到兒子家的第三天,張敏開始接管小孫女。陳妗跟她交代:“壯壯先住在外婆家,你只帶妙妙,注意事項我都寫在了紙上。”說著把一張紙交給了張敏,紙上密密麻麻列了妙妙每天從早到晚各個時間段的飲食,包括定量、溫度,有些竟然精確到多少克、多少度。張敏大為驚訝,暗自感慨現在帶娃可真精細。
很快,張敏發現,很多事項的要求都過于苛刻。比如,要求她定時定點給娃做飯、哄娃睡覺、帶娃遛彎。一向隨性的她,認為孩子應該散養,沒必要那么規律。另外她對陳妗帶娃的很多方式也不認同,比如陳妗早早地就讓妙妙用勺子自己吃飯,眼睜睜看著孩子把飯菜撒得到處都是。她認為妙妙還小,還沒有到自己能吃飯的時候。再比如,妙妙哭鬧,陳妗堅持不哄,說哭能鍛煉孩子肺活量。可張敏心疼啊,總趁兒媳不注意抱起孩子又拍又哄。陳妗認為她總跟自己“對著干”,臉色開始難看。一天,陳妗專門召開家庭會議,說一個家庭只能有一個權威,否則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康棟隨聲附和:“是啊,媽,以后還是聽陳妗的吧,隔代親確實容易溺愛孩子,不利于孩子成長。”
張敏不服氣,可這是兒子的家,她能說什么呢?轉念一想,反正兒媳休假快結束了,兒媳一上班,她白天就自由了,先忍忍吧。
家中驚現攝像頭,兒媳隨時遙控指揮
可陳妗上班后,張敏并沒有獲得自由。
一天早上,張敏剛給妙妙喂了幾口飯,陳妗打來電話:“媽,你不要給娃喂飯啊,這樣孩子啥時候才能學會自己吃飯?”張敏一驚,兒媳怎么知道我在給孫女喂飯?她環顧四周,家里并沒有別人。她安慰自己,也許是巧合吧。
第二天,張敏趁妙妙午睡,到客廳看電視。突然間,手機響了,又是陳妗的來電:“媽,妙妙睡覺時你最好守在她旁邊,別讓她掉下床呀!”張敏立刻起身跑到兒童房,發現妙妙果然已經翻到了床邊上。
張敏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兒媳總是能精準地打來電話,提醒她關于孩子的事,莫非她長了千里眼?
12月的一天,樓下鄰居王奶奶帶小孫子來家里玩,指著兒童房墻壁上一個黑色物件好奇地問道:“這是監控攝像頭,你們怎么安在房間里了?我家都是裝在大門外,用來觀察走道的。”張敏心一沉,臉色變了:難怪陳妗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原來她在家里安裝了這個玩意兒。
張敏非常生氣,立即給兒子打電話,質問他攝像頭的事。康棟解釋,那是他的主意,因為陳妗總說上班時想孩子,總走神,他就想了這個辦法,在兒童房裝上攝像頭,讓陳妗隨時可以看到女兒。“媽,我沒告訴你,就是怕你多想。我們真的沒有別的意思,你可千萬別生氣。”康棟誠懇地說。
那天晚上,當著康棟的面,陳妗對張敏賠著笑臉,強調她只是想時刻看到娃,絕對沒有別的意思。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家庭,張敏忍了。
過了兩天,張敏正給小寶喂飯,就聽空中突然傳來陳妗的聲音:“媽,你不要給妙妙喂飯,讓她鍛煉自己用勺子。”張敏嚇了一跳,轉身并沒有發現陳妗,這才明白,原來是監控器發出的聲音。
自從婆婆知道監控的事情后,陳妗不再遮掩,索性打開了聲音隔空指揮。張敏對著監控器說:“她這么小,把米糊攪得到處都是,大一點再讓她自己吃吧!”陳妗解釋:“專家說了,現在正是孩子探索、學習的好時機,錯過這個機會就得一直喂飯了。”張敏只好讓妙妙自己吃。
自此,陳妗拉開了遙控的序幕。“媽,你又忘了說普通話。”“媽,你別老抱著她,讓她自己玩。”……似乎怎么做都不符合兒媳的要求,張敏無所適從,渾身不自在。
這天,張敏正給妙妙穿衣服,準備帶她到院子里玩,監控器又傳來陳妗的聲音:“媽,小孩子活動量大,穿多了易出汗,反而會感冒……”張敏只好把外套放下。
帶著孫女來到戶外,寒氣襲人,小寶打了個哆嗦。張敏趕緊抱她回來加衣服。監控器又傳來陳妗的聲音:“媽,你咋又給她加衣服?”張敏沒好氣地說:“你知道外面多冷嗎?妙妙凍得直打哆嗦!”可陳妗堅持己見:“沒事,小孩子一跑起來就暖和了。”張敏氣壞了,抱起妙妙,拿起外套到客廳給她穿。陳妗還在監控里說著什么,張敏沒再理會。
這之后,只要陳妗挑毛病,張敏就假裝聽不見,然后帶著妙妙去客廳。陳妗很惱火,但無可奈何。
這天晚上,康棟對母親說:“媽,你咋這么固執呢,就聽陳妗安排不行嗎?”自己天天像坐牢一樣隨時被監視,被遙控指揮,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家,兒子也不幫自己說話,張敏感覺日子真的沒法過了,大聲嚷道:“這孩子我沒法帶了,你們另請高明吧!”
一看婆婆要撂挑子,康棟和陳妗的態度都軟了下來。康棟苦苦哀求,說保姆畢竟是外人,帶孩子他們不放心,而且他們也沒有別的意思。陳妗也趕忙道歉,說她就是愛娃心切,以后一定注意跟婆婆說話的方式。張敏自己也舍不得孩子,就沒再堅持。
可陳妗只消停了幾天,又開始了遙控指揮。張敏漸漸陷入抑郁。
婆媳斗法出意外,視頻監控攪亂一家人
2019年6月,陳妗的哥哥中年得子,母親要帶小孫子,把壯壯送了回來,由張敏一并照看。
壯壯特別調皮,在家里爬高上低不消停。妙妙特別喜歡哥哥,對他的很多玩法都感到特別新奇,像個跟屁蟲一樣跟前跟后。壯壯雖然喜歡妹妹,但玩野了就忘了照顧她,有時會猛地一跑把妹妹帶倒,常弄得妙妙“哇哇”大哭。
兒子如此調皮,陳妗更加不放心,在客廳等處也加裝了攝像頭,也更加頻繁地提醒張敏:“媽,把大寶的滑板車收了,不讓他玩了。”“媽,小寶跑哪兒去了,我咋看不到她?”張敏被指揮得團團轉,情緒幾乎要崩潰。
2019年10月的一天,張敏剛接回大寶,陳妗又開始隔空指揮:“媽,別一進門就開電視,讓他們玩會兒別的。”張敏只好關了電視。可大寶不依,要看動畫片,小寶也跟著哼唧,張敏只好拿出零食息事寧人。陳妗又發話了:“不能讓他們吃太多零食,要不晚上他們就該不吃飯了。”張敏徹底煩了,隨手抓起一件衣服擋住了攝像頭,之后便去了廚房。
在廚房忙了一會兒,張敏忽然發現聽不到小寶的聲音了。她連忙跑到客廳去找,發現小寶被壯壯用地毯卷起來倒立在了墻角。
張敏趕緊把地毯放倒,一層層打開,小寶已經面色青紫。張敏嚇得魂飛魄散,立刻抱著孫女飛奔出門,又想到大寶在家,絕望地對孫子哭喊道:“你乖乖在家,千萬別亂跑!”
氣喘吁吁跑下樓,張敏打了一輛出租車直奔醫院。待醫生把小寶接過去,她才發現自己跑丟了一只鞋,腰也不知怎么扭了一下,鉆心地疼。可她顧不上這些,趕緊給兒子兒媳打電話。康棟和妻子一聽嚇得半死,火速趕往醫院。
一見到母親,康棟便責怪道:“媽,你咋看的娃,咋能出這事呢!”陳妗一邊哭一邊說:“我看你就是不懷好意,故意用衣服遮擋攝像頭!你以為在對抗我嗎?你是在拿孩子的命出氣!”
張敏忍著心痛,無言以對。她失魂落魄地坐在那兒,望著搶救室的大門發呆。聽不到里面的聲音,也不知道小寶到底怎么樣了,萬一孩子有個三長兩短,她怎么對兒子兒媳交代?她還怎么活?恍恍惚惚中,張敏離開了醫院,而康棟和陳妗只顧著擔心女兒,沒注意到她的異樣。
張敏來到街上,在經過路口的紅綠燈時,仿佛失去了意識,竟然無視紅燈亮起,依然怔怔地向前走,被一輛轎車撞起,又重重摔在地上……
而此時妙妙經過搶救,已經脫離生命危險。康棟夫婦這才想起母親,多次撥打母親的手機都無人接聽。當他們終于等來母親的電話時,卻是民警打來的:“老人出了車禍,正在醫院搶救。”好在是同一家醫院,康棟和妻子立刻從兒科趕到外科急救中心。
經過數小時搶救,張敏總算撿回一條命。但醫生說,因雙腿和骨盆粉碎性骨折,張敏將終生與輪椅為伴。康棟和陳妗聽了,都追悔莫及。
截至發稿,張敏雖然已經出院,但大小便不能自理,加上兩個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陳妗只好辭職在家,又請了一個保姆,每天忙得焦頭爛額。一家人都備受煎熬,不知道何時才是盡頭……
由于婆媳之間存在著文化水平、生活習慣、育兒觀念上的差異,一般來說,請婆婆帶娃,婆媳之間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等方面產生矛盾。尤其是科技介入生活,年輕人可能習以為常,但老年人未必都能接受,比如本文中的監控探頭,等于剝奪了婆婆的生活空間,激化了婆媳矛盾,最終引發嚴重后果,教訓非常深刻。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