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劉彥平
摘 ? 要:就業難,大學生自主創業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關注,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更好地推動了我國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緩解了嚴峻的就業壓力,在此背景下,“雙創”應際而生。國家曾多次強調要不斷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在2018年大會上,國家領導人總結了5年來創新驅動發展獲得的豐碩成果,鼓勵自主創業,積極推動以創業的形式促進全社會就業的發展,從而緩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介紹了“雙創”的涵義與提出背景,對大學生創業現狀與國內創業環境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對策,從提升大學生自身創業綜合素質以及完善創業教育體系兩方面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關鍵詞:“雙創”;大學生創業;環境;教育
1 ? ?“雙創”的涵義與提出
“雙創”是國家一項符合現實發展規律、促進社會進步的重要決策,其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具有深刻的涵義。
1.1 ?“雙創”的涵義
概括來講,“雙創”是指我國各地城市與企事業等單位的兩項創建工作,即“大眾創業、萬眾創新”[1]。
創業既是創造現階段市場上還未經開發的實體產業、第三產業以及挖掘某種產品或服務的潛在價值,也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實驗和努力使自我價值以及產品價值發揮到更高的階段和高度的行為。
創新是一種過程,是一種被概念化了的過程,其特點是強調“新”,新的發現、新的思維、新的描述,旨在改變、更新和創造。
創新的認識性和實踐性是人類活動特有的屬性,所以,人的本質特征就在于創新,從“刀耕火種”到“網絡信息”,人類的發展史從某種角度上看就是人類的創新史。人們只有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實踐,在能動力的作用下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才能不斷向前發展。創新可以推動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會促進生產關系的優化。所以,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的最前沿,創新是必經之路。
1.2 ?“雙創”的提出
在達沃斯論壇上,首次提出“雙創”,因此,“雙創”便在中國科學、社科界廣為流傳。之后為了推動此項工作,又將它寫入了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也是史無前例的事情。
2015年,我國領導人出席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促進創新經濟健康發展理念,“雙創”再一次引起大家的注意,其強調在我國世界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浪潮中,要發展創新型經濟,就要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對市場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型經濟有利于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促進群眾就業,有利于提供更高層次的服務,以便人民享有,有利于為群眾生活提供多樣化服務,使人民生活便捷。
2018年7月6日下發并實施大督查,就有關事項下發通知,督查中指出要推動新舊動能轉化,提高中小型企業對創新的發展[2],全力打造面向大眾的“雙創”,不斷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強對“雙創”示范區的推動,建立面向全國基層的基礎服務體系。
2017年聯合國表決通過設立“世界創意和創新日”,這標志著我國的“雙創”理念已經受到了世界大部分國家的認可。
創建工作的具體內涵、目標和口號在各地有很大差異,一個企業可以定位為創建名牌產品、創建名牌企業,一個城市可以把“雙創”定位為創衛生城市、創精神文明先進城市。身份不同,定位也不同??偟膩碚f,目標要與創造新水平、創造新業績這個“雙創”總方針相對應,因為它體現著全國人民的整體素質和現代化文明城市的整體水平。
2018年以來,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導下,創新項目碩果累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新的潮流,“雙創”的引領為我國的新經濟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活躍因素,為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理念作出巨大貢獻,在擇業就業方面形成了創新熱、創業熱的時代特色。
2 ? ?“雙創”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現狀與環境分析
在“雙創”背景下,從大學生創業現狀來看,依舊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大學生自身的性格特征以及創新能力都存在很多問題,我國需要從完善創新體系、政策等多方面改善就業壓力過大的現狀。
2.1 ?我國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
在“雙創”的新時期,憑借社會各界的支持與鼓勵,大學生通過努力及創新精神,不斷實現自身價值,盡管如此,依然存在許多問題。
就大學生創業現狀分析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因受到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其看不到創新創業帶給自身的長遠利益,大部分學生的目標是能在畢業以后得到一份長久安穩的工作,反之,有創業想法的那部分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認為創業這種事情是少數可以實現的夢想,加上親戚朋友的勸阻,創新創業的想法也隨之打消,體現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淡薄,積極性、能動性低。
在創業過程中反映出大學生的某些特點。初期,強烈的好奇心、新鮮感、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理會支撐一段時間,過后,遇到了困難和阻礙,很快不了了之。創業者不僅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還要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心。存在經驗、資金、環境諸多影響因素,學生對國家的扶持政策了解較少,政府出臺了許多支持創業的政策,但這些政策并沒有在學生中普及。
2.2 ?我國大學生的創業環境
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創業體系還不夠健全,大學生創業需要資金技術、市場人脈等多方面的支持,創業之路非??部溃欢€沒有引起國家足夠的重視,這期間,大學生的積極性就慢慢地褪去,需要長時間補充和完善其體系,提供政策上的保障。
受各方面環境影響,我國大學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不管出于重大政策還是緩兵之計,都需要對大學生創業給予高度重視。國家已意識到,大學生自主創業對整個社會有重大影響,同時還能夠緩解大學生就業的壓力。政府為此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但是大學生并沒有主動學習和了解,這也是原因之一。
大學生總體創新能力不強,創新意識不夠,創新創業水平技術含金量很低。受傳統文化的教育,大學生的思想依舊停留在提高分數的單方面上,沒有從思想上跳出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遇到許多困難,與其說創業是專業能力的比拼,不如說是大學生創業能力的較量。可以通過設立科技創新比賽的形式,培養大學生勇于創新的能力,培養敢于挑戰的科技型人才。
3 ? ?“雙創”背景下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對策
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取決于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學生需要改變傳統觀念,從以前的思維方式中跳躍出來,開闊眼界,選擇更廣的方式,實現人生價值。國家和政府的政策在大學生創業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全方位地促進大學生創業。
3.1 ?完善創業教育體系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雙創”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常態要求,創新創業是一個艱難的過程,需要長期的不懈努力。創業教育很重要,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相互配合與協同努力,營造好的創新創業理念和文化氛圍,其任重而道遠。為更好地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要加強政策宣傳與引導,通過網絡媒體報道大學生創業的成功事例,加大宣傳創業支持政策,引導學生以及家庭樹立正確的創業觀念,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鼓勵與支持。
二是提供專業引導教育,組織專業的教師隊伍,為大學生提供理論知識,設立專門輔導機構或學校,使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多層次、全方位地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也避免了創業期間的盲目以及造成的資源浪費和不必要的損失。
三是政府積極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體系。大范圍推廣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建設,設立專業部門提供培訓和咨詢,提供政策支持與引導,為大學生創業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經濟方面,建立大學生創業貸款優惠政策,給予經濟上的扶持,充分發揮政府職能。
3.2 ?大學生提升自身創業綜合素質
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是大學生個人的創業綜合素質。家庭、學校甚至社會都是起輔助作用的,關鍵要發揮大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從哲學上分析,大學生個人的活動是內因,外因是條件[3],內因是外因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所以,要從提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出發,勇于創新,為大學生畢業進入社會做好準備、打好基礎。
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打鐵必須自身硬,想在創業中實現夢想與價值,自身的專業水平必須跟得上時代步伐,如果對自己的專業云里霧里,談何創業?談何成功?在努力學習專業課理論的同時,要認真理解并與實際相結合,更要與實踐相結合,培養興趣和愛好,發掘自身潛力;在工作中要提高自我驅動力,獲取一切有利于工作的信息,主動向前輩請教問題,尋求指導,創新思路,然后將知識和經驗進行整理,時常進行總結,使自己的專業能力水平呈螺旋式上升。
及時學習政策及文件。始終以人民為中心,代表廣大人民利益。在就業壓力極大的情況下,黨和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以及文件幫助大學生緩解壓力,大學生要密切關注,及時學習、領會并貫徹,獲取有關信息,同時也幫助大學生在自主創業中了解大趨勢,少走彎路,減少資源浪費,保護其創業的自信心。
改變傳統觀念。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下,年輕一代要樹立更高的奮斗目標,古人云:“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作為當代新青年,更要樹立偉大的夢想,實現人生價值。目前,就業形勢嚴峻,不要一味地追求畢業后的穩定工作?!半p創”背景下的新階段提供了很好的機會,不應延續傳統的擇業觀念,陳舊的想法會限制創新創業的觀念,束縛了思維方式,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更好地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
4 ? ?結語
當前形勢下,雖然“雙創”活動舉行得如火如荼,各大城市和地區都努力踐行政策,但是我國開展創新創業的時間較短,尚未形成完整的創業創新結構和體系。
分析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其受家庭學校教育的影響,創新創業的意識淡薄,積極性、能動性低,看不到創新創業帶給自身的長遠利益。創業者不僅需要持之以恒的耐心,還要有極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心。因此,“雙創”環境下的大學生自主創業,大學生應順應時代的發展,改變傳統觀念,解放思想,通過努力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自主創業實踐中鍛煉自己,實現人生價值。同時,政府也會逐步完善大學生創業機制,提供技術支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撐。
本課題通過介紹“雙創”的涵義與提出背景,從創業現狀與國內創業環境角度分析了大學生創業,從提升大學生自身創業綜合素質以及完善創業教育體系兩方面總結了促進大學生創業的對策,為大學生創業和政府相關創業政策的提出提供了借鑒。
[參考文獻]
[1]何海鋒,楊文堯天.“雙創”升級版中的“同股不同權”[J].人民法治,2018(19):17-19.
[2]國務院.關于開展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的通知[Z].國發明電〔2018〕3號,2018.
[3]于 ?峰.堅持“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的辯證觀點[J].河北學刊,1982(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