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瑞

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工作節奏,也考驗著委員會的履職能力。
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認真就《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的落實進行調研監督,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按照港澳、臺灣、海外僑民、涉外機構、民族、宗教等六個領域,分別了解相關界別人士在防疫工作中的情況;實地走訪昌碩科技、百勝集團、上海郵政、上海石油、碩騰集團等20多家企業,并聯手各區人大對78家中小企業開展在線調研;持續跟蹤收集各方各界反映的突出問題、重要建言,匯總編發4期專題材料,提出意見建議100余條,有的得到常委會領導的批示,有的被市委市政府采納;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本市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相關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把決定落實到工作細節中”
從調研的情況看,企業對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視,有的企業還組織管理層對決定的具體內容進行了學習,認為決定為企業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法治保障,要求“把決定落實到工作細節中去”。
2月14日,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調研走訪了臺資企業昌碩科技有限公司,在座談中了解到,為貫徹好決定要求,公司主要采取了三項舉措:對廠區和員工宿舍等重點場所實施嚴格管控,進行全封閉管理,嚴格實施進出登記制度,開通大巴定點定時接送廠區外兩個集中住宿點的員工上下班;落實具體防范措施,對餐廳餐桌進行臨時隔斷改造,分批分散就餐,臨時關閉廠區內人員密集的餐飲點,在廠區外為返滬人員進行醫學觀察預備了700多間住房;做到日常飲食不能斷、無線網絡不能斷、保潔服務不能斷。
“我們要與祖國同心同行”
疫情發生后,廣大海外華僑華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要與祖國同心同行”是他們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們的共同心愿。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本市港澳臺僑、涉外機構及民族宗教界對我國特別是本市開展的疫情防控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對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充滿信心,在疫情面前紛紛伸出援手捐款捐物,充分體現了血濃于水的深厚感情。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也通過與全球臺商聯合會前主席盧起箴先生聯系,積極推動捐款捐物事宜,目前兩批4000只口罩已捐贈給上海市友協等單位。
本市宗教界不分派別,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跨前一步主動捐款捐物。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各團體和場所,一方面加強信眾的宣傳引導,暫停開放宗教活動場所和集體宗教活動;另一方面以實際行動積極踐行“愛國愛教,兩個責任”。2月18日,上海玉佛寺聯合上海慈愛公益基金會等多家單位,舉行了“覺悟群生·奉獻社會”專場捐贈儀式,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僑民宗委員會委員、玉佛寺住持覺醒法師攜手各參加單位共同向疫區捐贈款物706萬元。
“牢牢牽住復工復產的牛鼻子”
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在調研決定落實情況的同時發現,企業復工復產還面臨著不少障礙,比如企業復工及其備案標準不一致、口罩和消毒液等防疫防護用具普遍缺乏、異地物流運輸不通暢、扶持政策難以落地等等。
針對這些情況,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專門召開會議研究,提出要牢牢抓住復工復產的“牛鼻子”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意見,建議加強與外省市的溝通協調,建立防疫互認機制和復工審批標準,幫助企業解決復工生產的物流運輸問題;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加強宣傳和指導,讓更多外企知曉和用好新出臺的“28條政策”,同時進一步細化落實相關減免降費等具體實施辦法等。
市人大僑民宗委員會、外事委員會還發現,有的政府部門在企業復工過程中把“備案”當作“審批”來操作,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復工復產,于是及時向有關領導報告,市委書記李強得知后提出要求,提醒各區要認真落實備案制度,對操作不當的要及時予以糾正。3月5日晚,上海發布最新復工指南,明確一般行業備案即可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