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9日 星期三
第一次“舉槍”
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辦公室 傅燕鳳
2月19日早上,第一天上崗。我和蔡寶瑞老師被安排在C區工作,主要是指導那些沒有在“健康云”APP填報的旅客進行線上填報或線下手工填寫健康表。
“小傅,你來測一下這個同志的體溫”,我正在低頭指導一位旅客填寫表格,旁邊的蔡老師讓我幫一位穿紅色上衣的女同志測體溫,我本能地拿起了額溫槍,37.2度,低于目前規定的37.3度發燒標準。怎么啦?我有些疑惑。蔡老師告訴我,他之前兩次測出這個同志的體溫是37.4度,于是趕緊匯報,當班的女醫生再次用水銀溫度計測了體溫,37.2度,并詢問了該旅客的過往經歷,都較為正常,盡管如此,謹慎起見,女醫生還是向120進行了匯報。不經意間抬起頭,發現有工作人員帶著4名旅客急匆匆地向隔離區走去,原來是東南出口的同志發現了A類人員……
不知不覺到了換崗時間,聽著接班的同志向我們道別、感謝我們的時候,內心一陣溫暖。
2月21日 星期五
20分鐘忙出一身汗
市人大常委會信訪辦 蔡漢飛
今天各地到達上海南站的旅客有28趟次5200多人,比我們第一次頂崗時核驗的人數多了不少。
剛剛接崗,從井岡山到上海南站的511位旅客開始出站。在火車上填寫身份信息的旅客只有不到一半,許多旅客肩挑手提行李站在出口處一片茫然。我和萬春一邊喊著“拿出手機、打開短信”,一邊趕緊將這部分旅客引導到C區,C區的壓力驟然增大。
在放行處,小杜和小趙就像“門神”一樣,牢牢地把住“關口”。核驗的手機短信必須是當天的、106開頭由“健康云”發送的。有的旅客將生成的二維碼給他們看,有的旅客把10086生成的短信給他們看,還有的旅客把截屏的信息給他們看,他們都認真核驗,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一波下來,精神高度緊張,也練就了他們的“火眼金睛”。
2月27日 星期四
“旋轉、跳躍”中的成就感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外事處 朱琰菁
這次執勤我被分配在紙質信息填報的C區,負責幫助旅客填寫信息。還沒來得及將桌面收拾利索,第一車旅客就已經涌出來。一時間桌邊、身邊圍滿了下車詢問信息填報的旅客,這讓到崗還不到一刻鐘的我一下子懵了。
根據工作指導以及自己對情況的判斷,我們在一番“旋轉、跳躍”的忙亂后,幫助會使用手機的旅客順利獲取了出站短信,對于手機無法獲取信息的旅客,則詳細采集了他們的信息并引導至下一關卡。看到旅客們收到短信如釋重負的表情,聽到他們一聲聲道謝時,我充滿了成就感,同時也為他們能順利出站感到高興。當我們送走第一批旅客坐下休息時,才發現喉嚨都有些啞了。
3月2日 星期一
簡單卻不平凡的三個“小角色”
上海市立法研究所 宋果南
引導員——分流人群的指揮官
第一次在南站執勤,我和組長張鵬一起,分流東南出口的出站人員,讓手持正確短信的旅客從左側出口出站,讓未登記的旅客依據情況的不同進行掃碼登記或者手工填報,讓A類旅客前往A出口出站,減少人員的聚集和逗留。
測溫員——A出口的最后屏障
第二次執勤,我被調往支援A出口。從A出口出站的主要是湖北籍旅客、從湖北出發或者途經湖北的旅客,以及手工填報信息的旅客。我是A出口的測溫員,每一位出站旅客都必須通過我的精確測溫3次。A出口的旅客比較容易焦慮,我不斷地口頭提示他們不必焦慮,請他們配合。
小助手——旅客填寫“健康云”的好幫手
第三次執勤,我主要側重掃碼區域的工作,我一遍遍提示旅客正確的方法,讓他們能夠更快地順利出站。盡管嗓子已經發疼,但看到旅客手持短信一邊出站一邊朝我微笑道謝,一股暖意涌上心頭。
3月8日 星期日
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
市人大財經委辦公室 錢 鑫
志愿服務是對腦力和體力的雙重考驗。一是要仔細且具備偵探頭腦,破一下“小案件”,因為我們會時不時遇到旅客拿著手機圖片的健康碼、別人轉發的健康碼、過期的健康碼、其他短信等來試圖“闖關”。二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有時會遇到旅客出站后把手機遞給同伴,讓同伴用同樣的健康碼出站,也會有人偷偷從攔繩“溜走”。三是要有耐心且鎮得住場面。往往中午12點過后,多趟列車會在十幾分鐘內陸續到達,人流可能將近2000人,要一個個耐心地看驗證碼放行,對于“闖關”的還要勸導其填報,對于不理解的要作好解釋,對于硬闖的還要堅決阻止。
長時間穿防護服最大的影響就是不能上洗手間、不能喝水,口罩戴得時間久了,耳朵被勒得生疼,眼罩還會不斷起霧,感覺整個人處于缺氧狀態,有時候隨著客流量的增大,一天下來喉嚨也有點沙啞。想想前線的醫生護士們以及大量的長時間作戰的志愿者們,忍忍就過去了。
3月6日 星期五
這輩子見過最多的手機屏幕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息中心 陳 漪
第一天上崗,心情忐忑又緊張。我和徐俊負責審核引導已經完成信息申報的旅客驗證后出站。
如果說,前一個崗位練的是嗓,那么,我們這個崗位練的就是眼。短信顯示為B類的人員(即非重點疫區或經過重點疫區人員)可核準出站;一旦有A類人員或未申報人員流失出去,就是不合格的放行。我們穿著防護服帶著口罩和面罩,視力和判斷力都受到了一定影響,有時候為了看清,不得不俯身去看。
幾個小時內,我看到了這輩子見過最多的手機屏幕,有干凈簡潔明了的,有碎屏厲害的,有字放得很大的,還有用花體、繁體字的。隨著審核過的人員越來越多,我們很快成了迅速而精準的熟練工。
3月10日 星期二
穿上防護服,我就是戰士
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人事處 張世一
今天是我在上海南站頂崗的第三個執勤日,返程客流逐日提升。我用上了妻子給的“秘密武器”——無線話筒,面對車站嘈雜的環境,可以大大提升語音指引效果,也讓我已略顯沙啞的嗓子得以休息片刻。
中午12:30,一場大戰悄無聲息地到來,連續三趟列車到站,近2000名旅客瞬間將出口通道塞滿,而此時,我的無線話筒卻沒電了,怎么辦?只好放大嗓門喊。一波又一波黑壓壓的人流襲來,后來我迫不得已站上長椅手舞足蹈,眼要看、口要喊、手要指,直至將最后一名旅客查驗完畢……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一樣也可以沖鋒陷陣,一樣也可以盡責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