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麗霞,胡 敏,王麗梅
(1.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武威733000;2.甘肅省武威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武威733000)
紅蜘蛛,又名棉紅蜘蛛,俗稱大蜘蛛、大龍、砂龍等,學名葉螨,屬蛛形綱蜱螨目葉螨科。分布廣泛,食性雜,可危害110多種植物,是“四大小害蟲”之一,較難防控。在我國危害茄子的種類以截形葉螨、朱砂葉螨為主,在日光溫室中可終年發生,通常以成螨、若螨在葉片背面刺吸汁葉、吐絲、結網、產卵和危害,抑制作物光合作用,較少營養積累,造成葉片變黃失綠,嚴重時造成降質減產[1]。
長期以來,日光溫室茄子紅蜘蛛防控主要采用化學方法,由于大量使用化學殺蟲(螨)劑,產生了諸如抗藥性增強、天敵數量減少、環境污染加重、人類健康受損等負面影響,對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造成極大影響,嚴重制約了日光溫室茄子生產健康可持續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蔬菜安全性日益關注,要求生產者更多關注日光溫室蔬菜的綠色防控技術。捕食螨是一類具有捕食作用的螨類,其捕食對象包括多種害螨與害蟲等小型有害生物,如葉螨、薊馬、蚜蟲、線蟲等[2],利用捕食螨防控農業害螨生產綠色或有機農產品的技術稱為“以螨控螨”,已被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列入重點示范推廣的綠色防控技術。在草莓上通過“以螨治螨”技術防治紅蜘蛛,減少了菜農用藥次數,節省了防治費用,減少了農藥在蔬菜中殘留和對環境的污染,實現了農業、經濟、環境的共贏[3]。在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開展了不同密度捕食螨對日光溫室茄子紅蜘蛛防控效果試驗研究,以期探索日光溫室茄子生產中釋放人工繁育捕食螨防控害螨的最佳密度。
捕食螨:福建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引進,該捕食螨(胡爪鈍緩螨)經張艷璇博士研究、馴化、大面積推廣應用。每袋1 500只。
供試茄子品種:大龍。
試驗于2018年在武威市涼州區發放鎮賈家墩村一組農戶王輝先的日光溫室中進行。共設5個處理,處理1:空白對照;處理2:2袋/23.4 m2(1間),處理3:5袋/23.4 m2,處理4:8袋/23.4 m2,處理5:12袋/23.4 m2。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采用大壟覆膜雙行栽培,膜下滴灌。8月10日定植,其他管理與當地日光溫室相同。
2018年9月23日,茄子始采收期。
釋放前5 d,用10%異丙威煙劑進行了熏蒸清園,降低蟲口密度。釋放時先將裝有捕食螨的包裝袋(緩釋器)在側面剪掉斜邊為3~5 cm的一直角三角形,然后用大頭針別在茄子中下部葉片上。
1.5.1 釋放捕食螨前后紅蜘蛛(成螨和若螨)活口數調查 釋放捕食螨前在日光溫室中隨機選擇3點,每點選擇5株為定點調查對象,進行掛牌標記,每株定點調查頂部5片葉上的紅蜘蛛(成螨和若螨)活口數。每個小區選擇5株作為定點調查對象,進行掛牌標記,每株定點調查頂部5片葉上釋放捕食螨后7 d、14 d、21 d、28 d、35 d、42 d的紅蜘蛛(成螨和若螨)活口數,共調查6次。
1.5.2 紅蜘蛛活口減退率、防控效果計算方法

表1 不同密度捕食螨對茄子紅蜘蛛的防控效果

表1(續)
不同密度捕食螨對茄子紅蜘蛛的防控效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23.4 m2(1間)釋放2袋捕食螨,7 d后對紅蜘蛛的防控效果為36.8%,14 d后為56.4%,21 d后為51.8%,28 d后為41.3%,35 d后為35.0%,42 d后僅為26.2%;釋放5袋捕食螨,7 d后對紅蜘蛛的防控效果為50.6%,14 d后為67.5%,21 d后為67.4%,28 d后為54.7%,35 d后為40.9%,42 d后為31.4%;釋放8袋捕食螨,7 d后對紅蜘蛛的防控效果為58.8%,14 d后為75.2%,21 d后為75.6%,28 d后為70.1%,35 d后為66.8%,42 d后仍達到63.5%;釋放12袋捕食螨,7 d后對紅蜘蛛的防控效果為59.9%,14 d后為76.0%,21 d后為74.5%,28 d后為69.7%,35 d后為68.5%,42 d后仍達到64.0%;說明釋放捕食螨對紅蜘蛛具有較好防控效果,且持續時間長。23.4 m2(1間)釋放2袋防控效果最差,12袋防控效果最好。隨釋放捕食螨密度的增加,防控效果也呈增加趨勢。23.4 m2(1間)釋放捕食螨12袋,以14 d后76%的防控效果最高,21 d后74.5%,28 d后防控效果明顯降低;23.4 m2(1間)釋放捕食螨8袋,14 d后防控效果75.2%,21 d后75.6%最高。經方差分析,處理間差異達極顯著水平,但23.4 m2(1間)釋放捕食螨8袋和12袋對紅蜘蛛的防控效果無顯著差異。
捕食螨對紅蜘蛛具有較好防控效果,且持續時間長。釋放捕食螨用于防控日光溫室茄子紅蜘蛛,23.4 m2(1間)用量在8袋(1 500只/袋)為宜,增加投放量防控效果不明顯,反而會增加成本。日光溫室釋放捕食螨防控紅蜘蛛可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降低農產品農藥殘留量,保護農業生態環境,具有良好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