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軍安
固原市原州區疊疊溝林場 寧夏 固原756000
我國為保護環境以及生態資源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護區,其為我國生態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環境污染會帶來眾多連鎖反應,并且人類最終嘗到了環境破壞所帶來的惡果,由此人們環保意識得到激發,不再為經濟效益的提高而犧牲生態環境。因此建立自然保護區,能夠幫助我國更好開展生態環境保護事業,促進可持續性發展。
在近些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不斷對自然資源進行開發,同時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破壞了生態平衡,最終面臨著眾多環境惡化問題,如霧霾、沙塵暴以及泥石流等等問題。因此為使生存環境得到保護,生態系統得到修復,我國在部分地區建設自然保護區,對林業資源、稀有動物以及自然遺址等進行有效保護[1]。在這當中,對林業資源進行保護能夠為人民生存提供基礎性保障,林業資源能夠調節大自然,并保護生態環境。因此建設自然保護區能夠保護我國生態效益,同時自然保護區中蘊含豐富的林業資源,能夠使氣候得到調節,水土得到凈化,并且具有觀賞性價值,能夠增加經濟效益,因此建設自然保護區并不斷擴大區域,能夠創建出更好的生存環境。
伴隨時代發展步伐,在自然保護區進行林業資源保護利用需要科學的新觀念,在傳統觀念下,人們常常認為林業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因而相關人員在開展工作之時沒有對其給予一定重視,并且對資源利用沒有進行合理規劃,造成資源浪費,并出現一系列不良現象,因此對林業資源開展保護利用中所遇問題進行分析具有重要意義。
(一)建設資金不足。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維護和管理是一項具有非營利性以及長期性的工作,需要政府部門對其進行專項撥款,因此常常出現建設資金不足問題。由于缺乏資金,導致基礎設施得不到良好建設,并且保護區內生存條件較差,易使工作人員積極性受到打擊,缺乏工作熱情,不利于維護自然保護區。同時受到資金限制,在面臨動物疫情等問題之時,沒有先進救治設備,無法開展有效的防治措施,很可能會導致許多稀有動植物面臨死亡甚至滅絕[2]。
(二)缺乏科學指導。自然保護區具有一定的觀賞性價值,因此一些自然保護區為了緩解資金緊張問題,會與企業進行合作,在區域內組織開展活動,創建旅游項目等,補充管理資金。然而商業上的開發會使自然保護區面臨許多生存挑戰和問題,如果沒有在利用林業資源的過程中堅持科學性和生態性原則,將會使生態系統受到破壞,造成資源過度開發利用。同時由于缺乏科學指導,使得相關人員缺乏科學觀念,沒有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合理宣傳,致使部分人違背法律,對樹木進行偷伐,對稀有動物進行不合理捕殺。
(三)管理不夠規范。在對自然保護區進行管理過程中,由于相關部門較多,而又缺乏溝通,使得管理不夠規范,沒有針對相關問題給出明確指示,并設立統一標準進行規范管理。同時許多基層管理人員只依據以往經驗進行維護和管理,沒有與具體問題進行結合,使得管理效果不夠良好。并且相關部門在對林業資源進行管理之時,常常會出現部分管理內容有所重疊,而有些問題又無人管理的現象,沒有有效執行管理制度,容易造成互相推諉責任的情況,不利于對林業資源進行科學管理。
針對自然保護區林業資源保護利用中所遇到的問題,可以開展相應可持續發展措施,其中可分為三個方面。
(一)提高資金投入。自然保護區對于生態環境建設有著重要意義,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合理保護利用,相關部門在此方面具有重要責任,因此在保護區范圍之內需要派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并需要適當提高資金投入,對保護林業資源所需設備進行采購,使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得到良好建設,促進林業資源保護水平得到整體提高。從國家層面上可以對自然保護區進行專項撥款,各個地方財政也可以為自然保護區分配資金,并且針對區域基礎設施以及設備采購方面的資金比例進行明確規定,這樣能夠有效保護林業資源。同時對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完善其社會福利,并適當提高薪資待遇,設置獎項獎金等,能夠有效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保護林業資源。
(二)科學指導工作。在對自然保護區進行工作指導之時,需要依據科學性原則,并且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深入了解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責任意識,積極投入工作當中[3]。同時相關部門對于群眾需要開展宣傳工作,使其保護意識得到樹立和提高,對于樹木不偷伐,對于稀有動物不獵殺,明確了解違反法律需要承擔惡果,并且對于違法行為進行舉報和制止的群眾可以進行適當獎勵。
(三)開展規范管理。在管理自然保護區的工作當中,需要明確各人員的工作責任,并且不定期開展巡視工作,及時發現樹木病蟲害、動物疫病以及違法行為等現象,合理開展解決措施。同時自然保護區內具有眾多植被,容易發生火災,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注意防火,并對工作人員及群眾開展防火教育,大力維護生態平衡,合理保護利用林業資源,促進可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在自然保護區中具有多種資源,其中林業資源是重要的一部分,能夠保障生態系統得到平衡,因此需要對其進行合理保護和利用,相關部門需要對這一工作給予重視,適當提高資金投入,并完善管理制度,加強法律監管,將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有機結合,合理利用林業資源,最終推動自然保護區得到可持續性發展。